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受到破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商,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荫、球虫等病原更易感,使马立克,新城疫等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1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波罗病、鸡腔上囊炎或鸡传染性囊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及肌肉出血等。本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雏鸡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腺病毒、鸡球虫等病原易感性显著增加,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对养鸡场造成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高而且危害也最大,如何降低鸡群对本病的易感性呢?一、易感原因1、母源抗体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主要取决于体内法氏囊抗体水平的高低,体内法氏囊病抗体越高易感性越低,法氏囊病抗体越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5.
吴毅 《中国畜禽种业》2013,9(8):140-14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法氏囊及其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大量坏死病理变化为特征。1流行特点发病鸡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最早可发生于1日龄幼雏,晚者产蛋鸡群亦可发病,一般侵害2~11周龄的  相似文献   

6.
鸡IBD免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建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牧医系,新乡453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所致雏鸡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但能引起鸡群大批死亡,还严重破坏鸡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PV)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其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所引起的,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高、病程短.临床上该病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本病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病毒株对3周龄以上鸡超过20%死亡率;另一方面,雏鸡在早期感染本病后会引起严重、长期免疫抑制.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种疗法或维持治疗方法能改变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感染过程. 一、病例介绍 1.发病症状 70团某养殖户饲养10日龄罗曼雏鸡3 000多羽,暴发传染病,死亡率高.病初鸡群精神尚好,之后发现少数雏鸡突然死亡,鸡群精神萎顿、腹泻、颤抖、极度虚弱,食欲逐渐消失,脱水严重,直至虚脱而死.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受到严重损害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种病毒主要攻击的鸡群的免疫器官,导致身体免疫机能出现障碍,免疫能力受到干扰而引起发病疾病传播。本文主要就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与防治手段这种分析,希望通过本次具体案例研究,对更好防控该种病毒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3~6周龄的青年鸡,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引起其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甘保罗病、传染性腔上囊病。它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雏鸡的典型感染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隐性感染死亡率低,表现一过性症状。该病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这就增加了防治难度,所以将最近发生的一病例作如下剖析。以便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对该病实施更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法氏囊、肾脏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保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是肉鸡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养鸡业威胁较大。1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5.
运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通过泄殖腔人工感染SPF鸡胚和雏鸡,观察了法氏囊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机能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法氏囊上皮细胞微绒毛坏死、断裂、脱落,上皮细胞之间连接松散,表面上皮细胞坏死剥脱,形成火山口样特征性变化;法氏囊上皮细胞的内吞功能和分泌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和减弱。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以损害法氏囊引起法氏囊病肿大、出血,病鸡拉水样、白色稀便为主要特点,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只发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了机体对接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给养鸡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业科学》1993,(2):81-83
1986和1991年对乌鲁木齐某鸡场、昌吉和玛纳斯某专业户鸡场发病鸡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学、病毒学、细菌学等检查,确诊病鸡患的是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获得法氏囊病毒株。本病除存在毒力强的法氏囊病毒外,还混有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对象为雏鸡,常常会造成雏鸡发病、死亡,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缩头藏颈,双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或灰白色粪便,该病毒会导致鸡免疫抑制,从而引起免疫失败,极大影响鸡的抗病能力。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会导致病鸡大量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点,然后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详细阐述该病的诊断方法、防治措施,以期能为广大养鸡场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法氏囊病是引起草鸡死亡的主要疾病.陔病是由鸡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主要侵害幼鸡和青年鸡,发病急,病崔短。以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伤为主爱特征,3~6周龄鸡最易感,鸡体感染后,病毒通过法氏囊皱襞上皮进入组织.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消失,不能产生B细胞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损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而导致免疫抑制,从而引起许多条件致病菌的乘虚而入造成混合感染。本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雏鸡,其发病率可高达100%,呈尖峰式死亡曲线。在过去的文献中也有小鹅、雏鸭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报道,其发病之急,死亡率之高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