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晴 《云南农业》2008,(9):39-39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2.
评析:目前有些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甚至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严重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条件和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法》第24条、第26条至28条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作了明确的规定,归纳起来:一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二是非过失性辞退劳动的,它包括三种情况:(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三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维权主要有以下六条途径。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2.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3.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劳动者可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6.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2):24-2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一个有效的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具备以下4个要素: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合格的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  相似文献   

7.
严永 《湖南农业》2023,(9):52-53
<正>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运用劳动能力,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中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是指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个人与个人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的。另外,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2,(7):7
安监总局、卫生部、人保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修订并起草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意见稿,规定了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的相关权利。按此办法,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劳动者加班。对于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  相似文献   

9.
正1.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原劳动保障部在《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认定劳动关系应具备四项条件:当事人双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适用劳动者;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在举证责任上,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社会保险记录、招工招聘信息记录(招工表、招聘表)和考勤记录等主要证据均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只要提供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或工友的证言就可受理。  相似文献   

10.
杨学友 《新农业》2013,(14):26-27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便是一了百了,既不存在任何经济关系,也不再相互承担任何权利义务。近年来,为了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诸多劳动法律、规章及相关解释,又提出了许多特殊的劳动者权益。这些权益既有合同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有依据我国法律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附随权利",后者统称为劳动者的"后合同权利"。  相似文献   

11.
公司辞退员工有很多的方式与方法,面对缺乏劳动法律知识的劳动者该如果去应对和利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呢?下面我谈几点,仅供参考。单位以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业绩不合格等理由而劝其辞职,以免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从业者,你除享有一般的劳动安全保护以外,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劳动保护权利。《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单位禁止安排女工从事矿山井下、森林伐木、登高架设和拆除、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有毒有害岗位劳动以及连续的大强度的负重作业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十九条和五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有些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后与劳动者已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却没有与之签定劳动合同。此后,用人单位任意扣发劳动者工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正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把试用期当成“橡皮筋”和“白用期”,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了解试用期内的权利,应成为劳动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沙良永 《饲料博览》2009,(3):I0020-I0022
所谓竞业禁止,是指出于维护商业秘密等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劳动者在职期间或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得到与原单位从事相同营业或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上作,并且也不得从事与原单位相同的营业,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实践中,用人单位一股以书面协议方式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的范围、期限、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6,(1)
编辑同志:我和几位同学毕业后被某公司招聘录用。报到那天,人事科长说要对我们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安全生产及业务培训,并要交120元培训费,结果公司从我们的工资中扣了120元钱。我们认为,公司对我们进行培训是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业务培训费理应由公司承担,而不应由劳动者来承担。请问,我们公司的做法合法吗?读者史道胜史道胜读者: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  相似文献   

19.
你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 不久前,新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公布.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即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均有依照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应当依照条例为本单位的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招聘优秀的劳动者和对单位内部劳动者进行管理的现实需要,《劳动合同法》第8条赋予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据此,劳动者应对用人单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于获得的劳动者个人信息,我国劳动法上并无用人单位应予保护的规定。立法上的缺失对于保护劳动者隐私权极其不利。用人单位行使知情权缺乏约束,劳动者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被用人单位泄露、非法使用的现实处境。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在劳动立法上应首先明确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权利界限,其次规范用人单位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最后设定劳动法上特有的责任形式,以期最终合理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