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10亩,水深2~2.5米,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同时水深20厘米的池塘每亩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带水消毒,以杀灭害虫、病菌;再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然后蓄水至1米深左右,待一周后再放鱼种。二、冬放鱼种可根据鱼与鱼之间食性、栖息习性的不同,多品种、多层次立体密放混养。一般每亩可放养草鱼100~150尾,其中单尾重0.5千克左右的占50%,长23厘米以上的占30%,长13~23厘米的占20%;鲢鱼800~1000尾,其中150~200克的占40%,100~150克的占…  相似文献   

2.
3.
4.
5.
渤、黄、东海的鱼类共约七百种。其中常见而具有一定产量的为50种左右。这些经济鱼类的特点是:季节性洄游明显;温水性种类居多;底层鱼产量大;捕食性鱼类比例高;中小型种群占优势。历史上每年提供的渔获量为100多万吨(三十年代)至300多万吨(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开捕规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资源调查资料,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最方程估算东海区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最适开捕年龄。运用von Bertalanffy,丰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届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各鱼种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开捕规格。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产量较高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建议开捕规格分别应为体长230mm和170mm。调整后的开捕规格与旧开捕规格相比,带鱼、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灰鲳(Pampus cinereus)、自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均有所增大,小黄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开捕规格有所减小,变化较小的有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日本鲭(Somber japonicus)、慌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等。建议以这18种主要经济鱼类为指标种类,制定新的法定开捕体长和幼鱼比例检查措施,实现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孙书静 《内陆水产》2002,27(7):18-18
近几年来,有不少养鱼专业户采用池塘节粮型立体养鱼模式,获得每667米2产成鱼1500~1800千克的好产量。现将混养轮捕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67公顷为宜,水深2~2.5米,背风向阳,池堤坚固,池底平整,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源。鱼种下塘后,先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同时每667米2水深20厘米的池塘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带水消毒,以杀灭害虫、病菌;再施腐熟人畜粪500千克,然后蓄水至1米深左右,待一周后再放鱼种。2冬放鱼种可根据鱼与鱼之间食性、栖息习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可增强鱼的体质,为鱼类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深水网箱养殖鱼类的分级与起捕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鱼类的规格分选与起捕销售是网箱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手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由于鱼类转移速度缓慢以及操作过程中对鱼体的损伤和对鱼群的惊吓等,还会带来较高的死亡率。随着我国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发展,这一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介绍了国外典型深水网箱的鱼类分级与起捕方法,并对作者自行研制的柔性格栅式分级装置和真空活鱼起捕机的设计原理和主要试验结果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带电网捕鱼在我国淡水渔业生产中已经得到日益广泛应用。我们经过实践证明,它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捕捞成本、尤其在提高底层鱼起捕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电极是带电网中一个关键部分。其功能是将电输送到水中以形成水中电场,利用鱼对电的反应来驱赶鱼类,从而达到利于捕捞目的。由于与水中电场相关连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国内采用的“偶极式”电极参数选择时,一般用现场多次试验,反复调整的方法,不但费时费工,而且也难免存在某些局限性。因此,寻找设计水中电场的方法,对于研制、推广带电网作业有着实际意义。我  相似文献   

11.
常规鱼养殖的经济效益下滑。温室养鳖,由于长势快、口味差,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鱼鳖混养能充分利用鱼塘水体面积,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养殖渔业的大力发展和人们对优质鱼需要量的迅速增加,淡水底层鱼类的捕捞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在研究了鲤等鱼类的行动习性和淡水捕捞常用渔具的渔捞特点之后,设计并试验的底层鱼兜型拉网(简称底兜网或底兜拉网),获得单网鲤鱼的起捕率在50%以上,同时兼捕的中上层鱼类起捕率达90%的效果。现将设计与试验报告如下: 一、网具设计及其特点 (一) 鱼类行动习性的观察研究鱼类受到渔具惊吓要向水底方向潜游,这是一般规律。鲤鱼等底层鱼类,也要逃向坑洼处或隐蔽物下躲藏。由于底层鱼一般都具有拱泥觅食和打窝栖息的习性,加之水底不平坦,给它们躲避渔具捕捞创造了有利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精养中、小型水面电拖网网具设计的原理及特点,网具结构和作用;网具的捕捞原理,网具尺度的确定及材料选用和电拖网网具装配工艺等。试捕试验表明,其捕捞性能优良,上层鱼类起捕率达96%以上,中,下层鱼类起捕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人工鱼礁设于东山县铜山湾海区.于1984年7月进行本底调查,1985年416月投放钢筋混凝土鱼礁400个(每个重1吨),船礁4个(每艘20吨).投放总体积为1102.7立方米。同年9月第一次启吊出礁体检查附着生物,1986年5月第二次启吊礁体检查附着生物;是年7月进行第一次试捕,9月进行第二次试捕,12月进行第三次试捕,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当地水域起捕了以下几种鱼类,二种野鲮鱼、鲤鱼、鲤鱼、南非鲶、黑鲈鱼。将这几种鱼立即放在运输槽中(混合群体),运输槽中装入该几种鱼原起捕河流或湖泊的水,然后加入食盐,使成0.5%的浓度。运输槽水中通入压缩空气。运输槽上盖一种粗布。  相似文献   

16.
围拦养鱼的捕捞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由于围拦养鱼是在天然水域中进行,不可能象池塘一样“竭泽而渔”,而且养殖的鱼类中,绝大多数为中下层鱼类,这些鱼起捕困难,特别是鲤、鲫鱼,一般起捕率仅10—30%。严重地影响了当年的经济效益,投资的回收,在一些严重的地方,直接影响了围拦养鱼的再经营。  相似文献   

17.
当前,远洋渔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是我国目前最有潜力的渔业形式。而钓捕在远洋渔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为此,明确鱼类摄食行为与钓饵的关系对于提高钓捕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利用刺网或大型抄网轮捕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虽然两者之捕捞效果均不错,但是,刺捕摘鱼相当麻烦费时,容易伤及其他养殖鱼类,而且渔获物不易暂养;抄捕则嫌网产不高,单位渔获物耗时多。为此,笔者把江河小型渔具——罾应用于池塘轮捕罗非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赶张结合捕捞技术,捕捞湖泊围网养殖鱼类。经2网或3网的捕捞后,青鱼、草、团头鱼鲂,鳙等鱼类的起捕率达94%,鲤、鲫等底层鱼类的为35.84~42.17%。  相似文献   

20.
福建近海20种鱼类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20种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并且计算了最佳捕捞规格和最小可捕标准;重点分析了5种主要经济鱼类生态学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从捕捞对经济幼鱼幼体损害的严重性,指出实行最小可捕标准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保护经济幼鱼幼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