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齐岳山三叶草草地土壤微生物与时空变化的关系,为山地土壤生态重建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齐岳山人工草地不同季节、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齐岳山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在4月和8月数量最多,且各土层无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出现在7月和8月,各土层的数量变化因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2.
王博 《中国草地》1993,(5):29-31
昆仑山草地分布面积北坡占81.5%内部山原占18.5%;北坡以中昆仑山草地面积为最大,草地类型组合以草原草地比例居首,荒漠草地由西向东依次增大,草甸草地由西向东减少至消失;内部山原面积以东昆仑山为最大,高寒荒漠草原草地占主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3S技术的草地退化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地科学的基础性研究与“3S”技术相结合,使得宏观管理和监测草地的动态变化成为现实。为解决大中尺度草地、草场管理与退化监测中信息的获取、管理和空间分析、决策等问题,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为核心,以山丹县草地草场退化现状为应用背景,从系统目标、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结构,系统实现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等方面探讨了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草场退化动态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及其应用,旨在为科学的评价与宏观监测草地草场退化,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促进草地生产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西藏那曲现行草场管理方式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那曲地区草场管理方式和草地退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现行的草场管理方式对戴畜量、草场建设、草场保护和草场生态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现行的“牲畜私有,草场公有”的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是造成草场严重超载、滥牧、抢牧、缺乏建设、缺少管护的后果,从而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环境趋于恶化。提出了尽快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科学利用与管理草地,加强草地生态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同利用程度高寒干旱草地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凡  祁彪  温飞  张德罡  吴红  张力 《草业学报》2011,20(4):11-18
本研究对处于青海湖北部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土壤碳储量以及植被的根系生物碳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草地样本包括7个样地和4个土层,样地依次分别为严重退化草场、重度退化草场、中度退化草场、轻度退化草场、正常草场、封育3年草场和人工草场,土层分别为0~10,10~20,20~30与30~40 cm 4个土层。结果表明,在不同退化梯度上,土壤碳储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减轻依次增大,总体上各样地之间的变化趋势为,在5-7月为轻度退化草地>无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人工草地草地>封育草地>严重退化草地;在8-10月为无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封育草地>人工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土壤碳储量最低,其次为封育草地;封育草地和人工草地的碳储量显著的低于轻度退化和无退化草地(P<0.05),但在封育草地和人工草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土层,土壤碳储量从上至下依次降低,且各层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月份,各土层深度的土壤碳储量,总体上均表现为5-6月份降低,6-10月份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而且不同退化草地都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敦化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有各种类型天然草场430万亩,其中牧业草场(包括沼泽草地、草甸草地和灌丛草地)190万亩,林下借用草场(包括木贼草场、疏林草场、林下灌丛草场和林下杂类草草场)240万亩。在天然草场中,沼泽草地有130万亩,占全部天然草场面积的30.2%,占牧业草场面积的68.4%。沼泽草地分布于中低山和丘陵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草地科学的基础性研究与"3S"技术相结合,使得宏观管理和监测草地的动态变化成为现实.为解决大中尺度草地、草场管理与退化监测中信息的获取、管理和空间分析、决策等问题,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为核心,以山丹县草地草场退化现状为应用背景,从系统目标、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结构,系统实现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等方面探讨了黑河中上游典型地区草地草场退化动态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及其应用,旨在为科学的评价与宏观监测草地草场退化,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促进草地生产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草地围封是改变天然草场被草食家畜践踏,防止三化”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恢复草场植被,改善草场等级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彰武县随着退耕还草,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工作的开展和封山禁牧的实施,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减轻了很多,现全县已围封天然草地2  相似文献   

9.
<正>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459296.3公顷,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新源县优质、广袤的草地资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原面临着超载过牧、退化等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生态建设项目,使得天然草地植被、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天然草地资源的可  相似文献   

10.
<正> 草地占英国农地总数的70%以上,西、北部几乎全是草地(图1)。这些草地有土壤肥沃、以黑麦草(Lolium spp.) 占优势、产量高的平原草场;有比较贫瘠、崎岖的丘陵和山地草场,其优势牧草为质量低的甘松茅属(Nardus)、石兰属(Calluna spp.)和欧洲蕨(Pteridium aqmuilinum)。它们在植被组成、干物质产量和畜产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引种优良牧草 广辟饲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国家越来越重视草地的开发,把草地资源看做是“绿色黄金”、“立国之本”,开展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场建设,使草地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在畜牧业发展中起了主导性作用。如英国以建立人工草场为主,七十年代以来,将4.5万亩贫瘠草地改造成为人工草场,加上对退化草场的改良,使牧业产值一直占农农业总产值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地势高差不明显,但也有山地、丘陵、平原、沼泽之分,土壤类型分布有规律性,气候是大陆性,这些特点决定西部天然草场资源的特殊性。西部草原共划分为6类12组50个型,以平原草甸草原类为主要代表型,占西部草场的70%以上。其他草原类型还有沿河低湿地草甸类,沙丘坨甸疏林灌丛类,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类,大岗台地草原类。西部草场面积大,草质好,但由于利用不合理、私开滥垦、超载放牧加上基质条件和干旱,致使草地多数生长不良,草原低矮稀疏,草地优良牧草减少,产草量下降,退化草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据2000年调查统计,西部退化草场达65.8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48%。  相似文献   

13.
正新疆托里县草原辽阔,牧草资源丰富,草场总面积2754万亩。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理、气候因素影响,托里县使用的草场仅为1800万亩,为草场总面积的65.4%。低山草场比平原好,西部、北部草场优于东部、南部。我县草地退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从90年代起草场退化速度呈现逐年加快趋势。造成退化原因复杂,如气候变化、乱垦草地、鼠虫害及利用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导致退化,我县特别是夏、冬、春秋草场,超载放牧和人为使用过度造成草地生态循环断路,导致严重退化。我县从2003年起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东营市是一个人少、地多、水丰草茂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种草养畜和天然草地改良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推广为先导,狠抓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加快草地开发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全市食草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一、基本情况东营市有天然草场28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202万亩,人均占有天然草地1.6万亩,主要分布在河口区、利津县和垦利区,是山东省天然草场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草地类型以滨海滩涂草甸草场类和平原草甸草  相似文献   

15.
实行禁牧保护草场植被恢复,减少草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草地自然资源长期共享利用、造福后世子孙的举措。为了在禁牧后协调各方经济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实施禁牧休牧的原因:减少天然草场流失沙化,超载放牧对天然草场造成破坏,过度放牧使草地盐碱化;简述了加强草场保护实行禁牧的措施:科学划定禁牧区域,制定禁牧奖励制度,专人看护管理,设立禁牧区标志;提出了禁牧后做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明确草场权限、补助种草养殖户,协调草料调运、鼓励禁牧区外生产,轮牧调节草场、圈养替代放牧,引进优质品种、调整畜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
西藏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地的分布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山嵩草是高寒草甸主要的草种。以高山嵩草为建群种的草地面积占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总面积的17.43%,也是该地区中部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草地类型。本文详述了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地的分布、面积、产草量、质量及利用现状,分析了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尽快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严格控制载畜量,调整畜群结构和年龄组合,大力发展围栏草场和人工草场的对策及发展季节畜牧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围绕草地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探讨了具有开放获取属性的草地资源可能产生的"租值耗散"问题。中国草原牧区推行家庭承包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草场承包经营模式引发了新一轮的草原植被退化和新的草原治理困境——"围栏陷阱",这不仅产生了新的制度成本,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生态外部性问题,这些现象说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使用者的不确定特征等使得不能将解决草地资源的"租值耗散"问题简单化。研究结果认为,中国草原治理应该是在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和确保牧民草场收益权排他性的基础上,由牧民自己选择灵活的"组合方式",以社区为载体来经营草场,政府应该提倡和鼓励以联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准确测定灌木草地产草量的方法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草地在我国五大牧区都有分布,且占有一定的面积,而对这些草场组的草地牧草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必要从数学的角度进行严格论证,使该草场组草地牧草产量测定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准确度。下面就说明其测定方法。首先...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草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川西北草地的自然概况 川西北草地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共1 630多万公顷,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5%,可利用草地面积1 400万公顷;地貌类型以高原地貌(丘状高原)和山原地貌  相似文献   

20.
浅谈陇东干旱草地类型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少华 《草业科学》1994,11(2):64-66
介绍陇东干旱草地的自然概况,对该区的干草原草场,灌木草丛草,疏林草场,荒漠化学草场等草地类型的产量,质量,面积,植物组成,着生土壤,草地用途等进行详细论述,在分析该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干旱草地管护,加快草地建设步伐,改良天然草地,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广辟饲料来源,提高飞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