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鲟鱼,又称鲟龙,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原始软骨硬鳞鱼类。由于其养殖模式的扩大、密度的增加及人工配合饲料营养不均衡等,造成鲟鱼养殖环境持续恶化,鱼体健康状况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有可能会在养殖过程中爆发大规模的疾病,进而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目前的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鲟鱼自身的免疫力从而减少鱼体对养殖环境的应激,避免鱼类疾病的爆发,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峰  白清利 《水产养殖》2009,30(7):33-34
鲟鱼是一种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苗种问题的解决,鲟鱼养殖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流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相似文献   

3.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鲟形目鱼类。我国养殖的鲟鱼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其中年产量最大的是史氏鲟和西伯利亚鲟。鲟鱼是极具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亚冷水性鱼类,由其鱼籽制成的鱼籽酱更是享誉国际的高档食品,因此,鲟鱼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4.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鱼类,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年产量高达8万余t,占世界鲟鱼养殖总量的80%以上.由于高密度养殖等诸多因素,导致鲟鱼病害频发,患病后死亡率不断升高,影响了鲟鱼养殖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有关鲟鱼感染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报道较多,由此病原菌引发的鲟鱼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正>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规模急剧发展。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也开始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鲟鱼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6.
正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端养殖鱼类品种。由于环境破坏、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等原因,世界范围内天然鲟鱼资源急剧减少。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从国外引进鲟鱼苗种,开始了鲟鱼的规模化生产与人工繁殖。养殖对象主要包括西伯利亚鲟、小体鲟、俄罗斯鲟、杂交鲟和匙吻鲟等。2015年我国鲟鱼养殖产量达到9.08万吨,为世界之首。以鲟鱼保护生物学研究为依托,我国鲟鱼设施化养殖研究不断深入,鲟鱼养殖水平不断提  相似文献   

7.
市场与信息     
●广西建成西南最大鲟鱼养殖基地 广西临桂球泰养殖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鲟鱼繁殖技术工程中心联手开发鲟鱼养殖,经过近半年的饲养已获成功,并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鲟鱼培育养殖基地。 鲟鱼是现存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其外形似鲨鱼,身体呈三棱形。这种鱼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将这一新兴特种水产鱼类引进广西是一项北鱼南养的水产高科技项目,从去年 9月起,广西临桂球泰养殖公司开始少量饲养鲟鱼取得成功。今年 3月该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签订了鲟鱼培育合作协议,开展鲟鱼南方…  相似文献   

8.
鲟鱼养殖技术之二南方利用冷泉水流水养殖史氏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氏鲟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珍稀鱼类之一,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水域均有分布,为淡水定居性软骨硬鳞鱼类,介于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之间,适温范围为1℃~30℃,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0℃~22℃,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极具养殖潜  相似文献   

9.
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极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发展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的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鲟鱼养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鲟鱼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鲟鱼(Acipenser),又称鲟龙,属鲟形目,是一类原始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鲟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肌肉、鱼卵、软骨等几方面。因此,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多位学者对几种不同品种的鲟鱼营养成分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期为科学养殖和开发利用鲟鱼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鲟鱼养殖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鲟鱼种类分布较多的国家,鲟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然而一直以来疾病是威胁众多养殖户的一个重大问题。细菌性疾病在我国鱼类的养殖中尤为普遍与常见,广大的养殖户都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过多和长期性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会加剧养殖水环境的破坏,还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不利于病害的治疗。因此,寻找能替代抗生素且不会污染养殖水域环境的药物成为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草药不仅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而且还具有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残留少、污染小等优点,成了替代抗生素的优选。  相似文献   

12.
鲟鱼是被称作活化石的空棘鱼类时代的现存种,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堪称水中珍品.大棚流水养殖鲟鱼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管理等特点,一般每平方米流水池年产鲟鱼10-2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苏培义 《重庆水产》1990,(1):17-19,68
达氏鲟(Acipenser dablyarus)又名长江鲟,是我国特有的纯淡水鲟鱼。研究鱼类从野生到家养过程申鱼病演变情况,无论对于鱼类养殖和鱼类移植驯化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鲟鱼是北京市主要的渔业养殖品种之一,其中苗种产量及商品鱼供应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北京地区的鲟鱼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细菌性疾病是养殖鱼类的最主要疾病种类。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病鱼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分析北京地区鲟鱼养殖的主要细菌病病原以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做好鲟鱼健康养殖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5.
鲟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是一种大型名贵经济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鲟鱼的养殖在我国始于九十年代初。生产实践证明,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当年鱼苗在18℃~22℃的水温条件下,经过6个月的饲养就能达到平均尾重0.5kg以上的商品鱼规格),饲养周期短(只须6个月至1年),适应能力强(南北方均可养殖),投喂方便(可以吃人工配合饵料),消费市场广阔,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又一个淡水养殖名贵品种。1生物学特性1.1生活习性鲟鱼是底栖冷水性鱼类,其生存水温为0℃~33℃,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4℃~25℃,水温低于4℃或高于26℃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6.
鲟鱼隶属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2000年作为名特优养殖品种在全国推广开来,我国目前养殖的鲟鱼多为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鲟鱼人工放流及野化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认为现存鲟形目鱼类是鱼类"活化石"。鲟鱼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尤其是鲟鱼籽酱被誉为黑色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不菲。因此,鲟鱼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鲟鱼的工厂化养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辐鳍鱼类 ,也是世界上珍稀的淡水鱼类。作为大型鱼类的鲟鱼不仅物种独特价格十分昂贵 ,而且因其性成熟晚、幼鱼成活率低、资源繁殖慢 ,尤其是近年来工业污染及过度捕捞、鲟鱼产卵场地被人为破坏等原因 ,造成目前鲟鱼资源极度紧张。虽然近些年来大连、北京、黑龙江和广东等地进行了小规模的池塘养殖 ,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我国目前鲟鱼养殖技术特别是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研究还不够 ,为此开展鲟鱼的工厂化养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并且随着养殖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出于对养殖厂周边环境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三种杂交鲟幼鱼对盐度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鲟科鱼类(Acipenseridae)属软骨硬鳞类,在研究生物进化史上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个体大、适应性强、病害少等特点,成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其肉厚骨软,味道鲜美,尤其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有"黑色黄金"之誉,经济价值极高。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鲟鱼全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养及成套养殖技术的研究,形成完整的养殖技术并在  相似文献   

20.
匙吻鲟是北美盛产的一种淡水大型名优经济鱼类。随着我国鲟鱼的养殖热潮,匙吻鲟在我国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广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