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保鲜与加工》2013,(2):8-8
芦荟属于营养物质含量较为丰富的野生果蔬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芦荟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保健食品之一",国际食品法典将其列为蔬菜。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芦荟食品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芦荟乳制品、饮料、酒类、果酱、糖果、糕点以及芦荟保健品等产品琳琅满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芦荟食品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6年,全球芦荟食品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日前召开了芦荟产业发展研讨会提出,芦荟产业必须规范地向深加工方面发展。 近年来,芦荟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芦荟种植面积已近2万亩,大棚总数达1.3万栋。主要品种为库拉索芦荟、龙爪芦荟(木立芦荟)、元江芦荟、中华芦荟、皂质芦荟等。芦荟加工也有所发展,产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的出口番茄酱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大力发展这一资源优势,新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以番茄为代表的"红色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番茄种植和番茄酱的生产加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经过20多年的培育,新疆番茄加工产业已初显雏形,已成为全国番茄加工业的重要力量,番茄酱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新疆番茄产业经历了从粗加工到精细化深加工,再上升到一个高附加值的过程,番茄业已成为地域经济和万众关注的红色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4.
辽宁玉米种子产业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得到了壮大发展,成为当时全国首家玉米商品种子产销大省,推动全国玉米种子迈向了产业化.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省玉米种子产业出现连年滑坡,不仅种子生产销售数量急剧萎缩,经济状况更是陷入低谷.  相似文献   

5.
1.大豆加工产业的发展 大豆的加工始于2000多年前中国以豆腐为代表的传统豆制品加工,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才开始将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开发。然而伴随着科技人员对大豆组分及其作用的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徐刚 《种子世界》2012,(11):8-10
1初步管理规划阶段 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非常高的食品,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可和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一门新兴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食用菌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和创汇作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赞比亚的花卉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近年由于金融、运输、管理等问题陷入颓势。荷兰从2001年以来,帮助培训了赞比亚花卉业主和管理人员,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当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庭园艺产业脱胎于花卉产业,并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家庭园艺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花卉产业刚刚起步,整个产业的供需极度不匹配,需求也多以木本苗木为主,90年代初,鲜切花市场率先萌芽并引领整个花卉产业发展;直到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由于公共绿化需求的增加以及花卉商品化的形成,花卉产业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2005年前后,房地产业快马加鞭似的发展刺激了花卉消费的进一步需求,市场行情火暴,但因为当时上规模的企业不多,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以致所有植物产品都有可观收入,整个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让花卉产业遭遇了短暂的寒冬,随着四万亿计划的实施与推进,内需的增加推进花卉产能不断上升,花卉苗木产业再次迎来了春天,2012年,十八大对花卉公共消费的限制出台后,长久以来的花卉畸形消费时代终结,这种畸形消费下产生的畸形产品反而促进了生产端向群众和家庭消费转型,家庭园艺正式兴起。  相似文献   

9.
近代生物质产业萌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剩余农产品大豆、玉米的开发,生产变性淀粉、大豆印刷油墨、大豆生物柴油等产品,但因石油和石化技术的发展,推迟了生物质的产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唤起了人们对生物燃料代替石油的研究,美国和巴西用玉米和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获得成功;到世纪交替之际,随着石化能源的渐趋枯竭、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的需要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生物质产业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美国计划到2020年,生物燃油取代全国燃油消费量的10%,生物质产品取代石化原料制品的25%,减少相当于7000万辆汽车的碳…  相似文献   

10.
<正>农药是与时代发展关联度最密切的产业之一。初始的制剂技术成形于20世纪50年代,为便于使用有机氯、有机磷等原料药而开发了粉剂、可湿粉剂、乳油和水剂等基本剂型,此后又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剂型如粒剂、油剂、可溶液剂等,形成了传统的农药剂型体系或称第一代制剂技术。农药制剂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刘甜  苏世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285-290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以秸秆为原料的秸秆人造板作为新兴环保型产业, 其产业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能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引起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以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而受到各方关注与重视。研究从中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出发, 通过对秸秆板产业化的支撑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 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 针对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从政府、 企业与科研机构 3个角度提出中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企业、 政府、 科研机构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相互协作, 汇聚融合资金、 政策与人才优势来共同搭建创新协同平台, 集各方所长攻关难题瓶颈。  相似文献   

12.
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入芦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otsA导入芦荟,共培养后的芦荟外植体在含10~15 mg L-1 G418筛选剂的MS培养基上经多次筛选和分化,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抗性再生芽,对移栽成活的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otsA基因已经导入芦荟基因组中,转化率约为0.77%。Southern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60%的阳性植株基因组中表现为单拷贝整合,进一步证明otsA基因已经整合到芦荟基因组中。气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植株的海藻糖含量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海藻糖含量为未转化植株的2.934倍,证明otsA基因在转基因芦荟植株中已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3.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11,40(3):18-25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并不仅仅涉及粮食流通自身的问题,它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芦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芦荟的发展史、生长习性、主要栽培种或变种、叶片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核型分析以及芦荟叶片中的SOD、POD等活性酶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本实验室所进行的芦荟多糖精制工艺、芦荟色酮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简要介绍。此外,对笔者正在进行的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的关系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啤酒生产技术与装备新发展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啤酒产量达3.93×107t,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主要论述啤酒生产的技术装备,新型填充料、啤酒辅料的变化,以及糖化、过滤和发酵等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HO and the reuse of old industry building,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HO mode in the reuse of old industry building,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e four inspirations to the reuse of old industry building, at the end, a general judgment of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SOHO is given.  相似文献   

17.
以南瓜、芦荟为主要原料,试验研究配制新型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运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产品的调配,确立了产品的最优配方和生产工艺;同时探讨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护色和稳定剂选择。结果表明,当南瓜汁用量为80.0%,芦荟汁为20.0%,蔗糖为8.0%,柠檬酸为0.15%~0.20%,果味饮料复合稳定剂为0.10%~0.15%,VC用量为0.10%时,生产出的复合保健饮料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8.
解放初期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奶业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对奶业发展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研究利用各地档案馆保存的奶业档案资料,深入分析了解放初期中国推行的奶业政策措施对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了当时推行的干部薪酬供给制对奶牛养殖业的推动,揭示了中国的奶业合作化和奶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计划经济制度下国营奶业的真实历程,为研究中国现代奶业史的演变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日本甜菜制糖业的有效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日本年产糖70万吨,消费200万吨,进口糖130万吨,对进口原糖征收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食糖产业。食糖定价综合考虑了糖农利益、糖厂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国际市场的情况。日本甜菜种植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实现了甜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解决了在劳动力不足的条件下精耕细作和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日本甜菜种植面积7.2万hm2,单产55-65t/ hm2,含糖率16%-17%,甜菜收购实行以质论价,按甜菜含糖率确定价格。日本甜菜制糖业的成功对中国甜菜制糖业的产业政策、甜菜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51-158
基于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各行业种业产值的测算方法,结合蔬菜业内产值的核算方法,本文运用农户端的数据,对2005 年-2015年我国蔬菜种业产值进行了核算。由于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采用间接算法估算其产值。经测算,2015年国内蔬菜种业产值达270.06亿元,其中,山东省的值最大,达40.88亿元。其次,河北省、江苏省、河南省的蔬菜种业产值均在20亿元以上。四川省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小,不足10亿元。按地域分析,中国东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大,西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最小。2015年全国蔬菜种业产值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和湖北省。2015年全国蔬菜种业产值最小的五省分别为海南省、天津市、北京市、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2005年-2015年东北部地区蔬菜种业产值先降后升,具体表现为2008年下降,2011年上升,主要受蔬菜种子价格波动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于2011年之后迅速上涨,主要受蔬菜种子价格波动及用种量变化的影响。此外,中东部地区的蔬菜种业产值略有下降态势。鉴于上述综合分析,各省蔬菜种业产值全国排名的变动主要受控于蔬菜种子价格、用种量及各年气候变动的影响,受蔬菜播种面积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