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的研发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逸文  肖丽 《中国蚕业》2008,29(3):45-46
安吉县超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是一种新型的桑枝条去皮加工机械,它的应用与推广以及与之配套的桑枝条加工经营模式的建立,为桑枝条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解决了关键性的原料加工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桑枝条的破碎、去皮工效;桑枝条的综合利用,蚕农每667m2桑园可增加收入500~600元。  相似文献   

2.
黄先智 《蚕学通讯》2019,39(2):23-24
桑枝条是蚕桑生产最大的副产物,近年来已有部分专家和试验站开展了桑枝食用菌、桑枝板材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三五”期间,作者承担桑枝叶加工岗位相关工作,在桑枝叶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健康食品开发和饲料化利用方面进展较顺利,但在桑枝条产业化利用方面进展缓慢。借此机会,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加快桑枝条的产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桑枝条直接还田利用的方法,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桑园对云桑2号桑树品种进行了桑枝条直接还田盖园艺地布(A布)法、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和桑枝条传统处理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的3种不同处理方法每667 m~2桑园投入的人工和生产资料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1 0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1 210元)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4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直接成本投入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节约160元,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节约400元;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863 kg)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2 067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2 410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增加343 kg,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增加547 kg。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在桑园管理过程中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可作为桑园管理的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桑园春季间伐的桑枝条加工生产袋料香茹的工艺技术,探讨了桑枝食用菌的产能,绿色保健功能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饲料桑特性研究与加工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品种饲料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了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一年生饲料桑的产量变化规律,发现一年生饲料桑主枝地径、主枝条长呈现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止生长的规律,一年生饲料桑主枝条的长度的地径和叶数都比次枝条的生长速度快;2年生饲料桑不同刈割时期的产量及其枝叶营养成分变化的规律,饲料桑不同月份营养成分不同,饲料桑叶粗蛋白含量最高,枝含量次之。研究发现新品种饲料桑产量高,营养丰富,饲用价值大,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饲料资源。同时对饲料桑的收获、加工利用方法技术也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中的DNJ含量,研究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种间和月龄增长对桑枝中DNJ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半年生产季节中1~5月龄12种不同桑品种间桑枝条DNJ平均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强桑1号(1.203 mg/g)桂桑优12(1.175 mg/g)桂桑优62(1.028 mg/g)粤桑11号(1.022 mg/g)桑特优2号(1.015 mg/g)沙2×伦109(0.945 mg/g)伦教40(0.903 mg/g)农桑14号(0.895 mg/g)粤椹大十(0.878 mg/g)桂桑5号(0.849 mg/g)桑特优1号(0.722 mg/g)桂桑6号(0.561 mg/g)。不同月龄桑枝条中DNJ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4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385 mg/g)3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032 mg/g)5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909 mg/g)2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746 mg/g)1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594 mg/g)。显示桑枝条DNJ含量随着枝条生长月龄不同差异很大,其含量随着枝条月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4月龄时含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
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枝条是栽桑养蚕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是蚕桑产业的大宗资源之一。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农药残留量少、生产适应性广、成本低廉的优势。本文通过不同比例桑木屑配方的生产试验,探索出了桑木屑与棉籽壳比例为2:1的高产、优质生产配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鸡桑、瑞穗桑、滇桑3个桑品种枝条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桑品种枝条的内生真菌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鸡桑为0.0104mg/mL、瑞穗桑为0.0143mg/mL、滇桑为0.0101mg/mL,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皆能产生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垂枝桑枝条下垂性的遗传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枝条下垂的垂枝桑(M.alba Var.Pendula Dippel)为母本,枝条直立的纳溪桑(M.alba.L)为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实验结果是:杂交F_1苗木154株,苗干直立,侧枝斜出或平伸,无下垂枝条;回交苗木14株,其中5株苗木苗干下弯,枝条下垂,另9株苗木苗干直立,枝条直立或斜出,无下垂现象.初步表明垂枝桑枝条下垂性受隐性基因控制,纳溪桑枝条的直立性受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蚕桑生产中废弃的生物质资源,以桑枝条为原料,将水蒸气作为活化剂热解制备活性炭和收集产生的木醋液,对不同来源桑枝条制备活性炭的得率、吸附性能以及木醋液的成分等进行试验考察。用实生桑及不同桑品种1年生桑枝条制备活性炭的得率在11.66%~18.02%之间,木质部比率较高的枝条制备活性炭的得率也较高。用二倍体桑品种新一之和三倍体桑品种陕桑305的1年生枝条制备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在1 100~1 130 mg/g之间,亚甲基蓝吸附值在255.0~270.0mg/g之间,达到一级品国家标准(GB/T 13803.2—1999);用实生桑枝条制备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到二级品国家标准(GB/T13803.2—1999);用混倍体桑品种陕桑402的1年生枝条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接近二级品国家标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显示:用不同桑品种1年生枝条生产木醋液中的成分达到23~39种;用实生桑枝条生产木醋液的成分种类相对较多,而且随桑树的生长年限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物理法热解制备桑枝活性炭及获取木醋液的工艺节能环保,是将废弃桑枝作为生物质资源无害化、高值化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吕美坤  宋薇 《蚕桑通报》2010,41(1):66-67
<正>缙云县是浙西南规模最大的蚕桑生产县,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开展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综合利用,增加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提高蚕农经济收入,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了桑枝条培养生产桑  相似文献   

12.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利用其栽培平菇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把桑树枝条加工成15cm短枝条段,捆扎成直径约30cm的圆柱形,每捆用干料约2kg,装袋常压灭菌后,每袋接种0.25kg,经过室内发菌,埋土栽培,可出四茬平菇,每捆桑枝条可产平菇1.58k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约达79%。  相似文献   

13.
桑枝条是盐边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具有资源充足、成本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好等优势。笔者总结了盐边县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园林号称"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植物的多样性,因此开发新的园林植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龙须桑枝条柔软下垂,叶片碧绿,枝叶随风飘移,就像龙须舞动一样[1]。龙拐桑枝条向上弯曲,盘旋似龙,去掉皮层后的龙拐桑枝条还可作  相似文献   

15.
<正> 日本京都纤维工艺大学与硫球大学的学者用亚热带桑品种岛桑和台松二号、台松三号的硫球大学栽培的三年生桑的枝条(生长期4~5个月),在6月份进行枝条上部环状剥皮后15~66天,将枝条分剪成6~13段,每段长12厘米左右,采掉叶片,切口上涂以一种氧化见隆粉的生长激素,扦插在含  相似文献   

16.
1 桑树埋条繁殖  桑树埋条繁殖是利用桑树枝条的全能性和再生能力,枝条从桑树母株剪离,整条横埋到土中,给予适宜的条件,使埋下的枝条发展成为新的植株。桑树埋条繁殖与压条繁殖及插条繁殖均不同。压条繁殖是将桑树枝条压埋到土中,埋下的枝条还与母树相连,待枝条发根长芽后才剪离母树,转变为新的植株,1根压条可繁成数个个体植株。插条繁殖是将枝条剪成一段段插穗,竖插或斜埋地里,以后转变为新的个体,1根插穗为1个个体植株。埋条繁殖所埋下的枝条(即茎)都转变成根,并长出数个桑蔸(即根部以上长枝条的主茎),每个桑蔸都能发芽长梢长叶。2 桑…  相似文献   

17.
利用桑枝条、蚕粪栽培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京 《蚕学通讯》2006,26(2):17-18,29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蚕业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全国共有桑园面积71.3万hm2,每年剪伐桑枝条干物约3 725 000 t,由于桑枝条是再生资源,每年可生产156亿袋食用菌。桑枝条、蚕粪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合黑木耳的生长。《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枊  相似文献   

18.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0,38(4):59-59
<正>珙县现有桑园面积9万余亩,其中投产桑树近5万亩,每年可产桑枝条8万余吨。多年来蚕农都把桑枝条做柴烧,没有发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枝条的研发利用,要求县蚕桑办、县智溢公司努力寻求利用途径,增加蚕农收入,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桑树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技术接稳的不同捆扎方式、不同插入方式、不同成熟度接穗的桑枝条嫁接桑树的成活率及生长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时,桑芽上部枝条顶端捆扎的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不捆扎的嫁接成活率降低10%以上.接穗芽的鳞片颜色50%达到接穗品种固有色、髓部明显、枝(芽)没有损伤及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成活率达100%;如接穗芽完全未变色、芽的鳞片颜色全为绿色时,嫁接成活率仅有35.63%.桑枝条单面削嫁接,如接穗插入方法不当,嫁接成活率降低30%,即使嫁接成活生长势也弱.综合不同试验、不同处理方式比较结果认为:选择适熟接穗,采用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接穗保存适当水分,接穗宽斜削面正对袋口皮层,保持削面平整、清洁,嫁接捆扎严实,在芽基部的叶痕下捆扎薄膜,芽体及叶痕露出,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桑枝条”栽培香菇等食用菌技术开发》科研项目获得成功。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项技术成果,在蚕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是实现亩桑产值翻一番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1986年以来,嘉兴市科委组织对该项目的研究、试验证明,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蚕作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一亩桑园每年伐条500公斤以上,可制成400多个香菇菌棒,每棒成本(包括劳力)计约0.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