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相才 《内陆水产》2004,29(1):13-13
施肥关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0.067hm2施人粪尿60~90kg,或畜粪100~150kg。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每0.067hm2总用量为3~7kg,每次追施间隔5~10d。水质以池水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cm左右为宜。投喂关当水温达到10℃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生长。初春投喂应以豆饼、麸皮、玉米粉等精饲料为主,每天定点、定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1.5%~3%。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数量…  相似文献   

2.
抓好池塘春季的水、肥和饲料管理,是确保当年地塘高产的重要环节。如何抓好这个环节,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措施:1分期注水早春水温低,鱼体较小,池塘的水不宜太深,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鱼类早援食,注水时水位可根据水温的回升情况和鱼体规格而定,一般10-15天往水一次。注水时,要设过滤网,以便野杂鱼入内。2及早施肥当水温回升到5℃时,应及时向池塘施肥,一般每667m2可泼入粪尿50-100kg,牲畜粪IOO-300kg,但要注意每次施量不要过多。一般7天施一次为佳,维持地水呈黄褐色。3科学投饵随着水温的回升,鱼类的摄食…  相似文献   

3.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2,27(9):26-26
立秋后水温稍下降,鱼类吃食仍旺盛,也是鱼类长的黄金时期,应加强秋季管理。1加强投饵饲喂秋后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饲料的品种搭配,保鱼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水草类青鱼投螺料,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秋后施肥要量少施,且以无机肥为主,也要根据鱼情、水的肥度、天气具体掌握。2合理调节水质2.1加换新水,一般每月加水4~5次,每次1~2时,换水量5%~10%。2.2泼洒生石灰,生石灰可中和氢离子,增加钙质增加水体肥度,同时可消毒杀菌,防病治病。一般每半月…  相似文献   

4.
梁贺 《科学养鱼》2003,(9):26-26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中鱼的健康生长。因此,夏季应注意做好池塘水质调节工作。 1.适当施肥 夏季池塘以施化肥为主,一般水质清瘦的池塘每亩施尿素2.5千克、磷肥5千克,隔5~7天施一次。若  相似文献   

5.
秋季培育鱼种,应采取以下三项追膘措施,以利提高越冬威活率。1.培肥水质秋季水温适宜鱼的生长,可适量多施肥,一般每亩水面施发酵肥500~750公斤;或施尿素1.5~2.5公斤,搭配过磷酸钙3~5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保证鲢、编鱼种有足够的饵料生物,以加快鱼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2.投足草料投喂精料前,应先投喂草料,防止草鱼种争食精料。最好先轮喂多种青草,以增加鱼的食欲。3.增喂精料随着气温的下降,水中的饵料生物和水草明显减少。这时应增喂糖料,如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糠铁、玉米面等,也可用菌路等下脚料投…  相似文献   

6.
鱼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20~30℃),其温度越高 ,摄食量越大 ,生长增重速度越快。6~9月 ,水温正处于25~30℃之间 ,是鱼类大量摄食 ,迅速生长的旺期 ,在此期间 ,采取什么措施促进鱼类生长增重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呢?1加强投饵施肥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数量足、质量优的饵料。日均投食量 :草料约为鱼体重的20%~30%,精料约占吃食鱼总体重的3 %~5%。滤食性鱼类应采取“三看施肥法”适时施加追肥 ,即“看天施肥、看水施肥、看鱼施肥”。天气好多施 ,阴雨天少施或不施 ;水质瘦多施 ,水质肥少施 ;鱼类吃食旺多施 ,鱼类吃食…  相似文献   

7.
预防泛塘应做到“四看”“两保持”,即: 看季节。缺氧浮头发生时期一般从4月下旬至10月初,以盛夏初秋和梅雨季节为剧。因此要根据季节,灵活进行投饵施肥。投饵以青料在一天内食完,精料在2—3个小时内吃完为原则。高温季节应根据鱼类摄食情况随时调整,以免过剩的饲料恶化水质,消耗池塘溶氧。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巧施勤施的原则,使有机肥的投施量不致使池塘溶氧消耗太多,而致鱼类缺氧浮头。  相似文献   

8.
一、施肥关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生物。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施入人粪尿60kg/亩~90kg/亩或畜粪100kg/亩~150kg/亩。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施用,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总用量为3kg  相似文献   

9.
合理和科学施肥是夺得鱼塘高产的主要措施。高产鱼塘施肥的五点要诀是: 1.施肥的原则是:少施、勤施、看水施肥,以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 2.根据不同季节、水温、水色来决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夏季水温高,分解迅速,耗氧剧烈。适当少施。秋季气温较低,可以适当多施。  相似文献   

10.
<正> 高温季节,池塘鱼类处于生长旺季,同时也是鱼病流行高峰。为夺取全年成鱼高产,高温季节预防鱼病十分重要,应抓“三巧”: 巧投施 就是讲究投饵施肥方法。应根据池塘水质肥瘦程度进行投饵和施肥。投饵要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则,对肥水塘多投青料,不投未经发酵的谷  相似文献   

11.
<正> 高产成鱼池塘,必须按照“五看”原则,巧施有机肥。1 春季节 施足基肥,经常追肥,巧施伏肥,狠施白露肥,即春秋适量多施,夏季少施。2 看天气 抢正常天气施肥,阴闷或大雨时不施肥。3 看水质 水清时勤施,伏天水浓加清水施,大量投饵时少施。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2004年笔者在河南省郑州市沟赵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规模化养殖高产课题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共9口,每口池塘面积均为0.67 hm2,水深2.0~2.5 m,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每个池塘配备6 kW叶轮式增氧机1台。1.2池塘清整投放鱼种前约15 d以1500 kg/hm2的生石灰或375 kg/hm2的漂白粉清塘消毒,7 d后投施3000~4500 kg/hm2的有机肥料,待水体中大量出现浮游动物后投放鱼种。2试验方法2.1鱼种放养鱼种购自湖北…  相似文献   

13.
银鲴别名刁子、鲜子,体银白色,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在池塘中套养,一龄体重30—50克,2龄体重约100克,一般亩产50公斤以上,是成鱼池塘主要套养品种之一。银鲴平时生活在水的中下层,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主食,兼食水面的浮沫和浮游动物,在成鱼塘中套养不会与其他鱼类争食,也不需专门投饲,能够充分利用池塘的饵料资源,并能清洁水质,改善池塘的水体条件。投饵施肥,实行精养的池塘和村镇附近水质较肥的池塘,套养银鲴增产效果好,在投喂配合饲料的高产池塘中套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提高水温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调节水质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新水,并每667米2用20~3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一般每667米2每次可施鲜猪、牛粪200~300千…  相似文献   

15.
~~(上接第41页)重的5%~10%。2.水质管理 水体透明度总体上掌握在30cm左右,视水质情况适时追肥,一般15天~30天施一次有机肥,每次100kg/亩左右;也可施入无机复合肥,一般2kg/亩~3kg/亩,使用带有生物活菌的培水肥效果更好。经常冲水,水质过肥时可使用生物净水剂调节,以使水质长期保持肥、活、嫩、爽。六、小结近年来,德清县已有大面积的珍珠蚌暂养基地,即育珠蚌养殖1年以后随时出售整蚌,这种方式消除了混养鱼类起捕时的后顾之忧(没有了吊蚌设施)。混养高档鱼类,又提高池塘利用率,成了一种有效的选择。在育珠蚌池塘中,需要经常不定期地施用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在茅莲湖的2个池塘(1.78 hm2)进行了养殖和垂钓结合试验.2004年底从附近鱼塘干塘时直接收购鱼种,一次性放足.冬季密度约为2.5万kg/hm2,夏季减小到1.5万kg/hm2.灵活投喂饲料,抓好水质调节、鱼病防治等日常工作.垂钓集中在春秋季的周末和"黄金周".纯利润166 996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68.  相似文献   

17.
仝罡 《河南水产》1997,(4):18-18
为了给来年提供足够而健壮的鱼苗,抓好亲鱼的秋季培育极为重要。为此,秋季培育亲鱼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 注意调节水质。通过调节,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亲鱼池应经常加注新水,水源困难的地方,可向池塘泼洒生石灰乳,以改善水质。2 注意饵料营养。根据亲鱼的品种,投喂营养较为丰富的饵料。鲢、鳙亲鱼池,一般每亩施充分发酵消毒后的人、畜粪尿200—400公斤,追施磷肥10公斤。草亲鱼池以喂青饲料为主,每日投草量一般为亲鱼体重的30—40%。鲤亲鱼还应投喂些精料,如蚕蛹、豆饼和麸皮等。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盛季节。由于天气露热,日照长,温度高,投饵施肥较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搞好夏季鱼塘的水质调节,是夺取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常用的水质调节方法有: 一、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水中的氧气,  相似文献   

19.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池塘培育鳡鱼苗种的技术和结果。鳡鱼苗4日龄下塘,放养密度75万~120万尾/hm2,每1hm2施基肥3 000 kg肥水,每天泼洒2次豆浆,2~3 d施追肥1次,在培育后期冲水和换水,保持水质鲜嫩、清爽。鱼苗培育成活率71%~85%。对鳡鱼苗的食性、放养密度、水质管理和培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产生水温分层效果。当上层水温升高,超过鱼类适温范围时,鱼便可潜入温度较低的底层水中,池水加深也有利于天然饵料的大量繁殖,适宜水深为成鱼塘3米;鱼种塘2米左右,面积小,水位浅的庭院养鱼池,要勤换水或保持常流水养鱼,以便鱼安全生长。 精养高产鱼塘,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池水透明度降低,需要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次加水15—2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