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羔羊败血型大肠杆菌病是以腹泻、便血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2~6周龄羔羊,常于病后4~12h死亡,病程稍长的可延至2~3d。有些地方6~8月龄的羔羊也可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细菌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等,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而且与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圈潮湿污秽密切有关。冬春舍饲期间多发,而放牧季节则很少发病。1发病情况2011年4月,我县某山羊饲养场所饲养的320余只40日龄羔羊,有20余只出现高热、精神沉郁、神经紊乱以及下痢等症状,其中有4只在出现症状10h后死亡,经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确定为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犊牛白痢又称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 1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很短,仅几个小时,根据病犊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情况,临床上有以下3种类型。 败血型多发生于2-3日龄的初生犊牛,呈急性败血病症状。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l天内急性死亡。有时病犊未见腹泻即突然死亡,从血液和内脏易于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正> 1 发病情况笔者曾接诊多起犊牛大肠肝菌病,发生此病后,犊牛精神不好,体温40℃左右,食欲减少,下痢,呈灰白色并有水样未消化的凝乳块,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犊牛脱水、酸中毒等不良后果。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潜伏期很短,仅几个小时,根据症状和病理可分为“三型”。败血型: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1天内急性死亡,有的病犊牛未见腹泻就归于死亡。肠毒血型:较少见,常突然死亡,如病程稍长,则可见到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是不安、兴奋,后来沉郁、昏迷,死前多有腹泻症状。由特异血清型大肠杆菌增殖产生的肠毒素被吸收后引起。肠型:病初体温升高到40℃,数小时后开始下痢,体温降至正常。粪便初呈奶粥样,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  相似文献   

4.
水貂沙门氏杆菌病又称副伤寒 ,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的多种细菌引起的以发热、下痢、败血症及母兽流产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2 0 0 2年 6月份 ,文登市城关镇某水貂养殖户所饲养的水貂发生该病 ,经综合诊治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症状发病貂体温升高至 41~ 42℃ ,食欲废绝 ,由兴奋转为沉郁 ,呼吸困难 ,有的轻微腹泻或呕吐 ,并伴有轻微黄疸 ,一般于出现症状后几小时至 2~ 3d内死亡。部分病例持续性水样腹泻 ,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 ,有的出现化脓性结膜炎或脓性鼻液 ,咳嗽或呕吐。有些病例长期食欲不振 ,精神倦怠 ,进行性消瘦 ,贫血 ,消化…  相似文献   

5.
1猪 急性败血型可见体温突然升高(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有时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但多数病程为2~4天,病死率很高。亚急性和慢性是本病临诊上多见的类型,与肠型猪瘟的临诊表现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羔羊腹泻危害大、损失重,是影响羔羊育成率的头号杀手。在临床上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 羔羊痢疾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羔羊,死亡率高。排出恶臭稀粪,呈黄绿或灰白色,后期成为血便,若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 防治:初生羔羊应加强保暖工作,合理哺乳。药物防治可在羔羊生后12h内灌服土霉素0.15~0.2g,每日1次,连服3天。已发病的可每羔灌服磺胺胍0.5g或呋喃西林0.5g,注射链霉素40万IU预防继发肺炎。 2 羔羊大肠杆菌病病原为大肠杆菌,多发于6周龄前的羔羊。临床上分为败血型和肠型,病初体温升高,后肢及肛门周围粘满粪痕,重者有脱水症状。 防治:预防重点在于加强管理,改善羊场卫生状况,增强羔羊体质和抗病力。治疗可用氯霉素或土霉素0.2~0.5g、胃蛋白酶2g、稀盐酸3ml,加水20ml 1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3~5天。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常水1000ml)每羔每次补80~150ml。病重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可用四逆汤:附子2g、干姜3g、甘草2g煎水另加磺胺胍0.5g,每日1次灌肠效果很好。 3 羔羊消化不良多见于断奶前后,临床表现以消化与代谢障碍、消瘦、不同程度的腹泻为特征。病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正常,粪便变稀,严重时表现脱水、站立不稳、全身颤抖。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抑菌消炎,防止酸中毒,抑制胃肠发酵和腐败,多喂青干草和胡萝卜。治疗方法可置于保暖干燥处禁食8~10h,饮服畜禽电解质溶液,以排除胃内容物,促进消化,防治肠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我市竹峰乡赛力村蔡某饲养 84只山羊 ,常年在荒山放牧。2 0 0 2年 8月底羊群开始陆续发病 ,先后有 13只山羊 (其中羔羊 11只 ,成年羊 2只 )出现严重下痢症状。曾使用氟哌酸针剂、杀痢霸、三七二等抗菌消炎止痢药物治疗 ,均无效。病程3~ 7d不等 ,死亡 1只成年羊、 7只羔羊。 9月 11~ 19日我们经过实地临床观察、剖检、药物试治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莫尼茨绦虫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羊贫血、消瘦 ,被毛粗糙无光泽 ,食欲降低 ,饮欲增加 ,严重腹泻 ,喜躺卧 ,体温正常 (3 9℃左右 )。主诉病羊后期出现肠膨胀和腹痛表现 ,有的病羊还出现…  相似文献   

8.
1998年 8月 5日 ,养猪专业村孙某饲养的 6 0头 2 0 kg左右的小猪出现一种以体温升高至 40~41 .5℃、共济失调、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发现症状后的第 2天开始出现死亡 ,误当水肿病治疗 ,效果不明显 ,陆续死亡仔猪 1 4头。后经疫情调查、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急性神经型弓形虫病。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病初体温升高 ,后期一般无发热反应。主要表现为运动失调 ,有的头部倾斜或弯向一侧 ,呈转圈运动 ,有的横卧不能站立 ,四肢伸展 ,肌肉痉挛 ,有的伴有截瘫症状。患猪下肢、腹下、鼻端、耳朵出现一些出血点或出血斑。便秘与下痢交…  相似文献   

9.
郗晶  王伟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51-151
1犊牛 败血型病犊牛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1天内急性死亡。从血液和内脏易于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9月 ,山东泰安地区某兔场的 1~ 2月龄幼兔发生了一种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发生急 ,死亡率高。共死亡约 70多只 ,发病率约 15 % ,死亡率在 2 0 %左右。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兔 ,未见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随后陆续出现症状。病兔精神沉郁 ,被毛粗乱 ,食欲减退或废绝 ,并出现腹泻。病初排黄色成型的稀软粪便 ,后期腹泻呈水样或粥样 ,灰褐色或黑色 ,有的粪中带血或混有粘膜 ,气味腥臭。大部分下痢兔的后肢、肛门和尾部被毛被污染 ,严重的肛门堵塞。病兔站立不稳 ,体虚 ,体温升高但四肢发凉 ,眼眶下…  相似文献   

11.
羔羊大肠杆菌症状于羔羊痢疾病相似。多发生于出生数日至六周龄的羔羊。引起消化道为主的败血病。由于死亡快,没有明显症状,死羊多发生于夜间,常常放牧回家时没有发现病羊,但次日早晨就有羊死于圈内。病羊初期表现为不吃草,站立,体温升高41℃以上,不反刍,以后走路不稳,呼吸较快,口流白沫,磨牙,有腹痛症状,临死前拉稀粪。病期一般为24h,小羊羔死亡更快,发病后数小时死亡。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的某日,笔者接到孟津县小浪底镇一养羊户的电话。称其羊群中,发现一些出生2~3日的羔羊现体温不到37℃的情况,发病后1~2d死亡。笔者赶到该场,对羊群及病羊进行了观察:发现病羊有如下临床症状:精神沉郁,低头弓背,不想吃奶,不久发生腹泻,排腥臭、褐色水样粪便,粪便呈黄绿色、黄白色甚至灰白色,粪便带血并含有黏液和气泡,肛门失禁、眼窝塌陷、卧地不起;测量体温36.7℃;经询问场主,羊群购买回场后,没有进行疫苗接种。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日龄初步诊断为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出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该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3.
新生羔羊痢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素芹 《畜牧与兽医》2002,34(10):47-47
羔羊痢疾在 7日龄内的羔羊多发 ,尤以 2~ 3日龄发病最剧烈 ,是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由于孕羊营养不良 ,羔羊体质瘦弱 ,脐带消毒不严 ,羊舍潮湿、气候寒冷或哺乳不当 ,饥饱不匀而发病。病羊及带菌母羊为传染来源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在产羔初期呈零星散发。症状 :病初羔羊精神沉郁 ,不久发生腹泻 ,粪便呈粘稠或水样 ,颜色呈黄白、黄绿或灰白色 ,恶臭。后期大便带血 ,肛门失禁、眼窝下陷、病羔卧地不起 ,若不及时治疗 ,1~ 2d可衰竭而死。也有的病羊腹胀而不下痢或排少量稀粪 ,呈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4.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有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三种病型。败血型病初发高烧,可达41~42℃,随之出现全身症状。稍经时日,患牛表现腹痛,开始下痢,粪便初为粥状,后呈液状,其中混有黏液及血液,具有恶臭,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腹泻开始后,体温下降,迅速死亡,病期多为12~24h。浮肿型呈现全身症状外,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同时伴发舌及周围组织的高度肿胀,患畜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和黏膜普遍发绀,  相似文献   

15.
猪痢疾诊治     
1临床症状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以7~12周龄的幼猪多发。1.1最急性型致死率很高,有的不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猪食欲废绝,剧烈下痢,病初以拉黄色稀粪为主,后迅速变为水泻,粪内含黏液及带有血液或  相似文献   

16.
上海某羊场于某年 4月下旬 ,初生 3~ 5日龄的羔羊发生以急性、死亡率高的疾病。经临诊及实验室诊断为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根据诊断结果 ,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发病情况该羊场地处东南沿海 ,4月下旬正是产羔季节 ,也是气候多变的季节。疾病突然暴发 ,多发于 3~ 5日龄羔羊。本病来势迅猛 ,病程短 ,死亡率高 ,一周之内死亡 70余头。2 临床症状突然发作 ,体温升高至 4 2℃左右 ,前肢发硬 ,跛行 ,呈点头状行走。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 ,喜卧 ,有时疼痛鸣叫。后期 ,体温下降 ,四肢发软 ,肌肉震颤 ,共济失调 ,并出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年初,本市郊区某养羊户饲养的羔羊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经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羊巴氏杆菌病,通过及时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6年1月份,该户饲养的10 ̄20日龄羔羊清晨突然死亡2只,还有2只羊精神沉郁,呆立或卧地不起,不吃奶,软弱无力,行走不稳,伴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体温为41 ̄42℃;有的羔羊有腹泻症状,排泄物初为绿色,渐呈深红色,恶臭。曾用青霉素治疗多日无效,遂来求诊。该阶段日龄羔羊先后共有18只发病,死亡14只,死亡率77.8%。2剖检变化经对2只病死羔羊及1只濒死羔羊剖检,发现皮下有液体浸润和…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2014年3月,河北省馆陶县某羊场有山羊125只,由于管理不当,再加上舍内卫生条件差,3月份有13只羔羊在出生5天内发病,发病率达到10%。因养殖者用药不合理,7只羔羊相继死亡。2临床症状羔羊痢疾的潜伏期很短(1~2天,有的甚至仅数小时),发病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常在发病数小时或着十几小时内死亡。发病初期,羔羊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拱背,随后出现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似面糊,呈黄绿色、黄白色或  相似文献   

19.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牛白痢 ,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腹泻和虚脱 ,常见于出生后 1~ 3日龄犊牛。1 症状1 1 败血型 主要生发于出生后 3d内的犊牛 ,大肠杆菌从消化道侵入血液 ,引起败血症 ,病程短 ,发病急 ,无腹泻症状的犊牛 ,其粪便呈柠檬色。腹部膨胀 ,有腹泻症状的犊牛 ,其粪便呈现淡黄色、水样、有腥臭味 ,眼窝下陷 ,耳鼻、四肢发凉、眼睑闭合。体温升到 41~ 41 5℃ ,呼吸微弱 ,心跳加快 ,病程发展快 ,多于 1d内死亡。1 2 肠型 体温升到 40℃ ,无食欲 ,下痢 ,粪便粥样 ,呈白色 ,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 …  相似文献   

20.
正1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主要由O8、O78和O101等血清型引起,以10日龄内的犊牛最容易发病。临诊上分为败血型、肠毒血症型和肠炎型。(1)症状。败血型发生在未及时吃上初乳或母牛缺乳、机体免疫球蛋白缺乏的犊牛,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肠毒血症型较少见,患畜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病例则表现出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