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多因素相关法预测玉米螟第一代成虫发生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是上海郊区玉米、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棉花受玉米螟为害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可达二成以上。由于玉米螟幼虫钻蛀为害,因此防治要及时。化蛹进度及幼虫分龄预测法虽较准,但用工较多,对作物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根据影响玉米螟历期长短的主要因子采用多因子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第一代玉米螟成虫发生期预测,其结果与实  相似文献   

3.
越冬代稻水象甲迁入峰期的积温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浙江、河北等地,稻水象甲均以一代幼虫致害早稻。由于稻水象甲幼虫生活在土下,防治难度较大,在越冬代成虫迁入峰期施药,将其消灭于产卵之前,已成为各地防治稻水象甲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索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预报越冬代成虫的迁入峰期表1春季13...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发生期的预测,多数地方应用期距预测法或发育历期预测法。前者需要多年而准确的历史资料,而且准确率不高,历史较短的测报站难以应用;后者因棉铃虫在土中化蛹,发育进度调查困难,若用幼虫历期推算,则因时效太长也难以测准。为了使棉铃虫发生期预测简单易行而且准确率较高,近年来,我们根据外地资料介绍,应用了积温预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谈点积温预测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扩散行为与迁飞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作者于1987和1988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当地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人工标放回收方法对其扩散行为及迁飞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两年分别释放人工饲养的标记玉米螟成虫15万和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 diamondback moth60万头,在45.5km半径范围内分别回收到标记雄蛾461和2650头,首次明确了我国北方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的田间扩散飞行规律,95%集中在距释放点4km半径范围内;部分个体可扩散到6—30km半径范围内,最远距释放中心45.5km。成虫扩散飞行受风力、风向和温度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虽有远距离迁飞的潜力,但至少在越冬代发生期基本不存在大量远距离迁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李先南  叶金辉 《植物检疫》1998,12(6):330-332
自从1993年6月份浙江省温岭市发现水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后,为了搞清稻水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定点定田监测及室内饲养观测,对该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4年的系统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每年稻水象的发生期,发育进度均...  相似文献   

7.
越冬代二化螟灯下成虫代表量和二代稻苞虫花圃成虫发生量的群体动态,均属企态分布,利用前期成虫代表量来预报当代成虫发生总量,不但准确、迅速、经济,而且对下一代幼虫的发生量及危害程度的预报也起着决定作用。具体方法是:越冬代二化螟成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在崇明县1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危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中,一部分继续危害穗期的春玉米,另一部分危害棉花,造成断头、折叶、蕾花及幼铃的脱落;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青铃,造成烂铃。近十几年中,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加重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连续3年在辽宁沈阳开展了越冬代玉米螟化蛹及羽化进度调查和性诱监测。结果表明,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中旬,羽化高峰期在6月上、中旬。成虫性诱监测结果与化蛹及羽化进度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操作简便,可反映越冬代玉米螟发生动态,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不同田块性诱监测结果表明,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的主要栖息场所是杂草地、小麦田和大豆田等植株生长茂密地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省松阳县茶园越冬代黑刺粉虱发生期与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越冬代黑刺粉虱的发生高峰日与1—3月的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气温越高、高峰日出现时间越早,回归方程为y=51.15-2.93x(R~2=0.971)。进一步对越冬代黑刺粉虱的虫口密度动态进行模拟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Y=1/e~((0.503t+9.738))(R~2=0.968)和幂模型Y=e~((3.061 lnt+0.027))(R~2=0.968)对其种群动态增长的拟合度最高。研究结果对茶园中越冬代黑刺粉虱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西植保》2021,34(2)
本文通过分析2011—2017年记录的气象资料和越冬代三化螟螟蛾发生情况,利用有效积温法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是广西武宣越冬代三化螟螟蛾发生始盛期(从3月26日算起的日期天数)与从3月11日起累计到3月25日≥16 d·℃有效积温有线性关系,而盛发期长度与从2月18日至3月3日≥16 d·℃有效积温有线性关系。由此建立对应积温预测模型为:Y_((3/26-始盛期,d))=27.189 1-0.245 6X_((3/11-3/25积温,d·℃))(r=0.927 4),Z_((盛发期,d))=2.806 3+0.335 1X_((2/18-3/3积温,d·℃))(r=0.943 0)。根据模型计算2018年和2019年越冬代三化螟螟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出现的日期,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新疆伊犁河谷的玉米螟发生动态,本研究连续4年(2017—2020年)在玉米制种田采用专用性诱剂和测报灯,对玉米螟种类和成虫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伊犁河谷玉米生产基地是以亚洲玉米螟为害为主的亚欧混生区,一年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忻府、原平、代县病虫测报站多年的观察资料发现,忻定盆地一代玉米螟的发生程度与冬后玉米百秆幼虫存活量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在冬后幼虫活虫量高、灯下成虫始见期早、6月上中旬成虫量大、5月份平均气温偏高、6月上中旬降水量多的年份,玉米螟发生为害重,反之,发生则轻。如把冬后百秆幼虫活虫量等5个因子综合起来分析,若某年适宜其发生的因子达到4个以上,就可在6月下旬初做出玉米螟偏重发生的预测;若适宜其发生的因子为3个,可预测为中等发生;若适宜其发生的因子在2个或2个以下,可预测为偏轻或轻发生。  相似文献   

14.
棉红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普遍,危害较重。为了预报越冬代棉红铃虫首次蛾峰日期,笔者参照外地经验对本市测报站10年来积累的观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年5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与越冬代棉红铃虫首次蛾峰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并组建了一个回归预报方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室内环境养蛹预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为害我国柑橘类果树的重要害虫。准确地预测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动态,对提高其成虫时期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石门县为例,在2014年-2016年连续3年采用室内环境和柑橘园观察圃中养蛹的方法,逐日观察其羽化出土动态,计算室内环境较柑橘园观察圃中柑橘大实蝇羽化盛期的提前程度,并分析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对提前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出土动态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温度较高降水充足的年份,成虫的羽化进度和羽化周期相应提前和缩短。但室内环境下柑橘大实蝇羽化盛期较柑橘园观察圃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提前天数,2014年-2016年室内环境下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始盛日、高峰日和盛末日分别比柑橘园观察圃中相应时期提前(5.7±1.2)d、(6.3±1.9)d和(7.7±2.1)d。而且提前程度不受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室内环境养蛹的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动态,从而指导柑橘大实蝇的成虫诱杀。  相似文献   

16.
亚洲玉米螟一、二代成虫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1991-1992年在河北省衡水市亚洲玉米螟一、二代成虫盛发期,在田间释放用人工饲养、苏丹蓝Ⅱ标记的玉米螟成虫34万头,在距释放点1、2、4、6、8、10、20、30、40、50km处设点回收,以研究玉米螟田间扩散规律和远距离迁飞的可能性。用玉米螟性诱剂回收时,两年回收到标放雄蛾一代分别为119和195头,二代分别为53和249头,回收到标记蛾距释放点的最远距离均8km,其中1-2km范围内回收到  相似文献   

17.
三代棉铃虫发生期正值棉花蕾铃生长盛期,若防治不适时,则引起蕾铃脱落,直接影响棉花产量。而三代棉铃虫卵峰日年度间差异较大(我区1971年—1976年早晚最多相差16天),经验预报准确率不高。本文根据本区16年的历史资料,应用“列联表简化综合相关法”对三代棉铃虫卵峰日进行预测,符合率为100%。现简介如下。一、资料处理通过对16年资料综合分析,从诸多因子中选取三个相关性较好的因子(Xj)来预测三代棉铃虫卵峰日 y(月/口)。其中 X_1为7日上旬和中旬平均温度之和(℃);X_2为6月上旬温湿系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温度);X_3为4月上旬和中旬平均温度之和(℃)(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柑橘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期预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矢尖蚧卵发育进度分级的方法,预测第一代发生期,结果表明,矢尖蚧从3月初日均温度达11℃时,陆续开始产卵,卵期35~42d,产卵高峰日(三级卵占50%以上)再往后推迟20d,即为幼蚧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该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相吻合,仅相差1~2d.  相似文献   

19.
甘蔗螟虫性诱测报,通过逐日性诱蛾量累加数占全代蛾量的百分率来确定螟蛾高峰期,进行短期预报,准确度高,切实可行。但要待全代蛾量结束再推算蛾量高峰期,从时间上说有所被动。笔者根据近年工作实践,认为越冬代条螟成虫发生期与3月份平均气温关系密切,试将广西博白、柳城两县1986—1990年越冬条螟蛾量(实测值)和3月份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成虫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玉米螟的发生规律,探索防治新途径,我们通过室内饲养,对玉米螟的羽化、交配和产卵的时间规律等习性进行了观察。1 观察方法 7月末,中午自养虫室内取第三代玉米螟老熟蛹400头左右(带折叠纸),置大养虫笼内。从14时开始,观察记载24小时内每小时新羽化的蛾数,并随即移入另笼饲养,定时观察记载雌雄蛾的交配数量和雌蛾的产卵数量;取15对正在交配的成虫,分装15个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