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8):55-58
为探究牦牛发育早期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机制,以"大通牦牛"(海拔3 200 m左右)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比色法对妊娠期4月龄牦牛胎盘、胎儿及出生1日龄牦牛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及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胎儿和犊牦牛骨骼肌、心肌、肝脏及大脑各组织线粒体SDH、CCO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妊娠4月龄胎盘组织和胎儿肝脏组织线粒体中Na+-K+-ATP、Mg2+-ATP、Ca2+-ATP和Ca2+-Mg2+-ATP 4种ATP酶活性均高于心肌、骨骼肌、大脑组织,差异显著(P<0.05);出生1日龄牦牛骨骼肌、心肌、肝脏及大脑各组织间4种ATP酶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均高于其他ATP酶活性。研究表明牦牛在发育早期组织线粒体中SDH、CCO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而ATP酶在物质运送、能量转换以及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发育期牦牛组织线粒体标志酶氧化供能的作用,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1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犊牦牛心肌、骨骼肌、肝脏、大脑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心肌、骨骼肌、肝脏、大脑组织线粒体COX、SDH活性在4个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组织线粒体COX、SDH活性均高于其他组织。在同一海拔梯度,大通牦牛在发育期心肌、骨骼肌、肝脏、大脑组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及有氧代谢能力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2):44-48
为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犊牦牛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SDH活性与其亚基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中线粒体SDH活性进行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亚基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大通犊牦牛大脑、心肌、骨骼肌组织中线粒体SDH活性显著高于乐都犊牦牛;大脑组织中线粒体Sdh4个亚基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乐都犊牦牛。结论:含野血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SDH有氧代谢功能强于乐都犊牦牛;大脑组织线粒体Sdh4个亚基转录水平较高;大通犊牦牛大脑组织线粒体SDH活性与Sdh4个亚基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牦牛胎儿胎盘解剖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健康成年母牛正常足月分娩后12h内排出体外的完整胎衣各11例,进行了绒毛叶数目,面积和绒毛叶组织切片中血管数目,直径和周长等指标的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证明:绒毛叶指数,每千克犊牛初重所占绒毛叶面积和单位绒毛叶切片面积上血管周长三项指标,天祝白牦牛依次为1.05,148.23,526.77,均极显著地大于兰州荷斯坦牛相应的0.52,73.25,461.46。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对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DRA基因外显子的部分CDS区序列进行分析,测序分析后发现,两种不同牦牛的基因突变位点有所不同,大通牦牛的有一个错位突变,而天祝白牦牛只有沉默突变,从中可以看出两种牦牛在基因上的具体差异。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大通牦牛DQA2基因序列,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采用DNA混合池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通过DNAstar软件和在线服务器预测大通牦牛DQA2基因CDS区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糖基化位点、信号肽、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结果表明,大通牦牛DQA2基因CDS区长度为765bp,编码253个氨基酸。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是一种混合型的可溶性蛋白质,具有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分别为Asn31、Asn96、Asn260、Asn369;在第1~23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信号肽;存在1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氨基酸序号为216-239;蛋白质功能显示该蛋白存在信号受体活性、催化活性、运载体、调节代谢过程、细胞定位及免疫系统过程的功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通牦牛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发军 《当代畜牧》2013,(24):34-36
国家级新品种大通牦牛自培育成功以来,对改良提高家牦牛的生产速度、体重、产肉、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遏止牦牛的退化,增加牦牛的抗逆性及生活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笔者结合目前牦牛生产现状,就大力推广大通牦牛进行家牦牛改良复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牦牛起源分化过程中,mt DNA作为良好的遗传标记用来构建系统发育树。线粒体是活细胞产能所必需的,其正常功能对维持牦牛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因此mt DNA还可用于牦牛高原环境适应性和高原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牦牛mt DNA对于探讨牦牛的起源进化、分化分类、高原适应性、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及利用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近年来mt DNA在牦牛起源进化、高原适应性、高原医学和遗传育种四个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了牦牛线粒体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通牦牛是世界唯一的牦牛培育品种,被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牦牛主导品种,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被广泛推广应用。本文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测量、座谈、查阅档案等多种形式对青海省 13 个县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2 个县的大通牦牛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大通牦牛对高寒牧区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大通牦牛后裔初生重比当地同龄牦牛提高 14.10%,大通牦牛后裔体尺比当地同龄牦牛增加明显,增收显著,并提出加强基地建设,建立监管体系和强化技术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68-1471
为探讨"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活性与亚基COX-Ⅰ、Ⅱ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进行测定;绝对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COX-Ⅰ、Ⅱ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大通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高于乐都犊牦牛;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Ⅰ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乐都犊牦牛(P0.05);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Ⅱ拷贝数以及乐都犊牦牛COXⅡ拷贝数均差异显著(P0.05),大通犊牦牛不同组织中的COX-Ⅰ、Ⅱ的表达量与乐都犊牦牛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含野血的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要强于家犊牦牛;线粒体COX两种亚基mRNA变化与组织和品种有关;COX活性变化可使COX-Ⅰ、ⅡmRNA发生失调。  相似文献   

11.
<正>大通牦牛是青海省牦牛的新品种,它有生产性能高、易粗放饲养、抗逆性、适应性强的优点。为了遏制雪山乡牦牛因低水平饲养,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造成的家牦牛普遍自然退化現象,积极开展《牧业经济合作社》项目,确保该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当地牦牛生产性能。雪山乡于2008-2010年从青海省大通种公牛场共引进大通牦牛2岁种公牛105头,并与当地牦牛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犊牛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大通牦牛1、30、180日龄及成年组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在年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大通牦牛在生长发育阶段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TP酶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稳定的作用,且与年龄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大通种牛场1、30、180日龄、成年含野血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LDH、SOD活性和LD、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LD、MDA含量在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心肌线粒体LDH活性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趋势,骨骼肌线粒体LDH活性在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在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1日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SOD活性最低,其他3个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牦牛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心肌线粒体无氧代谢和抗氧化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适应性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6,(3):480-484
为了探讨大通牦牛心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选取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通过显微体视学技术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Ax)、平均体积(V)、面数密度(NA,单位面积中线粒体数目)、体积密度(VV,单位体积骨骼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密度)。结果显示,大通牦牛心肌线粒体的平均截面积、平均体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点;而面数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特点;体密度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心肌线粒体与同日龄平原黄牛比,表现为线粒体大、数量少和体密度大的特点,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心肌线粒体在出生时已表现出对高原低氧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表现为骨骼肌线粒体平均体积大、面数密度低、体密度高的特点;而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通牦牛心肌线粒体平均体积逐渐变小、面数密度逐渐增大,而体积密度逐渐增大的特点,这种变化特点可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16.
甘南牦牛是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种家畜,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一个畜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甘南牦牛已成为高寒牧区严峻生态环境的特殊畜种之一,是一种十分宝贵和大力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牦牛约87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其中适龄牦牛饲养量约在40万头左右,但现养的牦牛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选育程度很低,个体产肉量不高.  相似文献   

17.
高原牦牛胎盘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4 500 m以上)的牦牛孕期胎盘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牦牛胎盘中的17种氡基酸和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胎盘(紫河车)、鹿胎盘相当,说明牦牛胎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了大通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胸围、体斜长,体高,最佳回归方程为:体重=-304.917+0.378×体高+1.500×体斜长+1.861×胸围;主成分分析显示,胸围和体斜长大的大通牦牛,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α_(S1)-酪蛋白(α_(S1)-casein,α_(S1)-CN)基因、κ酪蛋白(κ-casein,κ-CN)基因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群体中α_(S1)-CN基因PCR-RFLP位点呈单态;κ-CN基因和GH基因2个PCR-RFLP位点均呈多态性。κ-CN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117和0.8883;GH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5和0.8255。适合性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大通牦牛GH基因和κ-CN基因PCR-RFL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该3个位点平均基因一致度和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8374和0.1626。  相似文献   

20.
高原牦牛孕期胎盘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牦牛孕期胎盘的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方法]对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海拔4 500 m以上)牦牛孕期胎盘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牦牛胎盘中的17种氨基酸和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胎盘(紫河车)、鹿胎盘相当.[结论]说明牦牛胎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