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1989,3(4):211-214
<正> 1 前言近几年来,马铃薯在陕南川道地区作为经济作物发展较快,播种面积成倍增长。由于川道裁培马铃薯受病毒的侵染和不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留种困难,产量低而不稳,生产者不得不依靠山区供种来解决春薯低产问题。二季作虽为川道地区就地留种提供了条件,但实践证明,用二季种薯春播,尽管采取了措施(920浸种和催芽)生产水平仍低于山种的27.4~70.3%(品种为克新3号和商芋1号)。为了提高川道地区春薯产量和就地留种问题,减少山种下川带来的麻烦和浪费,我们采用春播夏收种薯在自然低温(10℃以下)条件下,培育短壮芽的留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品种简介     
湘早籼1号 (原名81—292)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978年用“温选青”作母本,“湘矮早9号”作父本杂交,于1981年定型育成的迟熟早籼品种。1985年10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试验、试种及推广情况: 1984华参加全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1010.7斤,此对照“广陆矮4号”增加8.6%,比对照“湘矮早9号”增产6.4%,居同组供试品种的首位。1985年继续参加全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999.3斤,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2%,此对照“湘矮早9号”增产4.6%,仍居同组供试品种的首位。1985年淑浦县农科所单本示范繁殖12.2亩,平均亩产961.8斤,浏阳县试种325亩,平均亩产900多斤。该品种亩产900斤左右,高的可达1000斤。  相似文献   

3.
(一) 选育经过 湘春78—141是1975年用六月白为母本,四月白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 (二) 增产效果 1、1979年所内鉴定,亩产381斤,比对照矮脚早增产14.07%。 2、1981年参加省预备区试,11个点平均亩产278.3斤,比对照矮脚早增产10.5%。 3、1982—1983年省区试平均亩产288.47斤,比矮脚早增产8.84%,比湘豆5号增产7.8%。结合方差分析结果,湘春78—141较两个对照品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 经我们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马铃薯冷藏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实现马铃薯稳产、高产促进其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1988年我们在县种畜场进行了10亩地的夏播种薯秋薯春播的高产栽培试验,获得了亩产3169公斤的高产。其栽培技术如下:a.选择优良品种通过品种试验,找出适合高产栽培的夏播种薯克新3号、克新2号,这两个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抗病性强,田间与窖贮腐烂率低,退化较轻。尤其是克新3号在适应性、抗逆性和增产潜力上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湘薯11号     
湘薯11号(原编号78—76)系湖南农学院农学系粮作教研室用农林4号为母本,安红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双高(鲜、干产高),多抗,适应性强,萌芽性好,茎叶繁茂,再生力强,耐贮藏等特点。一般亩产1500~2300公斤,最高达4000公斤以上;晒干率一般为32~34%,最高可达40%以上;淀粉含量23%左右。熟食粉多,略带栗香味,甜味适中,食味较好。1985—1987年,全省区试结果,鲜薯亩产2330.3公斤,干薯亩产700.3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17.5%和16.7%。该品种除  相似文献   

6.
1987年,怀化市盈口区农技站在盈口乡新家庄村试种薯—稻—薯复种制1.3亩,获得亩产春马铃薯2115.8公斤、中稻647.9公斤、秋马铃薯1489公斤,按薯粮5:1折算,三熟共亩产原粮368.5公斤。其栽培技术如下: 春马铃薯品种怀薯6号,1月23日播种,按2m宽幅分厢条播,行株距40×25cm,每亩施猪牛栏粪1500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7.
“津引薯8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吴炳坤(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233002)1992年秋,我们从天津蔬菜研究所引进了茎尖脱毒种薯“津引薯8号”早熟品种,经1993与1994年2年4代繁种种植,平均亩产量达1750kg左右。表现早熟、高产.该...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各省花生产区贫下中农历来有用秋植花生作春植种子的习惯。群众俗称“翻秋留种”,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秋植花生作春植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一般秋植留种的出苗率比春植留种的出苗率高20%—30%,单产提高30%左右)是保证来年春植花生全苗,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我国马铃薯秋播,通常采用切块催芽。由于切块创伤,易引起病菌感染,烂种、缺蔸严重,而低产。针对这一问题,怀化地区农科所李万先等人,从1959年开始,进行马铃薯健壮整薯秋播研究。经8年11次试验,结果表明:健壮整薯秋播出苗率94.9%,比对照(切块催穿秋播)提高27.5个百分点;青枯病株率为3.9%,比对照降低17.2个百分点:疮痂病薯率为21.9%,比对照低11.6个百分点;亩产859.7公斤,比对照增产60.4%。经省内  相似文献   

10.
双青810系我所用科青3号与温选青杂交经八代选育而成的早稻新品种。通过三年稻瘟病鉴定与示范试种,表现丰产性好,抗瘟性强。株型前松后适中,叶短色淡绿,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 84年参加本所品种比较试验,亩产938.3斤,居十二个新品种之冠,比对照种(1)“77-175”增产11.82%达显著,比对照种(2)“7944”增产18.52%达极显著,日产量7.45斤。85年早季大田示范1.134亩,亩产949.8斤,仍居首。大区对比0.19亩亩产896.3斤,也居十五个对比品种之冠,比对照种“78130”亩产876.8斤增产3.3%;参加闽东稻区区试(小区面积2厘,4重复)亩产898.3斤也居十个品种之首,比对照种“红410”亩产833.8斤增产12.6%达极显著;参加宁德地区区试(二厘三次重复),亩产898.3斤,比对照种“红410”亩  相似文献   

11.
<正> 克新8号品种来源 1975年,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用“克新4号”作母本、“克新6号”作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克803”。198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推广。该品种1980~1981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069公斤,比对照(克新4号)增产9.2%;1982~1983年参加省内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779公斤,比对照(克新4克)增产13.6%。一般  相似文献   

1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秦芋 30号 (992 - 30 ,安薯 5 8号 )是陕西省安康市农科究所利用EPOKA (波友 1号 )作母本 ,4 0 81无性系 (米拉×卡塔丁杂交后代 )作父本 ,杂交实生苗株系筛选育成。 1991年获杂交种子 ,1992年培育实生苗 ,并从中选出单株 ,1993年进入选种圃 ,再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繁育而成。该品种于 2 0 0 1年 8月 2 9日经陕西省第 30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命名为“安薯 5 8号” ,编号陕审薯 2 0 0 10 0 1号 ,2 0 0 3年 2月 8日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 ,命名为“秦芋 30号” ,审定编号 :国审薯 2 0 0 3…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新品种“卅芋3号”李谟崧,刘朝云(湖南省龙山县马铃薯研究所416800)“卅芋3号”是我所1980年以来选育的一个马铃薯新品种.原名“80—7—1”,已于1992年底审定推广。该品种经多年中试和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薯形好、大中薯...  相似文献   

14.
系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2年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作研究所引入的“汀171—6”中系选育成。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花生。 据1979—1981年在锦州、大连、沈阳、阜新、铁岭等市、地、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14个点及4个生产试验点试验结果,在不同肥水自然气候条件下,亩产730.4—393.5斤,平均亩产472.8斤,比推广种白沙1016亩增产14.5%,比对照种阜花5号亩增产16.1%,据1981年北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适应广大农村肥料水平不断提高,耐肥抗倒的晚稻新品种,湖南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在1977年用“余金6号”作母本,“红410”作父本杂交,于1982年选育出了定型新品系“余红1号”。通过1983年品种比较试验,折合亩产1058斤,比对照“余赤231—8”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结果证明,采取马铃薯春播早收,拔除病株,选用合适的品种,实行二季作秋播留种等措施,可以实现北京地区就地留种的目的。采用上述措施后,“京丰1号”和“张北78-1-34”留种4~5年,仍可取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品种来源和产量表现 甘肃省清水农校以“雁农1号”为母本,“内蒙大头”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胡麻品种“天亚2号”。原系号是64—5—74—6。清水农校在1974年、1975年进行试验,先后亩产177.9斤和256.8斤,比对照种“雁农1  相似文献   

18.
<正>昆明市马铃薯能周年生产,供应市场.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病毒病的危害,导致种薯的退化,难于留种.在过去的一、二十年的生产中,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为了解决种薯退化,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农民采用异地换种和秋薯留种来延缓退化,但是不能根除病毒的影响.此外,秋薯的来源也不能解决.在借鉴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1990~1992年进行了脱毒小薯生产技术与其相应的良繁体系的研究.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材料用适应二或三季栽培的品种CIP—24、CFK89.1和米拉作为脱毒快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湘春78—141是1975年以上海六月白为母本,浙江省四月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湘春78—141大豆品种的主要特性有:(1)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效果显著。据1981—1983年省区试11个点统计,平均亩产285.12斤,比生育期相近的中、早熟品种矮脚早增产9.27%。1982—1983年两年省区试中,比中熟品种湘豆5号增产7.8%。1984年10个点生产试  相似文献   

20.
浙皮2号(83—12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8年春用78—843为母本,78—93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择,于1983年育成。1990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列为优良大麦品种。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亩产240公斤,比早熟3号增产。1986、1987年两年省大麦区域试验,折亩产217.2、237.3公斤,比早熟3号分别增产5.6%、5.93%。其中1987年省区试浙北片(包括杭加湖宁绍地区)10个点试验,折亩产282.46公斤,比早熟3号增产9.87%,达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