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对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研制成功的,由宜兴生物农药厂生产的生物农药Bo-10,在鞍山地区自然条件下(冬季不加温,夏季不降温),仓库存放5年的药效进行了试验考查,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生物农药Bo-10为江苏宜兴生物农药厂生产;供试黄瓜品种为山东密刺。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是气传病害。由于保护地湿度大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我们1989-1990年用7.5%百菌清粉尘和10%百菌清复合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百菌清烟熏剂(河南安阳农药  相似文献   

3.
0.25%帕克素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盆栽和小区药效试验,明确了生物杀菌剂0.25%帕克素水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显示,0.25%帕克素水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明显,其稀释20-80倍液的防效均在50%以上。帕克素毒力回归方程:y=3.48+1.83 x;小区试验表明,0.25%帕克素水剂稀释40倍液,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达98.30%。  相似文献   

4.
陈申宽 《植物保护》1992,18(5):53-53
近年来我地紫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Lib)Sacc.大流行,病情指数高达50—60,致使苜蓿生育的中后期大量脱叶,种子产量下降,成为当地生产中急特解决的问题。为探索Bo-10(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微生物研究室研制)对紫苜蓿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90-1991年在学校农场牧草园做了药效试验。 试验设Bo-10 100、150、200、250倍液、50%多菌灵8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6个处理,以不用药作对照,均在7月5、12日始发病时喷药。喷药后10天调查防效,每小区调查10株枝条,统计病情指数(严重度  相似文献   

5.
白福年 《植物保护》1986,12(4):10-11
鞍山地区大棚黄瓜一般在6月中旬发生白粉病,罹病后7天左右整棚叶片逐渐干枯死亡,导致瓜秧提早落架而减产。1985年鞍山市郊千山、东鞍山、沙河等乡的旧堡、高占屯等村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普遍严重。病叶率都在99%以上。 目前,国内药剂防治大都采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农抗120、百菌清、敌硫酮、代森铵、石硫合剂等药剂防治。为了进一步扩大生物药剂使用品种,1985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引进BO-10  相似文献   

6.
抗霉菌素“120”是中国农科院从土中分离所得的一种吸水刺孢链霉菌北京变种所产生的一种抗菌素。1983年,在无锡市郊区蠡园乡进行“120”防治西瓜炭疽病小区试验并与5种常用杀菌剂(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波尔多液、农抗“401”)对比。以“120”和托布津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62.22%和61.97%。1984年,在蠡园乡东红村(1亩小区试验)、河埒乡农科站(1.5亩大田示范试验)进一步对比“120”和托布津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防病增产效果,结果“120”防病效果60%以上、保瓜效果50%以上、增产30%以上,而托布津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湖北植保》2003,(6):27-28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自1997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抗120是中国农科院生防室研制的一种新的农用抗生素。在全国植保总站制订的“北方片无公害蔬菜生产规范化措施”中,农抗120列为防治白粉病的首用药剂。 农抗120的产生菌系链霉菌属,刺孢吸水链霉菌的一个变种,定名为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ftreptomyces hygrospinosus var.beijingesis)。其作用机制是直接阻障病原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病原菌死亡。经多年室内及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农抗12抗菌谱广,防治瓜、果、蔬菜、花卉、烟草、小麦等白粉病;瓜、果、菜发疽病;西瓜、蔬菜枯萎病;水  相似文献   

9.
白粉病是露地、保护地及全区蔬菜基地黄瓜上的重要病害,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发病.病害流行时间长,蔓延速度快,发生逐年加重,轻者减产30% ~50%,重者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黄瓜生产.白粉病病害流行性强,在空气相对湿度52% ~75%,气温20℃~25℃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本试验通过在黄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75%百菌清WP,探讨75%百菌清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沈书龙 《植物保护》1992,18(3):44-44
枣顶冠瘿螨为我区枣树主要害虫之一,其虫体小(体长160-190微米,宽45-50微米),肉眼看不清,易忽视防治。据调查,受其危害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达50%以上。树势逐年衰退,导致树体死亡。1989-1991年我所采用洗衣粉(山东潍坊合成洗涤剂厂)进行了防治试验、示范和推广工  相似文献   

11.
本项技术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开发研制适用于温室大棚施用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列为北京市蔬菜星火开发重要推广内容,经二年全国十六个省市地区推广施用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有:①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白粉病、西红柿疫病等。经多点试验表明,每亩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50克,间隔7天喷施一次,喷施5—7次.对黄瓜霜霉病、西红柿疫病的防治效果在83.70—100%。②5%灭克粉尘剂:防治对象为西红柿灰霉病、韭菜灰霉病及其他蔬菜灰  相似文献   

12.
黄瓜炭疽病[Colletorichum lagenarium(Pass)Ell.et Halst.]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甚至提前拉秧,是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黄瓜炭疽病为害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1)病原菌可在病残株上或地里越冬,而保护地往往不能轮作,结果病菌越来越多;(2)种子可以带菌,因此病菌可随着调种而传播;(3)保护地迅速发展,因保护地湿度大,利于病菌发生发展;(4)目前,  相似文献   

13.
四氟醚唑对黄瓜的安全性及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明确四氟醚唑对黄瓜植株的安全性,采用浸种及茎叶喷雾处理的方法测定其对不同生长时期黄瓜植株的影响,采用子叶保湿培养法测定白粉病菌对其敏感性,并在田间进行防治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综合评价了四氟醚唑对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浸种处理后,黄瓜子叶上白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对黄瓜株高和根长的抑制率、茎周增长率及叶绿素含量增加率与己唑醇相比均较低;发芽期及幼苗期的黄瓜植株使用四氟醚唑处理,新生节间均出现轻微的抑制伸长现象;4%四氟醚唑水乳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为0.8146mg/L,敏感毒力高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田间间隔期10天喷雾,在末次药后7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6.02%~85.77%,与5%己唑醇水乳剂防效相当,明显高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防效。表明四氟醚唑对黄瓜生长安全且用药间隔期长,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4.
以4-甲基-2-(1H-吡唑-1-基)-噻唑-5-甲酰氯为原料,与取代胺作用制得10个结构新颖的4-甲基-2-吡唑基-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利用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盆栽法试验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的相对防效达100%,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达85%。  相似文献   

15.
哈茨木霉T-H-30菌株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哈茨木霉菌株T-H-30在黄瓜上进行促生作用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H-30对黄瓜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能增加黄瓜的叶片数及藤蔓的长度,从而有效提高黄瓜的产量;菌株T-H-30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在大田的发展,相对防效达69.9%~78.8%,且对供试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16.
白粉病(Sphaerotheca cucurbitae)是农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葫芦科、茄科、豆科、禾本科等作物。抑霉菌素是我们发现的一种新农用抗真菌抗生素,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本文报道抑霉菌素对长瓜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化合物ZJ1621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合成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化合物ZJ1621(2- -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了温室杀菌活性及田间防效的研究。温室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100 mg/L 剂量下,该化合物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防效在80%以上。该化合物在植株叶片之间不具有内吸传导性,但持效期可达14 d 以上,在25~200 mg/L剂量范围内对试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减产一般在10%~20%,个别设施栽培黄瓜,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菜农收入。通过对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遏制该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9.
刘峰 《植物医生》2007,20(6):16-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黄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灰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可危害茄子、番茄、辣椒、西葫芦、莴苣、草莓等多种蔬菜。目前,该病在淮安黄瓜产区普遍流行,防治不及时,可减产10%~30%,严重的则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王彩军 《植物医生》2000,13(4):24-24
枯萎病、霜霉病与白粉病是黄瓜的三大主要病害 ,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普遍发生 ,尤其是保护地栽培受害损失最重。现介绍防治技术以供参考。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2号、津研4号、津春4号等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保护地栽培注意通风透光。3.轮作。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地方与水田轮作。4.嫁接。利用黑籽南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作砧木嫁接黄瓜 ,防效达90 %以上 ,还可兼治黄瓜疫病。5.生态防治。在保护地内利用黄瓜与霜霉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