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 6~ 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 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 ,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 ,2 0 0 0株· hm-2以下密度林分 8年生后间伐即有收益 ,而首次间伐龄应在 12年生之前方能使保留木生长速率获得提高。通过间伐可使立木规格材出材率略有提高 ,但伐后 4~ 6 a间 ,立木蓄积量、规格材出材量、林分总收获量基本上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少 ,两次间伐的间隔期至少应在6 a以上。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生长效应和经营目的 ,认为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营建应选择立地指数14~ 18林地 ,培育纸浆材林分 ,初植密度 2 0 0 0~ 16 6 7株· hm-2 ,或 15年生主伐 ,或 8~ 10年生作中强度间伐至 12 0 0株· hm-2左右 ,18~ 2 0年生主伐 ;培育建筑材 ,初植密度 16 6 7~ 1111株·hm-2 ,10~ 12年生第 1次间伐至 110 0~ 80 0株· hm-2 ,16~ 18年生第 2次间伐至 80 0~ 50 0株·hm-2 ,2 0~ 2 5年生时主伐  相似文献   

2.
檫树栽蔸好     
檫树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主干通直,材质优良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是,过去由于造林密度普遍偏大(每亩100株以上),2-3年就郁闭,自然整枝严重,出现高生长快,粗生长缓慢不易成材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及时间伐,调整密度。桃源县陬溪区的社员群众,在适时间伐作业中,结合深挖抚育,将间伐后的檫树蔸,仔细挖出,进行再造林,取得了成活率高、生长快的良好效果。大马山崇庆、黎家坡等林场职工,1975年1月,利用2年生的檫树蔸造林,成活率达100%,到1976年底调查,平均树高4.01米,最高单株4.80米,平均胸径4.45厘米,最粗单株5.90厘米。与同样立地条件,同时用1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人工林间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2、1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中设置了不同间伐强度试验林,通过对林分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林分保留木个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幼龄林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大龄林分,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较大径阶立木株数比例增大,但期末总收获量减少。火炬松人工林第1次间伐宜在12年生之前进行,保留1000-1100株/hm^2。在造纸材有销路的地区,初植密度较大的林分第1次间伐可在8年生时进行,保留1100-1300株/hm^2;第2次间伐的间隔期为6年,以培育大中径材为目标的大龄林分,应以弱度至中度调整为主,保留1000株/hm^2。另外,间伐有利于提高保留木材性的均质性。  相似文献   

4.
檫树造林密度与抚育间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树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深为群众喜爱。七十年代以来,我省檫树造林发展很快。但由于前段对檫树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缺乏了解,造林密度偏大,以后又未适时间伐,加上檫树纯林自身存  相似文献   

5.
杉、松人工林混生天然檫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人工营造檫树纯林存在的问题 ,而营造混交林又难以调控密度和混交比例。通过调查南平市巨口乡 8年生的半天然杉檫、松檫混交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下 ,松檫、杉檫混交林生长优于杉木、马尾松纯林 ;在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合理的密度条件下 ,混交林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收到较好混交效果 ,应充分利用这种人工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混交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檫树栽蔸好     
檫树具有主干通直,材质优良,木纹细致,耐腐性能好,抗虫蛀等特点。而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山区、丘陵区均可栽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化大革命以来,发展很快,丘陵区高质量营造的大片檫树纯林,四年生,一般树高8—9米,胸径9—10厘米。过去由于造林密度普遍大(每亩100株以上),两三年就郁闭,自然整枝严重,出现高生长快,粗生长缓慢不能成材的现象。为避免长成“竹杆条”,必须及时间伐,调整密度。桃源县陬溪区的社员群众,在适时间伐作业中,结合深挖抚育,将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湿地松优质高产纸浆原料林密度控制与管理技术,进行了不同初植密度造林与间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a生、12a生密度试验林不同密度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和总产量有极显著差异,8a生密度试验林不同密度林分木材性有极显著差异.林分在8a生时,平均树高生长效应是林分越密树高越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效应是林分密度越小胸径越大,蓄积量的生长效应是林分越密蓄积越大,木材材性是以中等林分密度质量最好.营造湿地松高产优质纸浆原料林适宜初植模式为2 m×2 m、2 m×2.5 m,即初植密度分别为2 505株/hm2和1 995株/hm2,此时2 505株/hm2林分按下层间伐方式间伐25%、1 995株/hm2林分按下层间伐方式间伐20%后4 a(林分年龄为12 a),这二种密度林分蓄积分别为224.08 m3·hm-2和206.64 m3·hm-2,蓄积加间伐材材积的总产量分别为244.56 m3·hm-2和218.72 m3·hm-2.为培育出质量和产量兼优的湿地松纸浆原料林,当林分生长到8 a生时,应及时地进行一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为20%~25%.  相似文献   

8.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 200~3 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 240~1 500株·hm-2.  相似文献   

9.
利用16-21年生马尾松近熟林间伐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450、600、750、900、1 036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间伐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着时间推移差异变小;间伐有利于提高大径级林木株数比率从而提高材种规格与效益。根据21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与效益评价,16-21年生近熟林间伐密度保存在600-900株/hm2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间伐对干热河谷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次生中龄林生长的影响,以16年生细叶云南松次生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间伐,研究不同密度(465、585和705株/hm2)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后1~3年,相同密度林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高径比和冠径...  相似文献   

11.
闽北山地檫树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檫树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了檫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Richards(理查德)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檫树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檫树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方志伟 《林业科学》2001,37(Z1):154-157
In this paper,the root system and their associated effect of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s tsumu at eight-year-old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ssafras tsumu migh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root system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growth due to the single root weigh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s tsumu was evidently more than tha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pure forest,an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ixed effects in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 tsumu in different slope situation,which meant that the associated effect was better in higher slope situation than in lower slope situation,and which reflected in the effect of Sassafra tsumu to the height and D.B.H.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associated effec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roots system.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檫树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檫树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小于天然林 ,宽度大于天然林 ;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的含量均稍高于天然林 ,灰分和抽出物含量均低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14.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时空特征,运用Richards模型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动态模拟,结果为:W=272.745(1-e^-0.126(t-1))^1/1-0.559,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可分成4个阶段:0~5a幼林成长阶段;5~8a干材速生阶段;8~25a为成热阶段;25a后为过熟阶段。其采伐年限为25a,密度为2475株/hm^2的杉木可获得最大生物量272.745株/hm^2。  相似文献   

15.
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法测定早期引种秃杉林中优势木1株、种源试验林中优势木和平均木各1株,结果表明,秃杉树高生长从5年以后进入速生期,持续至18年生;胸径生长从6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材积生长从14年起进入速生期,至24年生时连年生长曲线仍未与年平均生长曲线相交,还未达数量成熟。用Logistic模型模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程曲线,确定材积、胸径、树高速生期为13.64,12.77,11.27年。初步确定秃杉8年生以前为幼龄期,8~16年生为速生期,16年生以后为速生稳定期。  相似文献   

16.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秃杉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产力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秃杉、杉木纯林,混交林中以秃杉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秃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强于秃杉和杉木纯林,秃杉檫树混交林改土效果最明显;秃杉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相似文献   

17.
北美鹅掌楸人工林生长规律及早期选择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北美鹅掌楸为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性状早晚期相关对于北美鹅掌楸人工林高效培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江苏句容24年生的北美鹅掌楸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的年年相关分析以及早期选择效率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鹅掌楸胸径、树高从6 a进入快速生长期,持续到17 a,而材积则在1 10 a增长缓慢,12 a后进入速生期,生长速率在20 a达到最大,22 a后逐渐降低,林分接近数量成熟。生长性状的年年相关及早期选择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在6 a与18 a显著相关,材积在6 a与16 a达到显著相关,且此时选择效率最高;若以24 a为伐期年龄早晚相关分析,胸径、材积在16 a与24 a生长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而树高则为14 a。[结论]北美鹅掌楸胸径、树高早期增速较快,进入中壮龄阶段竞争加剧,个体间分化增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长,研究获得的早期选择年龄也相应地延迟。从加速育种角度,在6 a进行早期选择较为合理,而在培育大径材北美鹅掌楸方面可以16 a之后再进行疏伐选择。  相似文献   

18.
檫木在东南沿海地区常规造林成活率偏低,对檫木裸根苗进行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前两年檫木截干与未截干造林在成活率和地径、树高、抽高等生长量指标除了在第二年树高差异为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在年度、性状间均为极显著差异;截干造林明显提高檫木造林成活率,造林第一年成活率100%,第二年成活率98%,两年生时截干造林成活率比...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混交(马尾松:闽楠混交比例分别为1:1和2:1)和马尾松间伐后林下套种(25%和40%间伐强度)2种培育模式下闽楠生长、材积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第1年,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闽楠成活率高于马尾松+闽楠混交林;造林后1-4年,闽楠树高、胸径和材积在马尾松林下套种和马尾松+闽楠混交林中没有显著差异;造林后7-9年,马尾松+闽楠1:1混交林中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闽楠2:1混交林;40%间伐处理后林下套种的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大于25%间伐处理。总体上,造林7年后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林下套种。因此,闽楠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比在马尾松林下套种更有利于其生长,但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如间伐)对于闽楠人工林培育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对龙山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与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龙山县中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表现良好,林龄12~13年平均胸径8.43 cm,大小相差0.9倍;平均树高6.34 m,大小相差1.1倍;平均蓄积12.84 m3/hm2,大小相差34.6倍。该人工林为结构单一的纯林,日本落叶松株数97.2%、阔叶树株数2.8%;天然阔叶树仅为响叶杨、檫木及光皮桦等,优质树种缺乏,需人工补植优质阔叶树。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稳定性较强,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后保存正常植株86.4%;日本落叶松林可划分为"单一纯林"及"较稀疏的人工林"两种类型,宜开展近自然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