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产养殖中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常使用大量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或滥用,鱼类对抗生素的耐药致病菌株不断增多,使其免疫功能下降,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也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鱼类免疫机制及其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免疫增强剂因具有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已受到国际养殖业界的高度重视。免疫增强剂是一类具有促进或诱发宿主防御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海捕低值鱼加工利用率,合理利用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中的副产物,充分利用鱼类自身内源酶,寻求低值鱼精深加工的低碳高效利用,以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为研究对象,利用鱼类自身的内源蛋白酶将鱼体内的蛋白质酶解,在自然p H条件下,观察了液料比、自溶温度、时间对梅童鱼蛋白水解的影响,以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自溶条件。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的最优自溶条件为:液料比3.4,温度53℃,时间267 min。经过验证,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为18.35%,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18.55%相比,相对误差1.1%,说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自溶过程中可溶性蛋白/总蛋白的值。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度为15.84%,过0.45μm微滤膜蛋白质量比为9.83%。研究表明,该水解工艺可为生产鱼露、活性肽、氨基酸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河豚鱼是一种肉味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类。有史以来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以至被罩上了可怕的衣冠,使人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我们认识了它,就会对它产生新的看法和兴趣。我国人民对于河豚鱼的食用及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历代有关著作中都有关于河豚鱼的记载。可是到了近代,由于文化科学的落后,对河豚鱼的研究也处于劣势。解放后,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张洪亮 《海洋渔业》2000,22(4):172-173
<正> 2000年2~3月份,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成功地进行了河豚鱼试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缓解了鱿钓船在鱿钓结束后长期靠泊码头的矛盾,因而河豚鱼钓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试钓情况看,除燃油外,在成本一项中饵料所占的比重最大,饵料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下面将根据试钓情况,对河豚鱼的摄食方式、饵料的选择、饵料的切法、饵料的腌制及饵料的扎法作一系统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徐帅琳 《中国水产》2016,(10):112-115
正本实验研究了光合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优化配比成的复合功能菌去除养殖水体有机氮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培养生态制剂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氮,对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99.6%和94%。  相似文献   

6.
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和两栖类的卵巢滤泡膜达到一定成熟度时就被酶分解而变脆,不久即行破裂从而达到排卵。有关这方面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已有一些报道。但在鱼类,迄今为止只用肌肉收缩说及细胞吸水说来说明排卵机制,尝试证实酶学说的例子还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7.
长江河豚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长江河豚鱼(暗纹东方豚,弓斑东方豚)的胚胎发育,以及胚胎发育与水温,溶氧,苗种培育的应用研究,为开展河豚鱼人工育苗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繁殖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鲢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欣静 《水产学报》2005,29(4):502-506
研究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鲢肌肉中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作用的影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经高度纯化后加入肌原纤维中以判断它对MBSP的抑制效果。在不添加STI的情况下,55℃加热30min即可观察到肌球蛋白重链的分解,延长加热时间则可检测到肌动蛋白及原肌球蛋白的降解。相反,在终浓度为0.75μg·mL-1的STI存在下,包括肌球蛋白重链在内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均能得到有效抑制,表明STI是MBSP的特异性抑制剂。由于肌球蛋白重链及肌动蛋白的完整性是构成鱼糜制品凝胶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STI的添加有可能提高鲢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9.
<正>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在农贸市场购买新鲜的活毛蚶10只,选取体型较大的毛蚶:每只体长5~6cm以上,整重40g以上。1.2粗酶提取液制备1.2.1蛋白酶粗酶提取液制备取成年健康样品毛蚶5只,测定其形态特征(体长、体宽、体高、重量),如表1所示。(5组平行实验,每组1只)。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不同冷藏保护剂保护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幼苗,经不同冷藏时间后的存活与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冷藏效果的一些相关因素。结果显示:(1)在常温下,不同浓度梯度的胞内保护剂(甘油、DMSO)比胞外保护剂(葡萄糖、蔗糖)对坛紫菜幼苗成活的影响大,幼苗分别在20%DMSO和35%甘油中培养48 h,其成活率为15%和0%;(2)从单一冷藏保护剂的作用来看,甘油的冷冻保护效果优于DMSO,幼苗在20%-25%甘油保护剂作用下冷藏30 d,成活率为100%,冷藏90 d的成活率为25%-35%;葡萄糖和蔗糖作为单一的冷藏保护剂,冷藏15 d后幼苗全部死亡;(3)甘油 DMSO两种胞内保护剂混合冷藏30 d,成活率为85%;(4)甘油 DMSO 葡萄糖不同浓度组合的冷藏效果较好,冷藏180 d后仍达到95%以上的成活率;(5)盐度和藻体细胞壁的厚度与冷藏效果有关。当盐度为25时,冷藏藻体的细胞成活率高于其他盐度实验组;藻体细胞壁的厚薄对保存效果有影响,同一品系的藻体,细胞壁厚的比细胞壁薄的细胞更耐低温,成活率较高;(6)同株藻体不同部位冷藏30 d后成活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冰温结合复合配方保鲜剂贮藏技术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鲜度和质构特征参数变化的影响,同时与单一冰温贮藏样品的相应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冰温结合保鲜剂贮藏方法能够显著延缓牙鲆鱼肉样品细菌总数、K值、TVB-N和pH值等的增加速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组织结构、破断强度和感官指标等的变化均呈现减缓趋势;与单一冰温贮藏条件的样品相比,冰温结合保鲜剂样品的货架期能有效延长10 d左右,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HACCP方法对河豚鱼安全食用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河豚鱼安全食用流程图(一)河豚鱼安全食用的知识体系 1、河豚鱼生物学知识(1)河豚鱼在生物学中的分类地位;(2)河豚鱼的种类及分类依据;(3)河豚鱼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4)我国河豚鱼的种类及其分布;(5)我国河豚鱼可食用种类与不可食用种类的区别特征;(6)我国批准的可试食用河豚鱼种类的特征及可食用部位;(7)经处理确认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河豚种类和部位。2、河豚毒素的性质及产生机制(1)河豚毒素的来源;(2)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3)河豚毒素的理化性质及检测方法;(4)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多样性;(5)河豚鱼食用中毒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黄鳝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黄鳝的人工养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成功的养殖,除了要解决好繁殖和苗种培育的问题外,还需要配制适宜的人工配合饲料。而黄鳝的配合饲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限制了黄鳝的大规模养殖。对于黄鳝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和繁殖方面,消化生理还无人做过。本实验对黄鳝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测定,探讨了黄鳝的消化能力和消化特点,为更好地进行黄鳝人工饲料的配制,以及进一步了解黄鳝的生理生化特点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烹煮时间下青虾烹煮液中蛋白SH基、虾青素含量和烹煮液抗氧化活性及青虾肉质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烹煮3min后,青虾烹煮液中蛋白表面和总SH基含量变化不大,但均高于未烹煮的浸泡液。烹煮令虾青素溶出,但烹煮3min后,虾青素从虾肉中析出的量并不增加。青虾肉的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均随着烹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烹煮时间对烹煮液清除DPPH·、ABTS+·活性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青虾烹煮时间为3min左右时其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较好,同时烹煮液中含有抗氧化活性物质,应当继续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烹煮时间下鲫鱼质构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烹煮时间的增加,鲫鱼的硬度、弹性及耐咀性在5min后显著升高(p<0.05),而烹煮10min后各烹煮时间之间,变化不显著。鲫鱼烹煮15min后,内聚性与未烹煮组的内聚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烹煮时间组与未烹煮组的内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鲫鱼肉烹煮10min后,其肉质构变化不显著,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将鲫鱼烹煮时间定为10min。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对虾类消化酶的种类,并且叙述了内外源因子对其的影响,最后综合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南海常见河豚鱼品种及其毒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禹 《福建水产》2011,33(1):40-44
本文对南海采集的河豚鱼进行了品种鉴别,并采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研究了河豚鱼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南海常见的6种河豚鱼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月腹刺鲀、黄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黑鳃兔头鲀;TTX在河豚鱼种和鱼体不同部位间的差异极显著,月腹刺鲀的毒性最强,卵巢毒力高达251.4MU。  相似文献   

18.
张观科  刘红英  齐凤生 《水产科学》2012,31(10):611-615
对牡蛎采用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和涂膜处理,在冷藏条件下(0~2℃)进行保鲜贮藏试验,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总挥发性盐基氮、Ca2+-ATPase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使用复合生物保鲜剂和涂膜处理,牡蛎的硫代巴比妥酸、游离脂肪酸、总挥发性盐基氮、Ca2+-ATPase等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据此可知,生物保鲜、涂膜保鲜在牡蛎冷藏保鲜过程中能有效地减缓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延缓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11)
正家禽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巨大,对家禽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特征,以便其最大的发挥性能,促进家禽生长是十分有意义的。澳大利亚南澳研究和发展研究所的Dr Valeria Torok通过三个在澳洲开展的饲养试验分析肠道微生物与饲料利用效率的关系。这三个实验分别为:分析肉鸡肠道与日粮调节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和分布;鉴定出肉鸡肠道与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改善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通过定向克隆和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出肉鸡肠道与生产性能改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波  刘文斌 《淡水渔业》2003,33(1):50-53
近 2 0年来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蓬勃发展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 ,在水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养殖品种出现退化 ,特别是池塘的高密度养殖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使池塘的自净与调节能力的降低 ,水域环境恶化。如在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下 ,残饵、粪便 ,N、P等富营养因子排入水体 ,使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 (COD) ,生物耗氧量 (BOD)严重超标 ,有的已超过国家三类水质标准。据估计每生产 1吨虾可向水体中增加 0 2吨的N元素和 0 0 5吨的P元素 ,其结果导致鱼虾病害频频发生 ,已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生物存活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