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月1.刮治腐烂病3月上旬开始刮治,刮下的病皮集中烧毁。刮后涂药,可用福美砷40倍液加上腐酸纳30倍液或腐必清3倍液或灭苹腐1号8倍液。刮治工具要专用,并随时消毒。2.继续补植新建果园缺株处补栽,要做到大穴、壮苗。3.防护林栽植对没栽防护林的果园,应补栽防护林,不宜用洋槐树或  相似文献   

2.
覃建国 《农村科技》2014,(12):37-38
<正>特克斯县属典型逆温带控制区,海拔900~1 600米,日照温差大,利于苹果养分积累,年日照数平均为2 719.5小时,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450.2毫米,全县苹果种植面积33.4千米2,挂果果园9.6千米2,品种有新红星、首红、乔纳金、富士、红津轻等。经多年实践,总结特克斯县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如下:一、发芽前(3月~4月初)1.防治对象腐烂病及叶螨、蚧壳虫等。2.防治措施1细致检查刮治腐烂病,剪除病枝后集中烧毁。刮后涂抹腐必清3倍液或843康复剂原液,或全树喷1次50倍腐必清,或2次500倍液菌毒清,伤口抹泥,包扎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腐烂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树体的抗病能力。病害的流行与栽培管理不善和冻害导致树势衰弱有关,但也受品种、树龄影响。笔者根据其流行因素研究,提出了几点栽培管理和刮治涂药防治措施,刮治涂药采用40%福美砷或80%腐必清50 ̄1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药效可达80%以上,现已在我县苹果腐烂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果 园 主 要 病 害有:苹果腐烂病、炭疽病 、轮 纹病 、褐 腐 病 、早期落叶病。果园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 、红 蜘蛛 、蚜 虫 、顶梢卷叶蛾、天牛、金龟子、刺蛾。 1. 发 芽前(3月2日至4月初) ①刮除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疤,然后涂抹灭腐灵或40%福美砷50倍液 加50毫 克 /  相似文献   

5.
林笑 《农家致富》2014,(5):33-33
一、花芽萌动期(3月中下旬)严格检查、刮治、锯除干腐病危害的枝干,清除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蚱蝉、苹果瘤芽、顶梢卷叶蛾等危害的病虫残枝.精细刮治翘皮、病疤.刮除部位涂菌毒清20倍液加毒死蜱500倍液的混合液。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杀扑磷1500倍液(随配随喷),防治枝干病害,杀灭介壳虫、苹果瘤蚜、绵蚜、黄蚜、绿盲蝽等害虫。  相似文献   

6.
短信平台     
<正>1.湖南读者(手机号:188××××9788)问:如何防治梨树干腐病?答:落叶后、萌芽期,全树喷洒5%菌毒清500倍液;全年随时刮治新生的病斑并将刮下的病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刮治病斑时应上下刮,将病斑周围健康的表皮刮去两厘米左右,并在病部涂抹5%菌毒清10倍液或石硫合剂或托福油膏等。在日常的果园管理中,应避免造成各种伤口,并注意防治蛀干害  相似文献   

7.
黄姜茎基腐病是黄姜生产的主要病害 ,若不及时防治 ,减产达 5 0 %左右 ,在发病初期 (5~ 6月 )用 2 .5 %适乐时 5 0 0倍液 ,5 %绿亨杀菌王 1 0 0 0倍液灌根 ,对茎基腐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可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一、落叶至萌芽前(11月至次年3月):①重点防治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早期落叶病、叶螨、蚜虫等病虫害.②清除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刮除老粗翘皮、病瘤病斑等;深翻树盘(20~ 30厘米).③芽萌动期(露白)全园喷干枝,可选药剂包括腐必清或农抗120或5%菌毒清1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虫害严重的可喷95%机油乳剂50~80倍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云南主要辣木种植区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为害,开展辣木果腐病防治试验,为辣木果腐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2017年在云南省景洪、元谋、元江、江城、龙陵、芒市和富宁等7个辣木主要种植地区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辣木病害调查。选用70%代森锰锌330倍液、50%多菌灵750倍液、1∶1的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30倍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混配液(简称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为供试药剂,按常规喷雾进行施药处理,测试上述药剂对辣木果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云南辣木主要种植区常见病害有果腐病、枝条回枯病、嫩梢萎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根茎基腐病等,其中果腐病发生最为普遍,所调查的每个地区均有发生,最严重的是芒市,果腐病发病率高达72%。果腐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辣木果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大小依次为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30倍液(69.79%)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68.01%)50%多菌灵750倍液(57.43%)。【结论】研究确定了云南辣木种植区辣木主要病害6种,筛选出防治果腐病的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0.
刘右 《北京农业》2009,(11):19-19
番茄脐腐病番茄脐腐病是生理病害,主要为害青果,果实脐部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直径1~2厘米,严重时可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很快变为暗褐色或黑色。采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喷施“脐腐王”500倍液或0.5%氯化钙加5毫升/升萘乙酸或绿芬威3号。  相似文献   

11.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萧县进行了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桃褐腐病发病初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其3 000倍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且对桃树安全,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抑菌活性最强,恶霉灵和噻·恶·铜次之,3种制剂对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的EC_(50)值分别为0.9181、1.7174、2.2363μg/mL;甲壳胺和甲基硫菌灵的EC_(50)值分别为2.4279μg/mL和4.3926μg/mL,二者1:1混合后的EC_(50)值为2.6062μg/mL。棉隆消毒土壤后再用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WP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6%甲壳胺水剂1 000倍液灌根对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9.18%,棉隆消毒土壤后用50%噻·恶·铜WP 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6%甲壳胺水剂1 000倍液灌根对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6.08%。  相似文献   

13.
<正> 1 苹果发芽前 即3月上旬前,应该全园喷铲除药剂一次,可防范树皮腐烂病等的发生,以及杀死树上越冬(过冬)的害虫。适用铲除剂为3~5波美度石硫合剂、4%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腐必清水剂50~100倍液和腐烂净1号(浓)200~3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传统李子褐腐病防治过程中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开展利用无毒环保的果面保护膜对李子褐腐病进行物理性隔离防治试验。在实验室内,模拟李子褐腐病发病条件,通过应用不同改良配方的果面保护膜剂对李子果实进行褐腐病防治效果试验,以病果率、防效为评价指标,比较了4种组配的保护膜剂对李子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15倍液水性可剥离保护膜、10倍液医用酒精、40倍液有机硅、20倍液碳酸氢钠混合液)和处理3(15倍液水性可剥离保护膜、10倍液医用酒精、40倍液有机硅、20倍液碳酸氢钠混合液、20倍液食用甘油混合溶液)的防效基本保持稳定,基本处于90%左右。处理1(15倍液水性可剥离保护膜、10倍液医用酒精、40倍液有机硅混合溶液)的防效下降幅度较大,从初期的83%降低到50%左右,处理4(50倍液新高脂膜)在整个发病过程中的防治效果几乎和清水对照一致,极不理想。综合分析比较,处理2在试验过程中防治效果最好,也最稳定。  相似文献   

15.
白菜类蔬菜包括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类、红菜类等,其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菌核病和黑腐病等. 一、霜霉病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叶、真叶、花及其种荚.叶片发病后呈黄褐色角斑,叶背面产生白色稀疏霉层,最后叶片干枯变为褐色.花梗与种荚发病,则肥肿畸形,潮湿时病部表面出现白霉.冷凉高湿、天气阴晴交替时,易发生流行.发病初期用90%乙磷铝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粉600~ 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4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用技术》2013,(6):34-35
1、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青枯病等1)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4cm,有同心轮纹,边缘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初期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  相似文献   

17.
<正>1.黑腐病。主要为害叶和根。叶片染病,叶缘现"V"形病斑,叶脉变黑,叶缘变黄,后扩及全叶。根部染病导管变黑,内部组织干腐,外观往往看不出明显症状,但髓部多呈黑色干腐状,后形成空洞。田间多并发软腐病,终成腐烂状。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中生菌素80倍液,47%春雷  相似文献   

18.
<正>1.立枯病症状:扦插期及幼苗期多发。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继而流汁、褐化,最后变成黑褐色甚至腐烂,植株倒伏,叶片发黄、萎蔫、枯死,故又称茎腐病。防治方法:控制苗床浇水量,及时排水、通风、遮阴。发病后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  相似文献   

19.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3,(2):63-64
广西读者陈劲松问:豆角根部腐烂且叶片生锈是什么病?答:豆角茎基部与根部发生腐烂表明患了豇豆基腐病,又称为立枯病,主要在苗期为害,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幼苗染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1200倍液,或10%立枯灵300倍液,或95%恶霉灵原药(绿亨1号)2000倍液,或80%新万生6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或  相似文献   

20.
<正>桃树是西北地区最常见的果树之一,春季来临是桃树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应做好以下5点工作。1、桃树萌发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消灭越冬蚜虫、桑白介壳虫等害虫以及褐腐病、穿孔病和疮痂病的初侵染源。2、桃树萌芽后至开花前喷施15%哒螨灵乳油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