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2000~2008年安徽省滁州市3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变化,并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14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用地扩展的效益。结果表明,滁州市城市用地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用地扩展的速度总体上保持了一致,土地利用日趋合理。然而城市用地扩展明显的同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未能同步发展,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说明在建成区扩展时没有做到各方面效益的同步均衡上升,尤其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土地资源出现一定的浪费现象。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雨岑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63-446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以南京市栖霞区万顷良田项目为例,评价农地整理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项目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9项生态服务功能中,除娱乐文化功能减少以外,其他各项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以南京市栖霞区万顷良田项目为例,评价农地整理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项目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9项生态服务功能中,除娱乐文化功能减少以外,其他各项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农民和社会两个视角分析耕地资源的效用,依据价值源于效用的经济学观点,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接着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替代法和比较分析法量化了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最后,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栖霞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3 244 663.38元/hm2,其中,社会和生态价值达2 912 216.57元/hm2,占总价值的89.75%。可见,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和农地市场客观缺陷,当前近90%的耕地价值没能显化。  相似文献   

5.
安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研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1995~2005年,滁州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减少8765.47 hm2,减少速率为-1.53%;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林地面积增加最多,达9829.89 hm2,且增加速度最快,年变化率达1.75%。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滁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995年的9.2726×109元增长为2005年的9.3310×109元,共增加5.8472×107元,年变化率0.069%。各单项服务价值中,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等服务功能有所减弱,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原材料和娱乐文化等服务功能较前有所增加。通过生态环境效应的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对生态总服务价值的波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滕耀华  易武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86-10288
以邵阳县2001和2009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动态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变化最为突出,其他类型变动较小;从利用程度上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不明显。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而其他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结合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特殊性等,分析认为人口数量变化、退耕退林退草工程及经济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城市用地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对效率与公平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认为效率水平与公平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不公平损害了效率,建议从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标准并强化土地利用监督3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2010、2015、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揭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利用耦合主成分分析法和云模型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京市2015—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较2010—2015年明显,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水域对耕地面积的补给为主.其中,建设用地扩张集中于浦口区东部,水域面积减少主要位于高淳区西部.(2)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景观格局呈现出相应演变特征.相较于2010—2015年,区域景观结构在2015—2018年的变化幅度更大.(3)2010—2018年南京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于中级承载水平且随时间推移略有提升,这与南京市重视耕地资源保护、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息息相关,但人口压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的相对滞后使得资源问题和大气污染成为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构建出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土地快速扩张态势;全省土地快速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江城市带以及沿海城镇聚合轴上,紧随区域战略要求,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基本协调城市为扬州市和宿迁市;人口明显增长城市南通市则是唯一沿江又沿海的地级市,发展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实现江苏省各个地级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的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构建出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土地快速扩张态势;全省土地快速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江城市带以及沿海城镇聚合轴上,紧随区域战略要求,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基本协调城市为扬州市和宿迁市;人口明显增长城市南通市则是唯一沿江又沿海的地级市,发展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实现江苏省各个地级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靳慧芳 《农技服务》2010,27(6):755-756,766
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榆林地区12个区县为单元,选择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4个自然因素和煤炭开采、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3个人为因素作为风险源,利用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单因子生态风险程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加权和法进行综合风险程度分析,将全地区土地分为4个生态风险区域,极强风险区包括神木县和府谷县,强风险区包括靖边县和定边县,中度风险区包括榆阳区、横山县、子洲县、吴堡县和佳县,弱风险区包括米脂县、绥德县和清涧县。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南京市政府正积极推进江北新区的建设工作,新区处在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交汇处,是苏南面向苏中、苏北和安徽、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支点。但是,长期以来南京江北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较主城相对落后,其可利用空间狭长,内部环境差异显著,既有老山等优良的自然环境,也有全市环境矛盾突出地区化工园,那么在此背景下对新区谋篇布局必须仔细研究江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从源头做好防范。该文主要对江北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辨别目前存在的主要突出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在新区建设过程中既能避免传统城市病的出现,保护好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又能妥善处理好现存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庆北部新区是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区域,面临快速城市化过程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和建设宜居城市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矛盾。基于空间途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冲突,是实现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利用RS和GIS技术,开展水文、地质灾害、生物保护、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系统分析,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综合叠加单一过程的安全格局,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并提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策略,最终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空间统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贵港市辖区各乡镇(街道办)作为评价单元,引用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从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多风险效应3个方面对贵港市辖区201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贵港市辖区中心城区及周边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该类地区风险三要素有2个或以上居高;低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的人口密度小、人为活动干扰小、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贵港市辖区各乡镇(街道办)作为评价单元,引用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从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多风险效应3个方面对贵港市辖区2015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贵港市辖区中心城区及周边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该类地区风险三要素有2个或以上居高;低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的人口密度小、人为活动干扰小、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以宝鸡市中东部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壤植被干旱指数和基于变异系数法提取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耦合测度模型。通过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测度体系,对宝鸡市2000~2018年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2000~2018年宝鸡市生态环境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0.38上升至2018年的0.56;城镇化水平地区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平衡;宝鸡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城镇化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各县区的协调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城镇化发展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向好。  相似文献   

17.
王桂阳  李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57-14058
以大连市为实证调查区域,采用内业查阅资料和外业实地调查结合的方法,查清了大连市低效利用土地的数量、结构、类型、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为制定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挖潜和开发利用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