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鱼     
《海洋与渔业》2009,(1):29-29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相似文献   

2.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黄鱼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特征特性】大黄鱼体形匀称、体色金黄,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相对其他养殖种类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4.
<正>带鱼俗称刀鱼,是我国东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东海渔业的支柱鱼类产品。但是随着渔业捕捞技术的发展、捕捞数量的增大以及资源的衰退,带鱼的捕获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因此带鱼人工养殖的研究势在必行,同时带鱼的网箱养殖也鲜有报道。为此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于2016年6月进行了带鱼网箱养殖的试养殖。现将带  相似文献   

5.
将生活在江河中的野生赤眼鳟驯化变为人工养殖品种,首要任务是捕获野生个体,以往渔民将渔获物在渔艇的活水仓中暂养,只能饲养几天,时间长了就很难存活,这种办法达不到驯养的目的,而目前在野生赤眼鳟驯养方面检索不到相关资料,为此,我们进行了赤眼鳟捕捞、驯养试验,这也是开展赤眼鳟人工繁殖及由野生变为人工养殖品种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建立网箱面积104m^2的西江斑鳜驯养场,斑鳜经过510-570d养殖,成活率87.01%,平均尾重0.98kg,平均单产为32.73kg/m^2。试验结果表明,网箱驯化养殖斑鳜技术可行,效益良好,本研究对江河名贵野生鱼类的驯养及西江斑鳜的推广养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长江刀鱼资源,本文开展了长江刀鱼在千岛湖的网箱驯养试验。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利用长江南通段捕捞的刀鱼苗种分两个批次运输至千岛湖进行驯养。至2013年9月,经过两年的养殖驯化,第一批刀鱼平均体长28.8 cm、平均体重74.5 g,成活7500尾,成活率35.30%;第二批刀鱼平均体长20.9 cm、平均体重21.4 g,成活9500尾,成活率68.10%。同时,在刀鱼捕捞、运输、转运、投饵、驯化和日常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刀鱼通过转运在内陆大水面进行网箱养殖具有可行性。这为日后开展刀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真蛸(Octopus vulgaris)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世界广布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由于真蛸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饵料来源广及转化率高等特点,养殖开发潜力巨大。近些年,随着国际上真蛸消费量不断增加,其野生资源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南北沿海陆续开展了有关真蛸网箱暂养和室内养殖等相关研究。笔者于2015-2017年自福建省连江引进真蛸野生捕获苗种,通过网  相似文献   

9.
正梭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浙南温州,梭鱼俗称"黄眼鲻",消费市场很大,但未有梭鱼人工养殖产业发展。2017年项目组从江苏大丰保活运输淡水养殖的大规格梭鱼至浙南乐清湾的海水网箱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在海水网箱养殖半年后,梭鱼不仅生长增重,尤其是鱼肉的口感明显改善,市场售价大幅提高且销量大。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为开辟  相似文献   

10.
养殖大口鲶经济状况好、饲养效益高,同时经多年人工驯养后,对网箱环境和人工配合饲料都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备了集约经营、规模养殖的基本条件。因此,网箱养殖大口鲶发展十分迅速。 一、网箱设置 1、网箱规格及网目大小:主要根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2020年9月开展了“长江刀鲚人工驯化养殖”和“长江刀鲚生态繁育技术研发”等项目的研究,现将项目组两年来在长江刀鲚原种引进、后备亲鲚驯养及亲鲚生态繁殖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长江刀鲚原种引进(1)鱼种来源。引进的两批刀鲚鱼种均来自上海水产研究所奉贤养殖基地,系该基地人工繁育的长江原种。(2)鱼种运输。第一批鱼种于2020年12月17日引进,规格8~10厘米/尾,数量3 000尾,  相似文献   

12.
<正>长臀鮠俗称越南骨鱼,是珠江水系特有的野生名贵经济鱼类。其因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中高档消费者喜爱,养殖效益颇高。为引导本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梧州市水产站于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开展长臀鮠网箱高产驯养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养殖成活率达91%,两年获利120986元。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养殖环境条件:养殖地点位于广西梧州市长洲区龙华村西江,水质清新,水深在6米以上,透明  相似文献   

13.
祁宝 《水利渔业》2001,21(3):26-26
卷口鱼 (Ptychidiojordani)俗名嘉鱼、老鼠鱼 ,其肉质细嫩 ,味鲜美甘香 ,经济价值高 ,古今驰名 ,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四大名贵河鲜之一 ,近年来有些渔农尝试将野生卷口鱼引入池塘或网箱养殖 ,但成活率往往很低。本课题组近两年来开展了野生卷口鱼的人工驯养工作 ,初步掌握了卷口鱼驯养的主要技术关键 ,明显地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现扼要总结如下。1 鱼苗挑选卷口鱼为底层穴居性鱼类 ,栖息于江河底层的岩石洞隙之中 ,不易捕捉。渔民通常采用刺网捕捞 ,鱼被网卡住时间过长或极力的挣扎都易造成体表甚至内脏器官的受伤 ,往往内脏即…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如皋市水产站、渔政站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长江如皋段刀鱼鱼场优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与上海市嘉定区水产站联手开展拯救长江刀鱼行动,合作进行长江刀鱼的种质保护与人工驯养研究,实现刀鱼的人工养殖,以便有效修复资源。从7月23日开始至目前,在长江如皋段已捕获5cm~10cm的刀鱼12000多尾,当天运输至上海试验基地,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解决了长江刀鱼运输问题,为研究驯养长江刀鱼、进行人工培育繁殖养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四指马鲅俗称午仔鱼、章跳等,因胸鳍下方有4条游离丝状鳍条而得名"四指马鲅",主要生活在浅海及河口附近。我们多年前已开始野生四指马鲅捕捞与驯养工作,2013、2014年相继开展了四指马鲅人工繁育试验,共驯化培育出体长3厘米左右四指马鲅苗种100.5万尾。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受精卵来源受精卵来源于金门县某水产养殖场,为人工催熟亲鱼自然产卵。2.孵化收集受精卵于室内育苗池(长方形半埋  相似文献   

16.
2017~2018年,利用地笼网及刺网在克孜河中游捕捉野生宽口裂腹鱼,在不同饲养环境条件下进行驯化养殖。结果表明,刺网捕捉现场死亡率为40%,体表机械损伤率100%;地笼网捕捉现场受伤或死亡率1.1%,从捕捉到运输到站死亡率0.7%。正常驯饲第6天开始摄食饲料,2月后平均存活79.3%,在捕捉时受伤的仅存活14%,且开始摄食的时间与驯养环境、驯养密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在池塘、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养殖试验情况。395g/尾的花斑裸鲤855尾,经过170d的池塘驯养,成活778尾,驯养成活率91.0%,均重450g/尾,平均增重55g/尾,增重率13.9%;378g/尾的花斑裸鲤405尾,经过180d的流水池驯养,均重530g/尾,平均增重152g/尾,增重率40.2%,成活308尾,驯养成活率76.0%;345g/尾的花斑裸鲤2029尾,经过14个月的网箱驯养,均重500g/尾,平均增重155g/尾,增重率44.9%,成活1002尾,驯养成活率49.4%。野生花斑裸鲤驯养试验平均总成活率为72.1%。寄生虫病是导致花斑裸鲤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驯养试验对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野生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野生鱼类的养殖、繁育过程中,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作者团队为了有效保护长鳍吻鮈物种资源,对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人工驯养研究,结果显示:野生长鳍吻鮈在驯养70d能主动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存活率为40%~50%。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对野生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 Temminck et Schlegel)在池塘、微流水池、网箱中人工驯化试验情况。均重9.0g/尾的尖头塘鳢7 707尾,按规格大小分为3级(≤10g/尾、10~15g/尾、≥15g/尾),放在三种不同驯养环境共7组(池塘1组、玻璃钢微流水池3组、网箱3组),经3个月的驯养,共收获6 742尾,总成活率87.74%,均重29.4g/尾;其中,池塘组驯养成活率为86.51%,平均增重率为227.8%;微流水组驯养平均成活率为92.45%,平均增重率为232.1%;网箱组驯养成平均活率为90.26%,平均增重率为212.5%。不同规格尖头塘鳢驯养结果也存在差异,其中,规格≤10g/尾驯养成活率为86.72%,平均增重率为226.9%;规格10~15g/尾驯养成活率为93.11%,平均增重率为222.0%;规格≥15g/尾驯养成活率为94.74%,平均增重率为218.5%。驯养试验对尖头塘鳢具有较大的研究保护及推广养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