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目的意义由于警犬具有敏锐的嗅觉、凶猛的攻击力和良好的驰骋力等徒手的人类及其它仪器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并且通过人为训练,它能寻踪追击发现目标凶狠扑咬,对声光炮火的刺激无所畏惧,又能攀越各种障碍,所以,依托警犬的凶猛冲刺和扑咬,足以使犯罪分子胆颤心惊而束手就擒。使用警犬抓捕案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相似文献   

2.
武学冀  郑力峰 《警犬》2003,(3):34-34,36
警犬的先天本能,主要体现在其凶猛的扑咬能力,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就应着重对警犬进行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中,助训员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凶猛性培养的成败。凶猛性的培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在警犬凶猛性激发以及扑咬形成的常规训练中,常常因为训导员错过了犬最佳的心理和生理周期,导致最终在警犬凶猛性激发训练上大多通过激发犬被动防御来激发凶猛性,而有时错误的引入护袖又会导致犬出现一通乱咬、只咬护袖、只咬不吐等不良习惯,本文从警犬幼训、动力转化以及扑咬3个方面来探讨相关的训练系统构建。一、科学幼训由于犬在4个月左右开始换牙,6个月左右牙才换好,那么犬在4~6个月时最好不要进行咬毛巾卷之类的  相似文献   

4.
<正>警犬搜捕就是培养警犬在训导员的指挥下,兴奋持久地进行搜索,在找到搜索目标时能够吠叫示警,或目标在逃跑、反抗时,能凶猛扑咬。搜捕犬的选拔应该以体格健壮、凶猛顽强,具有良好的服从性、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和扑咬能力为基础。训导员可以在小面积无人、牲畜区域范围内采用无嗅源搜捕,在大面积未知区域或可能会出现人、牲畜的区域范围内,应选择有嗅源进行搜捕。  相似文献   

5.
正警犬定向搜捕是指警犬根据带犬民警的指挥,借助特定器材发出的固定色激光快速锁定人群中的犯罪嫌疑人或根据指挥,借助激光或投掷物的引导进入特定区域,对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存在危险性的环境开展搜索,发现犯罪嫌疑人凶猛扑咬、制服或排除危险的警犬技术专业内容,是利用警犬技术打击恶性暴力犯罪的创新发展和有效手段,是对传统扑咬、搜捕训练、使用的补充。警犬定向搜捕的使用一般针对暴力恐怖案件嫌疑人的现场抓  相似文献   

6.
警犬的先天本能,主要体现在其凶猛的扑咬能力,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威慑作用,就应着重对警犬进行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在凶猛性的培养和训练中,助训员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凶猛性培养的成败.凶猛性的培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犬的扑咬训练过程,具体包括神经活动类型的转换、扑咬过程中犬的奔跑速度、扑咬凶猛性和仇视性的培养。而警犬在追捕、搜捕以及治安防范中,又是利用其灵敏的嗅觉、凶猛的攻击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的一种活动,这其中就要求受训犬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仇视能力,以保证打击罪犯的可行性。目前,由于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扑咬训练实践性资料,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犬对扑咬的理解“走上了弯路”,往往出现在训练中犬无视“挑逗人”(助训员)的存在,使扑咬训练走入了误区,给训犬员带来了困惑。通过近一年的扑咬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8.
面对反恐防暴形势,依托防暴犬强大的威慑力、准确的辨别力、凶猛的扑咬性、敏捷的驰骋力、良好的服从性,能够果断和有效地制止暴力恐怖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们从事军警犬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正警犬是公安机关经过严格选种、科学培育和专门训练的工作犬,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敏锐的感觉和分辨能力,能适应各种艰苦复杂的环境,忠实于训导人员,并具有凶猛的扑咬和快速奔跑的能力。尤其是警犬的嗅觉灵敏度极高,抓住战机科学并充分地利用警犬的这种能力,能够在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犯罪现场勘查中警犬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使用警犬扑咬犯罪嫌疑人是一项人身控制的强制措施,警犬可以配合一线民警执行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一方面保护民警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震慑控制犯罪嫌疑人。需引起注意的是,一线带犬民警使用警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扑咬控制时,应该明确具体使用条件,知道何时才能够使用警犬扑咬,怎么使用警犬扑咬,以及使用警犬扑咬的限度条件和注意事项,只有如此才能使带犬民警规避执法违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和无锡市帆鹰警用器材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FTCD—Ⅱ进行警犬训练应用研究。FTCD—Ⅱ具有呜叫、电击、驱虫、语音、振动、闪烁等功能任选,可进行多种科目训练,本研究着重进行警犬的“前来”、“扑咬”中的放口、“追踪”的终点扑咬训练。通过训练研究发现,FTCD—Ⅱ使训练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提高警犬的训练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一、在人群密集场所实行警犬精准扑咬的难点 传统的警犬扑咬训练,对象是单一明确的助训员,这是在疏散人群后的理想工作状态.一旦面对大量流动人群,警犬很容易失去扑咬目标.此时,带犬民警是不敢指挥犬扑咬的,否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何做到精准识别扑咬对象,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扑咬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警犬在人群密集场所使用的瓶颈.曾有人尝试引入激光笔指引训练,但是面对运动中的目标和复杂人流,这一训练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警犬扑咬助训员是指在警犬扑咬训练中,穿着保护服装和戴上标靶,训练警犬扑咬的助训员.对于习惯右手写字的人来讲一般采用左手靶,右手拿棍子或者响鞭.助训员需要协助训导员培养犬在扑咬训练中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咬靶能力和搏斗技术,教会犬何时进攻、对何目标进攻,并且不断提高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警犬扑咬是警犬利用其巨大的咬合力、迅猛的驰骋力、强大的震慑力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科目。扑咬科目在治安巡逻、抓捕、处理突发性群体骚乱中有着广阔的使用空间,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着直接、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汪鑫  吴铁良 《警犬》2010,(2):29-30
警犬扑咬是警犬利用其巨大的咬合力、迅猛的驰骋力、强大的震慑力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科目。扑咬科目在治安巡逻、抓捕、处理突发性群体骚乱中有着广阔的使用空间,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着直接、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媛媛  王卫东 《警犬》2008,(1):50-51
一位警犬训练专家曾经说过:“选犬犹如沙里淘金,训犬犹如逆水行舟”,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警犬训练工作的规律和艰辛。大多数人只是在屏幕上见到过警犬凶猛的扑咬、稳健的追踪和神秘的鉴别,而真正了解她们的工作、生活和训练的人却少之又少。对带犬民警来说,警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科目都是人与犬千百次心灵的撞击、千万次身躯的互动而产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守候,就是我们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作案的地点进行隐蔽活动,伺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因为警犬具有听觉灵敏、扑咬凶猛等特点,我们在那些人迹罕至、地形复杂、犯罪嫌疑人易于逃跑的地点进行守候,为了及时发现并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避免我方伤亡,往往使用警犬参加行动。训导员在接到守候任务后,往往是在指定时间、地点,直接携犬进入现场进行守候,而事前训导员没有对该现场进行熟悉。  相似文献   

18.
正警犬巡逻是指警犬训导员指挥警犬在特定区域进行巡逻,利用警犬敏锐的嗅觉、快速的反应、凶猛的扑咬等专项作业能力以及强大的震慑力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该区域的治安环境稳定。当前,警犬巡逻已被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城市治安乱点、重点区域和重大安保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传统的警犬巡逻多为徒步巡逻,警犬的可控性、警犬体能以及进行长距离作业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警犬乘车巡逻能够弥补徒步巡逻的短板,使警犬巡逻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最  相似文献   

19.
放口是指当警犬扑咬到目标后,根据训犬员的指挥,适时放开被攻击对象。一头优秀的警犬进行扑咬时,它不仅应根据训犬员的指挥凶  相似文献   

20.
犬的扑咬行为是预防和直接制止犯罪行为、外界袭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扑咬是犬类保护自身、排挤它者的本能之一,但这只不过是狭义的扑咬。受训犬的扑咬是指经过人对犬的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使其在只有狭义本能扑咬的基础上,实现对指令性扑咬的凶猛、迅捷完成。如何搞好受训犬的扑咬训练,笔者以为有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