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磷酸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磷矿物质饲料的来源非常复杂,其中主要有:①磷矿石类:包括软磷酸盐石、磷酸矿石粉末和低氟磷矿石;②磷酸钙类:包括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钙)、磷酸氢钙(磷酸二钙)、磷酸钙(磷酸三钙);③磷酸钠类:包括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④磷酸铵类;⑤骨粉类:包括蒸制骨粉、骨灰、骨炭、骨磷和生骨粉等;③其它磷源类:如磷酸、多磷酸铵溶液、磷酸钾盐等。其中骨粉类是加工厂产品,磷矿石类是天然产品,而其它则为合成品,可称为饲料磷酸盐。  相似文献   

2.
<正>25蛋的品质差的原因分析25.1来自饲料的原因缺钙:一只鸡每天采食50 ̄70克饲料,鸡对其中钙的利用率仅60%,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所以在鸡配合饲料中应添加3% ̄4%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缺磷:鸡日粮中磷的需要量为0.6%,其中有效磷应含0.5%。所以饲料中须加1% ̄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相似文献   

3.
骨粉是畜禽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平时人们扔掉的畜禽骨骼,就是制做骨粉的原料。一般骨粉含蛋白质22%、磷酸钙47%、脂肪3%,是畜禽补充钙、磷的重要物质,也是畜禽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钙和磷占体内矿物元素总量的70%,主要以磷酸钙、碳酸钙和磷酸镁的形式存在。骨骼中的钙占机体总钙量99%,磷占总磷量的80%以上。我国的饲料厂因地区不同,生产饲料时所用的磷源、钙源也有些差别,部分地区会使用碳酸钙、贝壳粉或石膏来补充钙源,用骨粉或磷酸盐来补充磷源。钙源饲料用量过多,会影响钙、磷平衡,使钙和磷的消化、吸收、代谢都受到影响。但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和饲料厂家对饲料产品的质量都有所提高。所以,现在国内的厂家都把磷酸盐类当作补充磷、钙的首选产品,因家畜、家禽对钙、磷的需要量不同,所加的磷酸盐也不一致。由于钙、磷对动物生长繁殖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很多饲料厂家生产的产品中磷的添加量是不够满足畜禽的需要的,为了满足需要,普遍的做法是在饲料中加无机磷,这样,饲料中经代谢周转的磷和未被消化吸收的磷被家畜家禽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骨粉是畜禽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平时人们扔掉的畜禽骨骼,就是制做骨粉的原料.一般骨粉含蛋白质22%、磷酸钙47%,脂肪3%,是畜禽补充钙、磷的重要物质,也是畜禽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骨粉是畜禽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平时人们扔掉的畜禽骨骼,就是制做骨粉的原料.一般骨粉含蛋白质22%、磷酸钙47%、脂肪3%,是畜禽补充钙、磷的重要物质,也是畜禽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在配合饲料中常用的几种矿物质磷源饲料,其化学名称和商品名称(俗称)往往不一,使用时容易造成混乱,现将几种矿物质磷源饲料的几种名称及特性简介如下。l磷酸钙俗称磷酸三钙,白色无臭粉末,不溶于水。其形态有一水磷酸钙[Ca_3(PO_4)_2·H_2O]和无水磷酸钙[Ca_3(PO_4)_2]两种。一水磷酸钙磷含量为18.9%,钙含量为36.6%。无水磷酸钙磷含量为20.0%,钙含量为38.7%。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磷酸盐氟含量不得超过0.2%,国外一般规定氟含量不大于磷含量的l%。2磷酸氢钙也称磷酸二钙、沉淀磷酸钙,简称二钙。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  相似文献   

8.
《四川畜牧兽医》2014,(7):45-45
1加钙钙是形成鸡蛋壳的主要元素,钙吸收不足会产薄壳蛋。可以在鸡配合饲料中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钙的不足。2加磷磷对鸡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和钙的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鸡还要吸收足够的磷用于形成蛋黄。在鸡饲料中添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可补充钙磷不足。3维持合适的钙磷比例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应以6~8:1为宜。如二者比例不当,将导致产薄壳或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钙化主要发生在晚间,因此每天傍晚给鸡补喂贝壳碎粒或骨粉,适当延长傍晚采食时间,可以提高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9.
猪用3种饲料级磷酸盐磷沉积率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运用平衡试验法 ,以去势生长公猪为试验动物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用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蛋白粉、血粉等原料配置低磷的基础饲粮。用待测矿物质磷源替代基础饲粮中玉米淀粉的方法配置试验饲粮 ,通过平衡试验 ,测定了生长猪对 3种常用饲料级磷酸盐中磷的沉积率。试验结果表明 ,生长猪对以下 3种饲料级磷酸盐磷的沉积率分别为 :磷酸一钙 (磷酸二氢钙MCP) ,85 70 % ;磷酸二钙 (磷酸氢钙DCP) ,77 76 % ;骨粉 ,73 92 %。  相似文献   

10.
骨粉和鱼粉常有掺假现象,被掺入高钙含量的石粉和贝壳粉等,因此需要对其钙的含量进行测定.骨粉中钙的含量在23%~34%之间,鱼粉中钙的含量在3%~6%之间.目前饲料厂常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骨粉、鱼粉和饲料中的钙含量,该方法测定周期较长,操作繁琐.如用ED- TA络合滴定法测定钙,虽然简便,但要调pH值在10左右测定,磷酸根和钙生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钙沉淀,使测定结果偏低.而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一些可发生沉淀反应的离子时,简便快速,干扰少.我们采用草酸钠溶液作滴定剂,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利用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确定终点,测定骨粉、鱼粉和饲料中钙的含量.测定时不受溶液的浊度和色度的影响,测定一份浸取液或消化液仅需几分钟,方法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所需试剂种类少,适用于骨粉、鱼粉以及饲料中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一 保障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料中的钙、磷含量及其有效吸收率是保障蛋壳质量的重要因素.饲料中含钙量达3.25%~3.75%比较适宜,在使用石粉时添加3.75%的产蛋率最好,老龄母鸡钙可以稍高一些,但不宜超过4%,否则将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产蛋率.  相似文献   

12.
谢嘉霖 《饲料工业》1993,14(5):27-29
<正> 在饲料样品分析中,钙的测定一般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络合滴定法。但在含磷较高的饲料样品(如骨粉中磷含量为9.00%~16.37%,磷酸氢钙中含磷≥16.0%)中,由于待测液中含的较多的磷酸根离子,如用ED-TA—2Na溶液直接滴定,会使钙与待测液中的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钙沉淀,从而产生负误差  相似文献   

13.
1 钙磷类饲料的检验 1.1 常规检验 钙磷类饲料中钙的测定采用高锰酸钾还原滴定法,磷的测定采用钼黄比色法,氟的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骨粉和磷酸氢钙的合格标准:骨粉,磷>11.0%,钙>24.0%;磷酸氢钙,磷>16.0%,钙>21.0%,氟≤0.18%.  相似文献   

14.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15.
<正>血液中的钙、无机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判定骨营养状况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当动物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时,引起血液钙、磷含量降低,而造成骨软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的骨营养代谢病。而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能促进磷酸钙贮存于骨骼内而参与骨骼钙  相似文献   

16.
骨粉是畜禽骨骼经干燥后粉碎制成的饲料,其主要成分是钙和磷。制作骨粉的原料为剔除的肩甲骨、肱骨、前臂骨、骨盆骨、腿骨及杂骨等动物骨骼。 骨粉中的钙磷容易被畜禽吸收,而且钙磷比例适中,符合动物的营养需要,所以它是畜禽最常用的钙磷补充饲料,其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具体操作如  相似文献   

17.
家兔体内灰分的70%为钙和磷,大约98%的钙和80%的磷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一部分钙以胶体形态分布于全身软组织中,一部分以磷酸蛋白、核酸蛋白、磷酸脂类等形态组成组织。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时,骨骼内钙、磷含量下降。钙、磷吸收决定于吸收时的溶解度,凡有利于它们溶解的因素,即有利于它们的吸收利用,正确的钙磷比一般为2:1~1.5:1之间。如果在饲料中低钙高磷,将会引起成年家兔患软骨病,幼兔患佝偻病。家兔采食大量的低钙高磷饲料后,磷与  相似文献   

18.
1钙与微量元素添加剂饲料中碳酸钙、石粉、贝壳粉、蛋壳粉、骨粉、磷酸氢钙含量高时,钙水平提高。由于受消化道竞争性机制的作用,高水平钙离子将竞争性地抑制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2磷与微量元素添加剂饲料中过量的磷,包括植酸磷和非植酸磷,能降低饲料中微量元素铁、铜、锰等的吸收和利用。植酸中的磷酸能与铁、铜、锰等结合形成不能被  相似文献   

19.
<正> 临沂地区饲料产品在几次检查评比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钙磷实测值和配方计算值相比,差值较大,其客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骨粉质量差。骨粉是一种较理想的钙磷原料。目前质量差的原因,一是骨胶(明胶)厂生产的骨粉产品钙磷含量低。据对五家产品实测,钙磷含量最高的分别为31%、12%,最低的为25%、8%。二是个别厂家在产品中掺杂使假,有的用鱼骨粉代替兽骨粉,有的用肥料骨粉冒充饲料骨粉,有的在骨粉中掺入石灰石粉。据对推销人员携带的  相似文献   

20.
<正> 肌醇渣是生产肌醇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份为磷酸钙。肌醇生产是以米糠中提取的植酸钙(又名菲汀)为原料,经过加水、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其副产品为磷酸、磷酸盐和酸式盐,是养鸡生产中钙、磷的必需添加剂。为了解决钙、磷资源不足,开拓饲料新资源,本试验探讨在肉鸡饲料中肌醇渣的适当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