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优大杂交大冬瓜是最新育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炮弹形,瓜长约58cm,横径23cm,肉厚5.5cm;肉质致密,皮墨绿色,表皮光滑,浅棱沟,品质优。最大单瓜质量可达20kg以上,耐贮运,中晚熟,高产栽培667m^2产量达6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原产于我国海南、广州等地,近几年引进无锡地区。我镇于1995年开始试种,经3年来的观察比较,该品种与无锡地区大面积栽培的上海小青皮冬瓜相比,具备较多的优良特性,并在无锡地区逐步显示出来,推广黑皮冬瓜势在必行。 一、特征特性 (一)植株长势强盛。黑皮冬瓜与上海小青皮冬瓜比较,叶色较深,瓜色墨绿,茎秆粗黑,根系发达。主茎18节平均长度2.1m,比小青皮冬瓜长0.6m。 (二)果形大。黑皮冬瓜呈圆柱状,瓜长50-60cm,直径20—25cm,肉厚5—6cm。单果重10-15kg左右,最大瓜可重达30kg以上。 (三)采收期长,产量高。黑皮冬瓜全生育期 150-180天。第一雌花节位在17、18节,开花节位较高,属中晚熟品种。全期产量可比小青皮冬瓜增2-3成,亩产可超5000kg。 (四)品质好,风味佳。黑皮冬瓜肉质细密厚实,血味清甜。久者不烂,深受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3.
制冬瓜条的冬瓜一般选用瓜重10~15kg。果实成熟、瓜肉肥厚、无水波痕和腐烂的鲜瓜为原料。 将冬瓜洗净后,刮去瓜皮,用长刀将冬瓜横切为宽5~10cm的瓜圈,除去瓤籽,再纵切成1.5cm宽的小条。切好的冬瓜倒入0.6%的石灰水中浸泡8~12小时,捞出沥干。然后倒入沸水中煮烫10分钟左右,至冬瓜肉质透明了,即捞入清水中浸泡工18~20小时,再捞入竹筐内清洗后沥干。 然后进行糖浸和糖煮。每65kg冬瓜,用白糖60kg(实际消耗 42kg,剩余的糖液下次加工时再用),先取糖10.5kg加水27kg,加热溶解为浓度30%的精液,将备好的瓜条倒入.浸泡12小时再一并倒入锅内沸煮20…  相似文献   

4.
刘龙庆  凌家阳 《蔬菜》2014,(3):54-55
青皮冬瓜具有耐贮运,质地清凉可口,水分多,味清淡的特点,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瓜长筒形,顶部钝圆,瓜型较大,外皮青绿色,肉厚6 cm。产量高,每667 m2单产可达8 000~10 000 kg。一般单瓜质量20~30 kg,最大单瓜质量可获50 kg以上。在龙南县生产历史悠久,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5.
一代杂种黑冠冬瓜,其母本为从华南地方品种中选出的黑皮自交系N63,父本是从四川大型黑皮农家品种与湖南青皮品种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墨绿色自交系N26.中熟,皮色黑,瓜形匀直,耐贮藏运输.瓜长约55 cm,瓜径约20 cm,肉厚5~6 cm,单瓜重约15kg,一般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6000~10 000kg.  相似文献   

6.
一代杂种黑冠101冬瓜,其母本为从广东引进的地方品种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黑皮中炮弹形自交系W32;父本是从四川引进的大型黑皮农家品种为母本,湖南地方青皮品种为父本杂交,多代纯化而成的长炮弹形、墨绿色自交系B75.中晚熟,皮色墨绿,炮弹形,产量高,耐贮运,田间抗逆性强.一般瓜长约65 cm,瓜径22 cm,内厚5~6 cm.单瓜质量15 kg左右,一般每667 m2产瓜7 000~10 000 kg.  相似文献   

7.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园艺学报》2006,33(5):1170-1170
 ‘黑优1号’是青皮冬瓜杂交品种, 该品种坐瓜率高, 瓜形匀称且整齐, 果实炮弹形, 皮墨绿色, 浅棱沟, 瓜长58~75 cm, 横径23~25 cm, 肉厚5.5~6.2 cm, 肉质致密, 品质优, 商品率高。单瓜质量13~18 kg, 抗病性强, 耐贮运。  相似文献   

8.
从长沙地区冬瓜农家品种中选出大型粉皮自交系Wx107,从地方青皮品种中选出优良自交系Wx139,经杂交育成中迟熟一代杂种白星。该品种叶片大,生长势强。果实圆筒形,外披白色蜡粉,内腔为侧膜胎座,空腔小,耐贮运。瓜长55~60cm,横径约25cm,肉厚约6cm,单瓜质量15kg左右,最大可达25kg。每667m2产量9000kg左右。耐疫病,抗枯萎病。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宏大1号冬瓜产量性状、瓜蔓生长情况以及化瓜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2kg,尿素1.2kg,过磷酸钙1.8kg,钾肥1.2 kg时,冬瓜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正常,不易早衰,化瓜较少.  相似文献   

10.
莞研1号小冬瓜是以莞黑09-214为母本、以华枕09-3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冬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中早熟。果实短圆柱形,端正美观,皮色深绿无蜡粉,单果质量1.10~1.33kg,果实纵径15~16cm,横径10~11cm,果肉厚2.5~2.9cm,商品率高,果肉紧实,空腔极小。单株结瓜数4个以上,单株产量3~4kg,平均每667m2产量2800kg。抗枯萎病,极耐贮藏和运输。适于我国南、北方露地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一代杂种黑冠101冬瓜,其母本为从广东引进的地方品种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黑皮中炮弹形自交系W32;父本是从四川引进的大型黑皮农家品种为母本,湖南地方青皮品种为父本杂交,多代纯化而成的长炮弹形、墨绿色自交系B75。中晚熟,皮色墨绿,炮弹形,产量高,耐贮运,田间抗逆性强。一般瓜长约65cm,瓜径22cm,肉厚5—6cm。单瓜质量15kg左右,一般每667m。产瓜7000-10000kg。  相似文献   

12.
‘墨宝’为小果型冬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瓜短圆筒形,整齐匀称,平均单瓜质量1.8 kg,瓜长约25.0 cm、横径约13.0 cm。果皮墨绿色,无蜡粉,无棱沟。肉质致密,耐贮运。产量48 906 kg·hm~(-2),抗枯萎病,中抗疫病,适宜华南地区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赵芹 《园艺学报》2010,37(10):1711-1712
‘黑优2号’是以自交系B94-2-1-4为母本,B184-1-3-1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黑皮冬瓜杂交品种。瓜形匀称、整齐,长圆柱形;单瓜质量14.0kg,长64.5cm,横径22.0cm,肉厚6.0cm;皮墨绿色有光泽,转色快,浅棱沟;肉质致密,品质优,商品率高;抗枯萎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14.
谢大森  何晓明  刘文睿  彭庆务  江彪  赵芹 《园艺学报》2013,40(10):2091-2092
 ‘铁柱’冬瓜为优质高产耐贮中晚熟杂交种。果实长圆柱形,瓜形一致,匀称,皮色墨绿,浅棱沟,平均瓜长81.3 cm,横径约19.7 cm,肉厚6.5 cm,肉质致密,致密度为1.944 g · cm-3,囊腔小,平均单瓜质量13.2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3.68%。田间表现抗枯萎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春季从播种至收获120 d,产量约90 t · hm-2。  相似文献   

15.
五云冬瓜是从江西赣县当地农家传统种植的冬瓜中,选择早熟变异单株,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所获得的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18节。全生育期160 d;叶长26 cm,叶宽32 cm,果实长圆筒形,长79.3 cm,横径34 cm,果肉厚7.8 cm,单瓜质量38.5 kg;成熟果表皮覆盖一层白粉,果形美观,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高抗疫病和枯萎病;一般每667 m~2产量在12 000 kg左右,高产可超过15 000 kg;在赣南和赣中等地都表现为早熟丰产,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和露地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16.
冬瓜"一条龙"搭架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植株通透性,提高光合效率,合理密植,相比"人"字架栽培,667 m~2定植株数由600株增加到700~800株,且冬瓜着色均匀、大小一致,瓜形好,商品性佳,每667 m~2增产1 000 kg左右,增收明显。墨地龙是目前冬瓜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之一,瓜皮深墨绿色,长圆柱形,瓜长可达90~100 cm。"一条龙"栽培时,系瓜应尽量靠近横杆,瓜下端不触地,以防冬瓜弯曲、腐烂,影响产量和商品性,生产上还可套种生姜等耐荫作物,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桂蔬8号是以自交系GS09-10-02作母本,自交系HZ09-24-08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种。植株田间长势中等,春播生育期约120 d(天),夏播生育期约100 d(天)。成熟果实深墨绿色,瓜皮光滑、坚硬,耐贮运。瓜呈长圆筒形,纵径75~85 cm,横径20~22 cm,肉厚5.0~6.0 cm,肉质致密,单瓜质量15~20 kg,整齐一致,商品率好,坐果率高。不同栽培条件下每667 m2产量6 000~10 000 kg。适合我国各冬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桂蔬 6 号是以自交系GD06-08-5 为母本,以自交系GD09-14-0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黑皮冬瓜一代杂种。春播生育期约110 d(天),夏播约90 d(天)。果实发育期30~40 d(天)。成熟果实深绿至墨绿色,瓜皮光滑无棱沟,坚硬,耐贮运;瓜呈长圆筒形,长80~90 cm,横径18~20 cm,肉厚5.0~6.0 cm,单瓜质量15~20 kg,整齐一致,商品率高,田间对枯萎病和疫病的抗性优于广西现有主栽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下每667 m2 产量6 000~10 000 kg。适合全国各地冬瓜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广东黑皮冬瓜双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瓜具有喜温耐热,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等特点,以嫩果或成熟果实供食用,营养丰富,并有消暑解热之功效,是夏季人们喜食的蔬菜。同时,冬瓜制品也是我县重要的出口农产品。1995年起我们开始种植推广广东黑皮冬瓜,该品种生长势强,产量潜力大,最大单果达25kg以上。其叶色较深,瓜色墨绿,茎秆粗,根系发达,抗热性、耐旱能力及抗病力强。果实耐贮藏,果肉致密,瓜味清甜,久煮不烂,品质好,风味佳,也是加工冬瓜糖、冬瓜酱等制品的优质原料。我们采取双膜栽培即冬瓜育苗后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冬瓜秋延贮藏保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凤 《蔬菜》2003,(10):29-29
我国冬瓜的产量较高,每年秋收高峰时期,因与各类蔬菜同期上市,价格猛跌。农家若能利用自家现有条件进行冬瓜的延期贮藏保鲜,既可延长冬瓜的销售供应期,又可大大增加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利用。一、贮前准备冬瓜的含水量较高,嫩瓜及过分成熟的瓜都不宜贮藏。适宜贮藏的冬瓜标准是:皮厚、肉厚、质地致密、品质较好,表面青皮发亮,布满蜡质,晚熟大型品种。九成成熟时采摘。采收前7~10 d,生长田应停止灌水,在天气凉爽时用剪刀剪摘(最好选择早晨进行),留3~5 cm的瓜柄。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防擦伤、碰伤,严防抛落、滚动(振动过大,会造成冬瓜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