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源莓实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与碳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源莓实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获得15、25、33℃下其GEN III板中碳源生长数据,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结合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分析其碳源利用效果,并对3个温度下pH值、NaCl和乳酸钠(NaL)的抑菌效应和生长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时莓实假单胞菌总体碳源利用能力和活性最强,15℃时次之,33℃时最弱。在15~33℃内,碳源利用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为主。糖类中利用较好的有α-D-葡萄糖、L-岩藻糖等;氨基酸类中利用较好的有L-焦谷氨酸、L-丙氨酸、L-谷氨酸;羧酸类中利用较好的有奎宁酸、D-葡糖酸、糖质酸等。15~25℃下4%~8%NaCl及33℃下1%~8%NaCl对莓实假单胞菌皆有抑制作用。33℃时pH值对莓实假单胞菌生长起抑制作用,1%的NaL对其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莓实假单胞菌抑菌效应和碳源利用分析,可为优化产品配方和保障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玻璃温室内,进行了环境因子对番茄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影响的试验,分析了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的变化对番茄苗期的影响.试验表明: 温室内太阳辐射、空气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对番茄苗期的茎流量有着显著的影响,14:00时左右,茎流量达到最大;灌溉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时,番茄苗期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3.
引黄滴灌器堵塞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5-10月对乌海市3个不同沉淀池水质的测定结果,以主要影响滴灌器堵塞因素的泥沙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泥沙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载体,泥沙的沉淀池中的含量决定了细菌总的数量。叶绿素a与浊度呈负相关性,说明泥沙的浓度影响水中藻类的生长,而影响不是很大,呈现不明显的相关性。受浊度影响较大的CODMn、氮和磷,延长停留时间更有利于泥沙的吸附沉淀。沉入水底的泥沙中含有大量的N,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再次将N释放回水中。水中TP含量的变化与泥沙浓度呈线性关系,泥沙量越大吸附越快,同时TP含量越高越易被泥沙吸附。同时证实只要水中有泥沙颗粒,滴灌带中的泥沙必然被细菌附着。 相似文献
4.
当归药用成分形成过程中环境因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温度适应且环境合适才有利于当归药材的成长和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成分的合成以及积累,进而促使当归药材质量进一步提升。基于此,笔者从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以及生物因子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促使当归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促使当归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群落的基础样方调查出发,研究了宁夏平原沟渠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平原沟渠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有机质、盐分和土壤pH的影响。其中,水分是其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其次是有机质,盐分和pH。盐分和有机质分别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平均高度两个群落数量指标有着显著的影响,分别用Y=0.08×17.731x(R2=0.219*)和Y=0.679x-0.068(R2=0.207**)两种曲线方程拟合,进而将环境因子和群落数量指标量化。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对夏玉米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夏玉米地膜覆盖和露地环境因子和生理指标试验结果对比,得出地膜覆盖改变了土壤水循环系统,增加了浅层土壤温度,促进土壤水分运移,抑制棵间蒸发,使得表层土壤在长期无降水的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含水量;覆膜区夏玉米单株叶面积生理指标较露地情况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设置了4组不同盐分处理(1.7、2.5、3.8、5.9 dS/m,记为S1、S2、S3、S4),2种根际促生菌处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以及对照组(CK,不添加根际促生菌),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根际促生菌在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盐分处理下(S1、S2、S3、S4),根际促生菌BS能够使拔节期玉米株高分别增加8.63%、8.10%、7.01%和5.04%,使玉米平均鲜重分别增加4.46%、22.10%、24.09%、6.84%,对叶面积指数无显著规律影响,使根系Na+/K+分别降低7.00%、6.90%、5.14%、8.25%,对玉米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并无规律性的显著影响。根际促生菌BM能够使拔节期玉米株高分别增加11.10%、0.54%、12.77%和2.59%,使玉米鲜重增加11.76%、16.85%、10.58%和7.03%,对叶面积指数无显著规律影响,使玉米根系Na+/K+分别降低11.00%、4.09%、17.07%、4.17%,对玉米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并...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因子是制约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精准指导温室番茄生产管理、探索环境因子变化对其影响,利用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采集了连栋温室番茄在不同生育期、高度、位置下环境因子数据。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发育期温湿度变化范围不同,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延迟;白天,冠层的温度、光照强度比其他高度的大,湿度比其他高度的低,中间层与根部接近,夜间3个高度环境因子相近;不同位置温度由南向北、湿度由北向南呈高到低之势,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差值分别为6 562.5 lux及9 3.7 6×1 0-6。测试结果表明:WSN可为番茄连栋温室环境调控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内青椒的最适合灌溉技术,在日光温室内分别对青椒进行了滴灌、小管出流和沟灌3种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青椒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相同阶段所测叶绿素含量,滴灌>小管出流>沟灌,且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用显著性水平α=0.1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产量有显著影响,青椒产量以滴灌最高,小管出流次之,沟灌最低;通过不同处理比较发现,沟灌、滴灌、小管出流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6.17、35.13、31.59 kg/m3。故日光温室栽培青椒比较适合采用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义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6)
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等为研究基础,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判断目前浙江省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运用简约式EKC估计模型,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趋势.模型估计结果说明,目前化学品投入及人口、畜禽数量处于EKC左半段,如环境相关要素随着农业增长而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4.
适宜的播种时期和密度是玉米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以蠡玉37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辽西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辽西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种植技术,以实现玉米生产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高粱绿肥种植密度对设施黄瓜根系生长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黄瓜为研究对象,在黄瓜定植前40 d分别播撒240、120、60 kg/hm~2不同密度高粱种子,并于黄瓜定植前将高粱植株作为绿肥翻入土壤,研究其对黄瓜结果期生长指标、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影响黄瓜生长指标、根际养分含量和菌群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240 kg/hm~2种植密度的高梁绿肥可显著提高黄瓜根际土壤有机质质量比31.66%、碱解氮质量比8.75%、速效磷质量比13.89%、速效钾质量比16.86%、脲酶活性6.85%,显著提高结果期黄瓜茎粗12.83%、根系数15.81%、根总体积24.11%、叶片总面积11.43%、单株结瓜数10.97%、总产量9.81%;240 kg/hm~2种植密度的高粱绿肥可明显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比例而降低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比例,明显提高鞘脂单胞菌科、黄色单胞菌科、红螺菌科、中华杆菌科、生丝微菌科比例而降低Gp6科、Gp16科、Gp4科比例。该处理主要通过降低根际土壤绿弯菌门和提高鞘脂单胞菌科、中华杆菌科比例而提高脲酶活性,通过提高厚壁菌门、黄色单胞菌科、红螺菌科和降低根际土壤酸杆菌门比例而促进碱解氮质量比、速效磷质量比、茎粗、叶片总面积、根系数、根总体积的提高,最终促进黄瓜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