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带有母源抗体1日龄和10日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进行滴鼻免疫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Hi),了解母源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鸡免疫的影响,从而比较1日龄和10日龄雏鸡免疫效果。结果表明1日龄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用Ⅱ系鸡新城疫疫苗滴鼻免疫能够产生免疫应答,但免疫期很短。10日龄雏鸡Ⅱ系苗免疫后20天,Hi 下降到0.5log2,完全失去了对强毒攻击的保护能力。从而得知新城疫Ⅱ系苗对雏鸡免疫效果较差。作者认为,为了适应农村个体户养鸡免疫困难的需要,可以在孵房对1日龄雏鸡免疫但20日龄时应重复免疫。对10日龄免疫的雏鸡30日龄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ND)油乳剂灭活苗与LaSota株弱毒疫苗,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试验雏鸡进行免疫,依据HI抗体滴度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三种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力,结果表明,3种程序免疫的雏鸡6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母源抗体HI滴度5.2(log2HI值)的雏鸡,2日龄用ND油乳剂灭活苗和LaSota疫苗免疫优于2日龄用ND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或10日和20日龄用LaSota疫苗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试验组鸡分别于7、14日龄口服免疫8000个GC02鸡球虫病疫苗孢子化卵囊,对照组为不免疫疫苗;并分别在第21、28、35、42日龄进行试验组、对照组红细胞C3bR酵母花环(E-C3bRR)和红细胞IC酵母花环(E-ICR)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第7、14日龄用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后,分别在第21、28、35、42日龄所测的试验组鸡的E-C3bRR和E-ICR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后,对雏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1日龄雏鸡分别用鸡疱疹病毒苗I(HVT)和HVT 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进行免疫,然后分别存5日龄和10日龄进行MD强毒攻击,对比观察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提高HVT的免疫效果,使雏鸡提前获得免疫保护,从而降低MD的死亡率和病变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对1日龄感染和未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雏鸡接种ND疫苗后,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等免疫器官组织中的各型浆细胞、ANAE~+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感染IBDV雏鸡接种ND疫苗后,无论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胸腺),还是外周免疫器官组织(脾、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中浆细胞总数和成熟浆细胞数、ANAE~+淋巴细胞总数和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数量,与未感染IBDV对照组雏鸡比较,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减少。所得结果揭示,1日龄雏鸡感染IBDV后,其免疫器官组织对ND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2013年1月5日秦皇岛市某鸡场购入5000只雏鸡,并依据防疫程序先后进行了马立克氏病疫苗首免(1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6日龄)、法氏囊炎疫苗免疫(14日龄)、新一支二联活疫苗二免(21日龄)、1日龄以上新一支二联活疫苗加强一次(30日龄)的免疫接种。2月14日雏鸡突然发病,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腹泻,排黄色或绿色稀粪等症状。并于当天死亡80只。剖检死鸡未  相似文献   

9.
雏鸡HVT疫苗免疫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1日龄AA肉用雏鸡,于免疫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O)含量,并首次采用化学发光(CL)法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动态变化。结果:(1)HVT疫苗免疫雏鸡各器官总SOD(T-SOD)和Mn-SOD活性在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增强(P<0.05),Cu、Zn-SOD活性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HVT疫苗免疫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28、42和56日龄显著增强(P<0.05,P<0.01);(3)HVT疫苗免疫雏鸡多数器官LOP含量于7、28和56日龄降低和显著降低(P>0.05,P<0.05);(4)HVT疫苗免疫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CL值检测各时期增高和显著增高(P>0.05,P<0.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HVT疫苗免疫雏鸡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增强、淋巴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但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从而发挥HVT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和免疫保?  相似文献   

10.
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效果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用IBD疫苗进行鸡胚免疫的可行性,探讨了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将IBD中等毒力疫苗接种18日龄鸡胚,出壳后按常规免疫方法进行ND免疫,检测抗体水平、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和免疫保护力等.结果表明,胚期接种IBD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父母代肉鸡、水禽禽流感病毒H5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水平连续跟踪监测。探讨Hs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肉鸡、水禽后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7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达最大值,20日龄时母源抗体下降到极低水平,雏鸡最佳首次免疫日龄为1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应根据鸡群母源抗体水平于首次免疫后100d左右进行。雏鹅、鸭3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水禽对禽流感疫苗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并于免疫后25-30d达到抗体高峰,但首次免疫抗体维持时间不长,最佳二次免疫时间应在首次免疫后30d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2.
1、存在的问题 (1)高母源抗体干扰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蛋鸡生产者普遍于110~130日龄采用新城疫Ⅰ系苗与灭活油苗各1头份同时分点注射进行终免.用这种方法终免后,种鸡遗留抗体和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与过去单纯用Ⅰ系苗比较而言),整齐性较好,半衰期也较长.如果是凭经验或机械地执行以往孵化场提供的免疫程序,于7~10日龄首免,30~35日龄和110~130日龄进行二、三免,高母源抗体就会对免疫产生严重干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这也是免疫后雏鸡仍然流行新城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复方氯化钠散对雏鸡新城疫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一日龄蛋用雏鸡168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雏鸡分别在1~14日龄和1~28日龄饮用2.5%复方氯化钠散溶液,每日10h,在新城疫的一免和二免后监测各组鸡Hi效价。结果表明,复方氯化钠散可增强雏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组Hi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5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免疫组和非免疫组,免疫组雏鸡于1日龄用鸡新城疫Ⅱ(NDⅡ)系弱毒疫苗免疫,晨免疫组雏鸡不免疫。定期收集免疫组和对非免疫组雏鸡肺脏和支气管,制做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阿尔森蓝-过碘酸雪夫氏和生非特异酯酶染色,经组织学观察,免疫组雏鸡支气管结合淋巴组织比非免疫组雏鸡的发生早、生长快、体积大、淋巴细胞数量多,BALT中有ANAE阳性淋巴细胞,此结果证明抗原刺激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2000,34(6):77-80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山西省多次发生禽流感,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禽流感免疫检测检验的研究.对雏鸡的母源抗体和种鸡,蛋鸡免疫前后的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共检测2 797份,85个鸡群其中对一个中型鸡场连续五年进行了监测,检测结果雏鸡的母源抗体为3~5 log2.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后30天,120天检测抗体30天AI.H5-HI价为5~6 log2、AI-H9-HI价为5.5~6.0 log2;120天AI-H5-HI价为4.0~4.3 log2、AI-H9-HI价为4.1~4.4 log2,看来种鸡和蛋鸡按正常免疫,免疫期为120天左右.对种鸡的免疫剂量进行了跟踪检测,若种鸡140~150 日龄0.5 mL/只免疫,到260~270日龄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在产蛋高峰期再进行一次免疫;若种鸡140~150日龄0.7~1 mL/X免疫,到305日龄左右检测免疫抗体降到临界线,可以避开产蛋高峰期再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而且雏鸡母源抗体高、维持的时间长.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确定雏鸡的首免时间并制定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雏鸡母源抗体为3~4 log2左右21~28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雏鸡母源抗体为5 log2左右35~40日龄首免、140~150日龄二免,以后间隔120天左右进行三免,这个免疫程序已在生产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首次免疫采用饮水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华  涂健  祁克宗  朱良强  吴亮  范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99-4000
采用饮水法给予不同剂量的新城疫活疫苗对雏鸡进行免疫,探讨饮水免疫法在雏鸡首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雏鸡母源抗体在9日龄达峰值,饮水法效果较滴鼻、点眼法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包头市某鸡场饲养的3600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0.2ml/只;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免疫;7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均为0.05ml/只。21日龄时鸡群发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N-79型)是新城疫 LaSota 株经克隆纯化制成弱毒疫苗。应用鸡胚尿囊液的疫苗毒对13—26日龄的雏鸡经饮水免疫,1毫升疫苗免疫200只雏鸡,免疫14天后血清 HI 抗体滴度上升到高峰。免疫鸡经新城疫强毒毒株攻击试验证明,鸡体的血清 HI 抗体滴度在3 Log2就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感染。每毫升疫苗经饮水免疫500只雏鸡也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这疫苗也可用于滴鼻免疫。这疫苗对雏鸡经2次饮水免疫(间隔4周),免疫期可达5个月以上。这疫苗在一个养鸡场使用时,在免疫后45天该场的鸡群受到新城疫强毒侵害,凡是用过新城疫 B_1和 LaSota 系疫苗免疫的鸡有一部分被感染死亡,而应用单克隆(N-79型)疫苗免疫的鸡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20.
将1 200羽1日龄皖江黄雏鸡(商品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未免疫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通过喷雾、点眼和滴鼻途径免疫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免疫剂量均为1羽份,试验期22 d,研究不同免疫途径产生的新城疫抗体效价。1~22日龄,每3 d每组取鸡30羽,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鸡新城疫抗体,共取样本8次。结果表明,1~13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鸡新城疫抗体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均呈现上升趋势;13~22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抗体呈下降趋势。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组间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喷雾、点眼和滴鼻3种不同途径免疫雏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效价相似。因此,从生产效率和劳动成本角度考虑,推荐规模肉鸡养殖采用喷雾途径免疫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