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农田节水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浙江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笔者以杭嘉湖平原稻田为例,分析了浙江水资源状况、农田节水与水肥一体化的意义,探索分析稻田节水的主要途径与方法。研究结果得出:农田可采用价格低廉且对水质要求低的常压软管灌溉系统实现节水节肥,并提出了稻田的水肥技术方案。开展稻田节水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即适应现代农业简约、规模经营需求,又有助于实现农业的节水减排增效和防洪排涝,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将是“五水共治”工程在浙江农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蓝田县农技中心多年来积极开展小麦旱作节水绿色增产模式和水肥一体化的研究,集中展示和示范了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微喷、卷盘式喷灌、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多种旱作节水技术模式。最终确定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省时、省工、节水、节肥、经济、绿色,符合蓝田县域特点,迎合了蓝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的发展思路,是"性价比"、综合性能最佳的节水模式,值得进一步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郑平 《河南农业》2022,(8):49-50
本文对水肥一体化的农田滴灌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滴灌技术的优势和劣势,保证水肥一体化农田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灌溉水平和灌溉质量,积极推动农田的产量提升,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俊  高小孟  陈佳  卢瑛莹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117-119,122
随着固定源污染治理的日趋完善,农田面源污染对我国水污染的贡献日益提高.农田排水口作为农业面源向自然水体输入污染的主要连通口,尚未建立监管体系.该文通过对浙江平原河网区域农田排水情况调查和特征分析,探讨将农田排水口纳入监管的必要性、特殊性和难点,提出了农田排水口监管思路,并以长兴县为例进行了监管案例研究,为下一步深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色列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情况,学习考察的收获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蔬菜是耗水最多的作物,多年来,蔬菜生产主要采用传统明水沟灌和漫灌方式,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因湿度过大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因此,改变传统灌溉方式,推广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省以水肥一体化运用为核心,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以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南方蔬菜水肥一体化与节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方蔬菜生产上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每次节水1.5 m3/亩,节水率达33.0%,节肥4.5 kg/亩,节肥率达30%以上,可提高蔬菜产量69.3 kg/亩,增产率达12.6%以上.说明在南方种植蔬菜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在实施水肥一体化后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产率达到1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地上水源得不到有效补充,人们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致使目前邢台市许多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以每年1m多的速度下降,水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全市农业灌溉用水90%靠开采地下水来实现,且农业用水量占到全市总用水量的70%,所以节水应该首先从农业节水抓起。为此,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及水肥一体化应用取得的成效,结合目前水肥一体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并对下一步的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总结提炼出“领导重视定思路、政策引导明方向、措施得力显成效、经费保障强支撑、健全队伍齐发力和宣传培训扩影响”的发展路径,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使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在当前的农作物高效栽培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其在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以生姜为背景,探讨了以水肥一体化为基础的生姜高效栽培技术实践应用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推广轻型农业技术的必然选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郑建明 《农业考古》2002,(1):249-251
浙江地处江南水乡,尤其是浙江的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是开阔的滨海平原与沼泽环境,大小湖泊河汉星罗棋布,当地的原始先民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利用水中的资源。从目前所有的考古材料来看,不管是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还是良渚文化各种期的诸遗址中均发现了人类食弃的鱼类遗骨。如罗家角……  相似文献   

17.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省通许县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滴灌和小白龙水肥一体化的对比研究,氮肥施用设置一次性底施、底施70%+拔节期追施30%、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和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以期找出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措施。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更有利于改善水肥的协调供应,促进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处理小麦株高增加0.9~7.6 cm,穗长增加0.4~1.6 cm,小穗数增加1.1~2.8个,穗粒数增加0.6~5.2粒,不孕穗数减少1.1~3.3个,千粒质量增加0.1~1.4 g;玉米株高增加2.4~8.2 cm,叶片数增加0.2~0.8片,茎粗增加0.44~0.68 cm,穗行数增加0.2~1.2行,双行粒数增加0.8~7.3粒,有效穗长增加0.04~1.67 cm,穗周长增加0.39~1.40 cm,百粒质量增加0.2~2.1 g,总体上,小麦和玉米均以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处理效果较好。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显著增产14.29%~18.96%,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93~2.79 kg/m3;玉米显著增产21.79%~47.19%,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7~6.07 kg/m~3;小麦-玉米周年显著增产19.98%~33.37%,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26~4.43 kg/m~3,均以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效果最佳。与一次性底施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以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处理最高。由此可见,滴灌水肥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效,氮肥适当后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及功能,探索了甘肃省在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模式,分析了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益,并对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大田双季晚稻为试验对象,通过设置淹水灌溉(T1)、间歇灌溉(T2)和精准灌溉(T3)3种灌溉方式,研究比较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群体建成、温光利用特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T1比较,T2和T3 2种节水灌溉方式的稻田群体结构得到优化,田间温光条件改善,氮磷养分的吸收和转化速率加快,干物质生产量及肥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且T3的增产和节水效果要优于T2。具体表现为T1较T2和T3的最高茎蘖数分别增加7.28%和8.86%;T3的成穗率较T1和T2分别提高20.47%和3.98%;在拔节期和抽穗期,T3的透光性较T1的分别提高41.39%和32.79%,较T2分别提高11.17和12.50%;田间温度在拔节期较T1和T2分别提高1.32℃和0.38℃,在抽穗期分别提高1.33℃和0.16℃;T3在抽穗前和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较T1分别提高14.58%和15.13%,氮积累速率分别增加8.17%和173.95%,磷积累速率分别增加3.70%和35.59%;T3总水分经济利用效率和总水分生物利用效率较T1分别增加72.34%和93.83%。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比较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和收益等生态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下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益,认为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达0.95以上。在对氮肥利用率方面,当施氮量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提高,当施氮量过高(270 kg/hm2),反而使氮肥利用率降低,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施氮量为189 kg/hm2时,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利用率最大。综合分析成本、产值情况,认为施氮水平为189 kg/hm2时,产值增加明显,能显著提高水稻收益,如采取基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可进一步增强水稻品质,有利于提高收益。综上,在本试验中,基肥一次性施用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氮水平控制在189 kg/hm2,且基肥一次性施用,是提高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