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型摩拉水牛在国内外颇有盛名。1973年引入贵州杂交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目的在于改进贵州水牛的体型结构,提高其乳、役、肉生产性能,以扩大经济利用。目前全省改良面已过50余个县,杂交水牛的数量已超过6000头,改良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 自我省引进优良水牛品种—摩拉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以来,已获得摩杂1代水牛5万头、摩杂2代水牛1000多头。杂交水牛在初生重、日增重、耐粗饲、抗病力、肥育性能、耕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据典型调查:杂交水牛初生重平均为41公斤,比本地牛平均25公斤提高60%以上。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胸深等,在两岁时已达到或接近本地成年牛的体尺。开始调教和使役时间要比本地牛提前1岁至1.5岁。耕作能力也大大提高。据安岳  相似文献   

3.
测定60头摩杂F1代的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广西崇左市的本地水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摩拉水牛改良本地水牛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测定60头摩杂F1代的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与广西崇左市的本地水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摩拉水牛改良本地水牛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印度摩拉水牛对贵州白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观察其生长和屠宰性能。[方法]随机选择摩拉水牛与贵州白水牛杂交F1一代(摩×贵)公母各40头,作试验组,贵州白水牛20头(公牛12头,母牛8头),作对照组,在相同饲养管理水平及年龄下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摩贵杂交F1一代牛初生重、体尺及成年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与贵州白水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后代成年体重增100kg以上(公牛增加109.9kg、母牛增加103.4kg),增幅达20%以上(公牛达21.2%、母牛达20.79%)。对5头36月龄的摩贵杂交F1一代公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为62.70%,净肉率为53.91%,与同龄的贵州白水牛(5头)相比,屠宰率提高了8.89%,净肉率提高了11.04%,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摩拉水牛杂交改良贵州白水牛,其杂种优势明显,能显著改善贵州白水牛体形不足的缺陷,后代的体尺、体重和屠宰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改良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普遍引入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已生产杂交水牛近2万头。崇左县种畜场是1974年创办的小型种畜场。办场时引进摩拉公牛1头。几年来已获得杂交水牛42头,逐年支援各社、队。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云南本地水牛的产奶和产肉性能,云南省1974年、1997年和2002年先后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摩拉水牛对云南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摩拉水牛、本地水牛为研究对象,从杂交后代体形外貌、生长发育情况、产奶情况几方面对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精液品质优良.杂交一代水牛初生重、1月龄、3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水牛(P<0.05),杂交一代水牛和本地水牛12月龄体尺、体重均极显著低于同龄摩拉水牛(P<0.01),杂交一代母水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本地母水牛(P<0.01),但显著低于杂交二代母水牛产奶量(P<0.05).表明本地水牛可望利用摩拉水牛进行改良培育成乳用型水牛.  相似文献   

8.
水牛是我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为了加速水牛的发展和提高水牛的品质,我区一九七八年开始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水牛。五年来,用摩拉水牛冻精配种本地水牛1564头,产杂交牛636头,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摸索杂交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摩拉水牛改良滇东南水牛的杂交效果。[方法]采用直肠把握输精法,用摩拉水牛冻精冷配滇东南水牛。[结果]表明,摩本杂F1代成年公牛的各项体尺体重指标与滇东南水牛的差别不大,而摩本杂F1代成年母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髋宽、胸围、管围等比滇东南水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而其他体尺二者间差别不大(P0.05)。至一岁前的摩本杂F1代生长速度较快,1岁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274.08±36.40kg和278.25±55.05kg,较国内其他地方水牛品种的杂交一代高。摩本杂F1代成年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474.54±63.00kg和459.39±68.12kg,摩本杂F1代母牛的体格得到明显的改善,体重增大。[结论]用摩拉水牛与滇东南水牛杂交,可以提高滇东南水牛摩本杂F1代的体格、早期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及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改良后的摩拉水牛各阶段体重都比本地牛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水牛试验,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观察、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我市水牛冻精改良首次获得成功,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达到36.19%,其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体重分别较本地同龄水牛提高45.30%和49,89%,各阶段体尺体重都比本地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深受农户欢迎和喜爱,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市水牛及其杂交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漳州市水牛存栏11.13万头,主要分布在九龙江、鹿溪、漳江、东溪等流域的水稻产区;是我市主要家畜。本文介绍我市水牛及其杂交改良效果。1漳州本地水牛的特征和生产性能1.1外貌特征漳州水牛属沼泽型水牛。毛色多为青灰色,颈胸部有一或二道灰白色横纹,四肢内侧及下端毛色灰白,体表有毛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南靖、漳浦、平和等县曾数次出现过白水牛。漳州水牛体型小,体质结实紧凑,身短腹大,前躯发达,后躯发育不良。头大小适中,面平额宽,鼻孔大,唇宽大,角根粗、角长,多呈镰刀型。眼有神、明亮,耳…  相似文献   

13.
郭建同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3-13,14
我市现有印度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摩拉杂交水牛5000多头和本地水牛5.1万头。为改良我市本地水牛,应继续引进印度摩拉水公牛优良种牛和冻精与本地水牛杂交,发展摩杂水牛。据调查,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就尤为重要,就此笔者总结了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如下:1 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员配种技术的培训 目前我市摩拉杂交水牛的配种方式有“本交”和“冷配”2种。若采用“本交”必须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给予好草、好料,并适量运动等,以增强体力,提高配种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牛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均属沼泽型,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利用粗饲料能力强,性温驯,使用年限长,体格粗壮,胸深广和乳脂率高。但乳、肉生产性能较低,后躯发育较差,这些缺点急待改进,1957年和1974年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么拉55头和尼里/拉菲50头。这两个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种都能适应中国环境。目前在中国约有么拉2300头和尼里/拉菲210头。引种目的主要是通过杂交以改良本地水牛。1965年开始用人工授精方法共繁殖么拉杂种牛约120000头,这些杂种水牛的生产性能都优于本地水牛。1977年进一步用尼里/拉菲公牛和么拉杂一代母牛杂交,已繁殖其后代含尼里/拉菲、么拉和本地水牛种质分别为50%、25%、和25%的三品种杂交水牛1492头,这种杂交水牛的生长速度和乳、肉生产性能等表现都颇为理想。因此,三品种杂交水牛可作为我国选育乳肉兼用型水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牛要求饲养管理条件不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怀集县是山区,草源极其丰富,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增加农民收入,1963年,我们从外地购买印度摩拉水牛3头,开始以导入杂交方式改良怀集水牛,至1984年底止共繁殖杂交水牛1118头。1974年后,由农民自群繁育杂种牛,让  相似文献   

16.
(一)水牛的类型亚洲的家养水牛按其外形外貌、生活习性和用途可分为2大类,即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沼泽型水牛喜欢在泥塘中浸水和滚泥,其体形一般较小,以役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本地水牛全部属于这一类型;河流型水牛原产于江河流域地带、体形大,乳用性能好,主要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经过科学研究发现,这一类水牛不仅外形、习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解剖、染色体、血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水牛饲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为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促使水牛由单一的役用转为向乳、肉、役综合利用方向发展,自1982年开始进行水牛杂改工作,至1987年止,全县利用么拉和尼里牛冻精共冷配本地母水牛351头,受胎185头,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8.
水牛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畜种之一,喜水耐热,水牛在产奶、产肉及役用等经济用途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是重要的牛种资源.水牛体质健壮,是低品质饲料的有效利用者,在相同条件下,瘤胃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乙酸),水牛高于瘤牛,由于乙酸多,则有利于乳的形成及提高乳脂率,乳汁优良,饲养成本低,利用年限长等优点,但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与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水牛及其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2000~2011年摩×本F1、摩×本F2和摩×尼×本三元杂水牛(170头)及摩拉水牛(11头)不同胎次的泌乳期和产奶量资料,比较了不同杂交组合及不同胎次泌乳高峰日和最高日产奶量,拟合了第一个泌乳期的二次方程曲线和Wood模型.结果表明,摩×本F1、摩×本F2及摩×尼×本三元杂水牛的各泌乳期总平均泌乳天数分别为378.98±11.78d、297.50 ±25.10d和267.26±18.41d;摩拉水牛第一个泌乳期内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30d左右,摩×本Ft、摩×本F2及摩×尼×本三元杂水牛不同胎次的泌乳高峰分别出现在产后15~35d;摩×本F1和摩×本F2的平均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摩拉水牛与摩×尼×本三元杂水牛(P<0.01),摩×本F2的平均日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摩×本F1(P<0.01),摩×尼×本三元杂水牛的平均日产奶量与摩拉水牛差异不显著(P>0.05);Wood模型与实际泌乳曲线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国内外水牛发展动态,阐述了云南省水牛杂交改良及市场现状、水牛挤奶、牛奶特性及销售情况。提出了云南省水牛的发展思路,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