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作为与农民工生活休戚相关的农民工利益,尚未被任何一个城市纳入全面规划体系,规划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寥若晨星,中国已经到了亟须政府以法律形式,启动农民工公共住房规划的时刻,与农民工住房相关问题,许多专家与学者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此在这里做个简述。  相似文献   

2.
有关女性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女性农民工流动、就业、家庭发展、社会支持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女性农民工问题的观点进行综述,以深化对女性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并以此作为研究社会支持的背景资料和基础,期望对女性农民工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对兰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影响。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表现为创业者以男性为主、创业领域多元化、以独立创业为主、创业规模较小、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特点;存在创业者综合素质偏低、创业层次较低、创业资金不足、创业环境欠佳等问题。建议: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培训体系,搭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的创业政策保障机制,健全新生代创业农民工的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等。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农民工的从业现状却令人堪忧,技能缺乏、就业渠道单一、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仍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为深入了解大城市的农民工从业现状,笔者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部分农民工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农民工从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具体主持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后来,因为到地方工作,没有再做专门研究,但一直在观察农民工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我日益感到,对新一代农民工即199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应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81-184
农民工群体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女性农民工则为农民工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她们承受着农民工与女性两种角色带来的双重压力。通过对上海、南京、无锡、镇江、三明等城市共计217名女性农民工进行职业压力调查,发现女性农民工存在较为严重的压力问题,并以所筛选的压力源作为自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析,得出工作情况、歧视、城市融入以及教育水平是影响女性农民工压力大小的显著因素,最后基于此结论提出缓解女性农民工压力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回流作为我国特有的现象,近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于我国社会发展之中。学界对于我国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多年来积累了不少成果,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影响、意义等方面。近些年来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也一直处于稳步发展当中。从农民工回流的概念、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对国内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兴起,我党和国家针对农民工问题,联系我国国情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1978年到现在,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内到外、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工政策的关注和调整力度,确确实实地解决了农民工群体遇到的一些紧迫问题,使农民工群体的权益收到了有效的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开始步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健康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主要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构成,尤以女性居多。由于社会资本匮乏、职业地位和收入低,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处境令人堪忧。应通过制度建设,规范非正规就业市场,提供用工信息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切实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引导她们积极从事非正规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农民工的法律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对农民工普法工作的认识偏差,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不健全,农民工普法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普法形式单一等原因,我国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展缓慢,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当前,我们要从思想观念、组织制度、内容形式等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我国农民工普法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形势下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但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陷入困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工维权问题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国家农民工管理制度滞后以及农民工自身原因。针对这两个问题,国家在积极探索农民工管理制度,并且专门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案例仍然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管理渠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组织,参与到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中来,让民间组织在政府的引导规范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预防”、“盯防”、“消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为促进和提高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一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研报告,针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框架中,农民工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社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LDS2016数据,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互助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互助对农民工幸福感有正向影响,其中社会信任影响程度最大。受教育程度可以提升农民工的生活幸福感,但存在“倒U型”结构;在县内务工对幸福感是正向促进作用,女性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男性。因此提出发展农村义务基础教育,鼓励农民工多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拓宽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提高员工的社会资本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80-17882
从“农民工”概念与社会歧视、“新生代”与社会阶层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指向3个方面辨析了农民工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工”字,主要由“打工”一词演化而来;“农民工”虽然是带有歧视含义的概念,但反映了某个社会阶层真实的生存状态;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只是农民工二代,其相对社会位置基本未变;中国社会流动的不公正在包括新生代农民3-在内的“穷二代”与“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可能会造成社会阶层板结化,并导致对立阶级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正以“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颠覆着其父辈对“男外女内”式传统性别关系的心理认同;由性别差异导致的有关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难题,都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设符合人性的道德伦理框架,以及能否将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稳健地提升到现代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工资清偿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同时,农民工进城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化的主流,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着力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向工业的发展,大量农民以农民工的身份居住在城市,由于农民身份的障碍他们和城市市民享受同样的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的其他政策等福利待遇,使之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女性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比男性农民工面临的困难更多,不仅有来自阶层的困难,还有来自社会和家庭基于性别的陈旧观念的困难。促进女性农民工市民化需着力解决其在教育和技术培训、户籍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者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关注,他们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需求、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效果、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模式及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等。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该文对现有的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研究进行述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易国锋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8):107-108,127
农民工犯罪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犯罪学以及人口学等多维视觉对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有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补充和加深。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对于二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研究。学者们从老、新两代农民工差异比较角度对二代农民工群体新特点进行了考察,指出其在文化程度、外出目的、在外生存的敏感程度、务农经验、自我认同、留城意愿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学界关于二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融入意愿、身份认同、社会资本、婚恋观、消费行为与犯罪问题等方面。既有研究对二代农民工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度描述和细致分析,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这也是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加以回应和改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