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合理轮作及使用不安全的苗前除草剂等,致使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低温及低洼地、连续降雨、根部易发病.播种过深、过早、幼苗出土慢,重茬、耕作粗放地块发病重. 一、大豆根腐病发病的条件 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温湿度等条件. 1、连作 由于根腐病菌属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适宜寄主植物(大豆等)的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从而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因此,大豆连作地根腐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原因 一是土壤病原菌积累逐年增多.土壤病残体是病菌的主要来源.黄萎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拟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入侵,也可从幼根皮层和根毛入侵,在植株维管束中繁殖.因此,重茬或连作栽培,土壤含菌量多,发病重.二是连年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  相似文献   

3.
<正>1危害及症状。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梁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2侵染循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  相似文献   

4.
土壤因子对茄黄萎病菌侵染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土质等因子对茄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albo-atrum) 生长和对寄主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土壤温度15~30℃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20~25 ℃范围内生长最好;病菌在pH 6.2的土壤中生长最快;土壤含水量对病菌生长也有影响,土壤过干,病菌不能生长。病菌对茄苗的侵染受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土质条件等的影响,在较高温度和较高湿度条件下病菌的侵染力强,发病重;粘土条件下发病重,其次为壤土。  相似文献   

5.
芝麻枯萎病     
芝麻枯萎病是危害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侵染幼苗的根,从根尖或伤口浸入导管,向上蔓延到植株各部,连作田、土壤干旱、苗情弱时发病重.芝麻集中产区重茬严重,常造成大面积发生,对芝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1危害及症状。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粱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  相似文献   

7.
1.危害及症状 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梁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1)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苗期根部真菌病害的统称.我国大豆根腐病菌主要有二种. 镰刀菌根腐病:由镰刀菌引起,镰刀菌主要分布于18cm以内耕层,近表面密度最大;是根腐病中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幼苗的根及茎基部产生褐色或红褐色长条不规则病斑.发病轻时,后期可恢复正常,病重时幼苗枯死.病株侧根及须根不发达,或部分坏死,植株矮小,下部叶片提早脱落.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借风,农事操作传播,适宜温度为20-23℃.高温度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借风,农事操作传播,适宜温度为20-23℃.高温度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1发生特点 玉米丝黑穗是侵染幼苗的系统性病害.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率高,连作地块病重,轮作地块病轻;早播玉米或高寒阴冷的地块地温低、土壤含水量低、出苗时间拉长,增加了病菌侵染机会,表现发病率高;沙土地温高,发病轻;凡土层深厚、墒情较好的地块发病轻,而土层浅薄、蓄墒差的地块发病重;坐水播种的发病轻,干种地块发病重.  相似文献   

12.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借风,农事操作传播,适宜温度为20—23℃。高温度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重迎茬对大豆产生的障碍.对不同连作年限大豆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测定.明确了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补充手段改善重迎茬危害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根际土壤pH随连作年限增长呈下降趋势,各连作大豆根际土壤中氮、磷、钾、镁、锌、硼、钼、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均低于正茬,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中铁、钙、锰含量的影响未表现出线形规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组成、构建的影响,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和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支持。试验于2021-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铁西区定位试验站进行,试验站土壤类型为棕壤土。以玉米-大豆轮作(对照)和大豆连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6SrDNA、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测定,分析连作对大豆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群落构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含量下降,速效钾、pH值升高;连作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脲酶、亮氨酸氨肽酶活性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连作处理(4.63)低于轮作处理(5.34),细菌属水平下,连作增加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LRR:1.4%;LCR:2.4%)相对丰度;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连作处理低于轮作处理,真菌属水平下,连作增加病原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LCR:20.5%;LRR:13.2%)相对丰度。在群落组装过程中,大豆连作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规律该病病菌主要以菌丝、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通过种子、肥料、土壤或浇水进行传播,以堆肥、沤肥传播为主要途径。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土温24~30℃为其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温度。连阴雨天多,降雨量大,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发较病重。此外,过施氮肥,磷、钾肥不  相似文献   

16.
一、病虫草害发生 大豆病虫草害问题也比较严重,根腐病、孢囊线虫病、根潜蝇、灰斑病、食心虫、大豆蚜虫和多种杂草常年发生,对大豆生产有较大影响.其中孢囊线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加上品种抗性差、土壤湿度人及连作时病害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40~50%.灰斑病个别年份发生较重,其发生程度决定于田问菌源量和气候条件,如果7~8月份总降水量大、连绵阴雨,则发病重,根腐病为人豆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从莳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幼苗期发疯较重.播种过早、过深、土壤温度低及含水量大时发病重,偏施氮肥、连作病害加重.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中最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老熟幼虫在大豆根际附近土壤中越冬,第2年7月下旬化蛹,8月上旬为成虫盛期,8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幼虫危害期,9月上旬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第2年继续危害,其危害程度取决于化蛹与羽化期土壤含水最和品种,豆荚上茸毛少,化蛹羽化期含水量适中时发病重.大豆蚜虫大豆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个别年份,在局部地区发生,损失严重,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温少雨利于发病,一般6月中旬开始发生,7月份危害最重,豆田杂草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地块差异很大,以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发生普遍.近年来随着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杂草群落演替加快,阔叶杂草和难治草如苣荬菜、鸭跖草危害加重,且极难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豆根腐病(一)发病症状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成株受害较轻。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期根部变黑褐色,表皮腐烂。病株矮黄,下部叶片提早脱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是结荚少、豆粒小。(二)发病规律大豆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致病菌可附着在种子上,在幼苗出土前发病。所以,大豆连作地块发病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春季低温及低洼地或连续降雨易发病,播种过早、过深、幼苗出土慢及重茬、耕作粗放地块一般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8.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