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腹腔镜技术的小动物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简单,相对非侵袭性的诊疗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兽医临床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畜牧生产以及胚胎移植等生物工程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自Pal miter等〔1〕(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生产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转基因动物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这项技术正在对动物生产产生一场新的革命,在提高生长速度、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抗病育种、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1转基因动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就…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技术是借助腔镜设备,在直视腹腔内部结构情况下,进行诊断或实施手术的一项技术。其具体操作包括通过腹腔充气扩张腹壁后安置腔镜套管系统,打通腹腔通路,然后将镜头或手术器械放入腹腔之内,然后对腹腔进行活组织取样或外科手术操作。1腹腔镜器械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技术指应用腹腔镜对腹腔内器官进行观察或实施操作的技术。由于腹腔镜技术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对动物损伤小、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等优点,所以在动物繁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1动物繁殖技术方面的应用1.1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1.1.1发情鉴定检查者将腹腔镜经套管送入动物腹腔后,把送气管装在套管的送气阀门上,先送入少量气体,把光缆连接在镜头的光缆接口上,打开电源开关,通过目镜观察物镜是否在腹腔内,确定无误后再继续向腹腔通气,直至胃和肠管前移,腹腔后部和骨盆腔出现空间,清楚地看到生殖器官后,即停止送气,进行…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6.
动物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探讨了动物基因转移技术中三个关键环节;转移基因的选择、导入方法以及整合和表达;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动物养殖业对于社会民众的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动物的健康更是与民众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动物疾病诊疗的工作也越来越严,而提高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对于动物养殖业、社会民众的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加强动物疾病诊疗现存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动物诊疗的现存问题与加强动物疾病诊疗水平为研究对象,因此应高度重视动物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诊疗管理,促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应用于畜牧业、渔业和医疗领域中。综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概念、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现状,转基因动物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和步骤、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新品种培育、医学疾病模型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动物血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可抵抗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动物血液是畜禽屠宰加工的主要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发现血液中不但富含蛋白质,还存在多种生物活性肽,如免疫增强肽、抗氧化肽、抗肿瘤肽和抗菌肽等,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动物血源性抗菌肽的分类、提取方法和临床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和具体应用进展做了重点综述,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该虫寄生在牛羊等宿主体内,可导致宿主贫血,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动物福利理念的普及,基于动物福利的疫病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却未见基于此的相关论述。论文就现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包括药物防控、生物防控、疫苗预防等进行综述,为今后研发基于动物福利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肝素(heparin)是一族天然酸性黏多糖化合物,具有抗凝血、抗血栓、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论文介绍了肝素钠的理化性质,从动物器官提取肝素钠的盐解法、酶解法、酶解结合法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肝素钠的临床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给出了一项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技术,为动物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新的研究思路。目前,蛋白质组学已经在肉品质、乳品质、蛋品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比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揭示与肉品质相关的蛋白质和潜在机制;乳品质和蛋品质上,人们也正在探寻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对其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其他方面,如添加微量元素、肠道菌群健康等也有初步涉及。但是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动物科学上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技术跟不上研究的步伐;研究结果大多分散冗杂,浮于表面,许多内在联系都没有揭露等。随着相关技术以及动物科学的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将为畜牧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畜禽遗传育种学和动物营养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六处畜牧学科面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2004—2007年畜牧学科面上项目中的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和饲料资源学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了总结,对申请和资助项目快速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2008年基金委资助格局发生变化的状况,建议项目申请者明确定位,撰写申请书时要在突出创新思想的基础上,以提出的科学问题为主线,阐明拟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本文旨在为从事该专业的科研人员申报科学基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生物技术与畜禽品种、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饲料资源开发,动物疫病的预防与诊断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以期用生物技术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技术与畜禽品种、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饲料资源开发,动物疫病的预防与诊断几个方面,论述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以期用生物技术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20多年来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牧业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作用.指出牧业科研机构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本身成熟度欠佳,研究周期、推广转化时间较长及在推广中有效需求不足等是当前制约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入市场机制是促进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前提,牧业科学研究的重点、科研人员的管理要进一步与市场对接。同时要培育成果转化载体,开展技术教育培训,加强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饲料资源化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研制的沸石生物处理剂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饲料资源化处理,各项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饲料卫生标准,达到了除臭、灭菌、无害化的饲料要求,并提高了蛋白质含量。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10.31%~12.04%,提高饲料转化率3.73%~5.16%,并改善了畜禽胴体品质,饲用安全可靠。开发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饲料化处理工厂化生产工艺和配套技术,为该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课题从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饲料资源化处理技术到工厂化开发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开发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畜牧业资源自我循环利用,建立节约型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已于2005年12月18日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