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隆安县春防猪瘟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春季猪瘟集中免疫效果,于2009年4月随机采集了隆安县部分猪血清,以正向间接血凝方法(HA)检测猪瘟免疫抗体,结果表明,隆安县各乡镇散养猪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均衡,免疫效果差距明显,而规模猪场依然存在疫情隐患;猪瘟免疫抗体效价分布出现2个极端,抗体效价≤1:2的占26.8%,1:256的占25.1%,整体免疫效果较差。并通过分析免疫质量不佳的原因,对今后提高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为有效防制猪瘟发生与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屠宰场及散养猪场猪瘟、猪蓝耳、口蹄疫这3种疫病的免疫情况,及时发现猪群潜在风险,为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笔者对采集的1899份猪血清进行猪瘟、猪蓝耳、口蹄疫O型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口蹄疫O型的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8.41%、 83.25%、 82.11%;其中规模猪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72%、 83.56%、 83.12%;屠宰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50%、 87.67%、 77.50%;散养猪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9%、 72.92%、 88.19%,均达到了我国强制性免疫疫苗抗体阳性率(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成都市猪瘟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采用ELISA方法对从成都市15个管辖区(市)县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厂采集的91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厂受检样品的猪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71%、99.29%、89.76%,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4.07%,散养户猪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稍高于规模化猪场。  相似文献   

4.
韦子先 《广西农学报》2010,25(5):32-33,44
为了摸清钦州市生猪猪瘟免疫效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促进生猪的健康养殖。2007年组织90多人次,对钦州市5个县区的15个规模养猪场、116个散养户的生猪进行猪瘟免疫效果调查,共采样监测534头份。结果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84.5%,其中规模猪场90.1%、散养户78.5%。  相似文献   

5.
为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完善的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对不同年龄的猪群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并分析非常有必要。试验以某规模化猪场的不同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对未免疫苗仔猪分4个阶段进行抗体检测,同时对不同胎龄的仔猪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逐渐降低;1胎龄仔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相对其他胎龄的要低;最终确定该规模化猪场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0~30日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避免规模猪场猪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结合营养、免疫抑制、生存环境等因素对规模猪场猪瘟的产生原因予以分析,由于猪瘟抗体存在不均匀分布及离散性较大的问题,容易造成规模猪场猪瘟的扩散,这就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在提升疫苗质量的基础上定期对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从而提升规模猪场猪瘟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猪群免疫接种效果,同时反映出猪群免疫系统的健康程度以及饲养管理情况,是猪群抵抗猪瘟病毒入侵的关键因子.而目前猪瘟危害又严重制约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因此猪瘟抗体水平监测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一规模猪场的不同类别群体进行两次猪瘟免疫,并对其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计算出了阳性率、保护率、离散度和平均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猪群强化免疫的效果远远高于初次免疫的效果,阳性率、保护率和平均值都可大大提高.离散度下降,有效提高了猪瘟疫苗免疫接种的质量.认为有计划开展猪瘟抗体水平检测、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和净化猪群是规模猪场综合防治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绿兴种猪场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于2009~2012年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试剂盒对绿兴种猪场的猪群进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同时对3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猪场2009~2012年整体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抗体保护价逐年提升,猪瘟抗体保护水平都达到1∶16效价的为100%,每年半数以上的猪只抗体效价达到了1∶64,表明该猪场整体的猪瘟保护水平很高。3个班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可信、准确。该研究为各规模化猪场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猪群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提高借鉴。  相似文献   

9.
猪瘟疫苗免疫保护临界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通过对北京市养猪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多数猪场仍存在多点散发现象,死亡率占总养猪量的4%~8%。为了确定猪瘟疫苗免疫抗体保护临界值,以便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实施免疫,本研究应用免疫动物攻毒实验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临界值的测定,为该病的科学免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明黔东南州规模场和散养育肥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分别从13个规模场、13个散养点采集猪血清样品360份和358份,用猪瘟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规模场、散养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0.28%和73.74%,阻断率分别为51.50%和40.09%,总体上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符合国家规定的免疫群体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猪作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食材,其健康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饮食健康安全,因此要对猪的成长过程给予出高度的重视,并做好多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猪肉的食用安全。基于此,本文对安徽省岳西县店前畜牧兽医站规模猪场猪瘟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沙门氏菌病也会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猪瘟病毒感染猪群继发感染沙门氏菌疾病,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2017年3月份对辽宁地区一中等规模猪场保育猪发生的疫情进行了诊断分析与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和该场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3.
唐山是生猪养殖大市,饲养量和年出栏量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生猪养殖技术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逐渐提高,但目前仍以中小规模猪场为主体,这部分猪场与规模猪场相比存在规模小、管理能力差、疫病发生风险大等特点,大部分猪场缺少专业兽医人员,饲养管理不够规范,多数依靠经验积累,导致部分中小规模猪场存在猪瘟、蓝耳病发病风险,做好中小规模猪场猪瘟、蓝耳病等重要传染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以实例展开,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防控对策,为中小规模猪场猪瘟、蓝耳病等重要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瘟的免疫抗体水平,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采集自2011—2013年广西14个地市不同规模猪场的20 271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广西各地的猪瘟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抗体合格率为64.4%~97.5%,平均合格率为84.9%,大型规模场和中小规模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较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96.0%和87.5%;农村散养户和屠宰场/市场的抗体合格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2.7%和70.5%。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密云县2006年主要猪病血清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密云县辖区内主要猪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对密云地区的5个规模猪场和6个小型养殖(户)开展了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病、猪瘟和布鲁氏菌病4种主要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及猪瘟免疫抗体效价的检测,共检测血清119份,检测结果,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和猪瘟的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4%、52.9%和0.8%,布鲁氏菌病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60~90日龄的猪瘟免疫抗体检测阳性率仅为24.2%。这表明,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和猪瘟3种疫病的存在和传播,直接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低,对猪群不能达到有效保护。因此,一定要搞好综合防疫防治工作。这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为北京市密云地区的猪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自爆发非洲猪瘟以来,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非洲猪瘟疫苗还没有开始运用时,大型猪场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将非洲猪瘟阻挡在猪场之外。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方式及防控措施等3方面对大型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为今后相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岫岩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养猪是农户创收主要方式之一。农户由每家每户分散饲养,逐步转化为规模饲养,饲养密度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成为养猪农户的重中之重。然而,农户在按照标准对生猪进行猪瘟免疫接种后,个别农户的猪场时常会发生猪瘟免疫失效的情况,给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在21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长。仔猪在28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以下,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35日龄和42日龄免疫时所需时间长。仔猪在35日龄和42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短。根据本试验结果发现,该猪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免疫时间段应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2018年漯河市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检测采用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漯河市5个县区的散养猪户和规模猪场共152份血清的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血清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0.9%,5个县区猪瘟抗体阳性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抗体合格率70%。不同性别及生长阶段猪群中,种猪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育肥猪最低,为68.2%。散养场猪瘟抗体阳性率为67.4%,而规模场抗体阳性率为86.8%。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群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今后还需加大免疫组织力度,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但部份猪场在疫病防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对猪瘟预防失败就是一个例子。猪瘟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因此,规模化猪场如何对猪瘟采取正确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其正常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