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豫东地区夏播花生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育成的15个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开展了筛选试验研究,从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该试验结果表明:开农49、豫花9326、豫花9719和花育33等品种,具有高产、早熟、果大、生育期适中的优势,在豫东地区夏播花生生产上可直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鲁中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品种进行筛选。选用在当地推广潜力较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且田间表现优良的品种。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选用7个品种,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选用8个品种。对这些品种的倒伏率、倒折率以及样点的落穗损失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不同参试品种机械收获损失率在1.6%~6.3%,士海718、五岳78、士海928、登海605抗倒性较好,机械收获损失率低于3.0%,适合机械化收获。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不同参试品种机械收获损失率在1.6%~5.9%,伟科702、登海3737、圣瑞999抗倒性较好,机械收获损失率低于3.0%,适合机械化收获。随着倒伏率、倒折率的变化,机械收获损失率也明显发生相应的变化趋势,说明倒伏率、倒折率是影响机械收获的重要因素。品种的种植密度会对品种的倒伏率和倒折率造成影响,因而会影响机械化收获的落穗损失。  相似文献   

3.
研究选用当地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进行蒜棉套作试验,筛选出适宜豫东棉区蒜套种植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皮、籽棉产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瑞杂816、百棉1号、鲁棉研28号、百棉5号、郑杂棉4号等,更适宜豫东地区蒜棉套作种植。  相似文献   

4.
豫东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豫东地区种植的棉花品种,对评价优秀的中棉所79、瑞杂816、豫杂37、汴棉5号等8个品种在豫东地区进行了严格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豫杂37、中植棉8号、中棉所79、瑞杂816、汴棉5号5个品种更适合在豫东地区进行种植,可以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青海高寒地区种植的大葱品种,以16份大葱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及整体性状堆积效果。结果表明:幕田一本、佳宝、夏洲一本、青竹大葱、杨氏铁杆巨星、寒将、章杂二号杨氏大葱等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葱白长,硬度好,适应市场需求,适宜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赣北地区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收集了21个油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沣油823、希望699、秀油杂363、中油杂7819等品种株高适宜,早熟性、抗倒性较强,适宜在赣北地区作机械化收获油菜种植。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12个品种在三师种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中单株结铃数最多的是A2,A9的单铃重最大。A8的单铃重最小。衣分最高的是A5,其次是A1,衣分最低的是A7。籽棉产量最高的是A5,比对照品种籽棉增量的16%,其次是A4,比对照品种籽棉增量的11%。纤维长度最长的是A4,其次是A2,长度最短的是A8。A6的比强度最高,其次是A4,A10的比强度最低。A1的马克隆值最优,马克隆值最差的是A9。整齐度最好的是A6,其次是A4,最差的是A2。A4的综合表现最好,单铃重为6.4 g,衣分44.1%,籽棉产量6357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11%,长度30.7 mm,比强度31.30 cN/tex。适合三师种植。  相似文献   

8.
中原部分地区因农时和一机多用的需求等因素,籽粒直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另外,随着粮食烘干设施的推广,粒粒联合收获正逐步成为重要需求,特别是在黑龙江农垦系统,高效能籽粒直收机型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用1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就脱水速度、破损率、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地机收的玉米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膜滴灌栽培9个棉花品种(系),通过调查和统计其生育期、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宜巴州地区无膜种植的棉花品种(系).结果表明,新棉1号适宜在巴州无膜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盐城地区薄皮甜瓜主栽品种,根据瓜农要求,筛选出亚华脆宝、珍莎、风光金玉、理想华脆、钻石王、新青玉品种及对照银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青玉甜瓜综合性状最好,风光金玉甜瓜品质优良,亚华脆宝甜瓜深受消费者喜爱,钻石王甜瓜商品性佳,银玉甜瓜市场效益高,珍莎甜瓜产量高,但不耐贮运,理想华翠甜瓜长势旺,但产量低.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在江苏宿迁地区麦茬种植的机插杂交水稻品种,本试验以韵两优隆王丝苗、晶香丝苗、荃两优532、金信丝苗、玖两优黄华占、晶两优黄莉占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综合生育期、抗病性、结实率和实收产量等因素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个品种均适宜在宿迁地区麦茬机插种植,其中扬籼优903和润两优612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试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以6个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生育期偏长的棉花品种由于后期部分棉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产量相对较低,不宜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中棉所89和冀228生育期偏短,籽棉产量分别达到4 923 kg·hm~(-2)和4 85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粮棉轮作模式下的适宜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郑州市第一大秋粮作物。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因地选种、提高粮食产量,针对郑州市各类产田农业生产现状。本试验筛选与该地区肥力特征相适应的玉米新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为提高不同产区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0年6~10月分别在荥阳市广武、新密、郑州市农科所试验地进行。荥阳为中肥力耕地。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郑州市第一大秋粮作物,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因地选种、提高粮食产量,针对郑州市各类产田农业生产现状,本试验筛选与该地区肥力特征相适应的玉米新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为提高不同产区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玉米机械化籽粒直收技术在全国逐步推广,在宁夏石嘴山市也只是起步阶段。而玉米作为石嘴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解决玉米籽粒直接入仓问题显得极为紧迫。为了降低玉米收获劳动强度,保证玉米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切实提升,技术人员对适宜机械化直接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将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对适宜机械化直接收获的玉米品种筛选方式进行明确,期望能够为玉米机械化籽粒直收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河北省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省份。为了更好地促进机采棉技术的推广,从农艺性状、脱叶率和吐絮率、产量和早熟性、纤维品质4个方面13个指标,对11个中熟常规品种进行了机采棉适合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冀丰914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机采棉要求;冀丰1271上半部纤维长度为29.5 mm、断裂比强度为29.4 cN/tex,2个指标略低于机采棉要求,而其他指标均表现良好。冀丰914和冀丰1271可作为机采棉的备选品种。研究还发现,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加强化学调控,可以较好地控制各品种的株高和果枝长度,满足机采需求。喷施脱叶剂后的吐絮率、脱叶率、产量、品质以及早熟性则由品种特性决定,需要在育种过程中严格筛选符合机采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合豫东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对21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年度雨水偏多,光照不足,锈病和茎基腐病高发的条件下,株高偏高、生育期偏长、抗病性好的品种表现较好;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先玉1466、豫研1501、永优583、郑原玉8、C1212、豫单112、登海605、迪卡653等,可在豫东及相似生态地区高水肥农田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适合豫东地区自然条件的高产高淀粉型甘薯品种,在河南省商丘市进行了生产试验,并测定各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干物质量、淀粉率及主要病虫害抗性。结果表明:徐薯22、商薯19和金玉3种能源生产专用型甘薯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条件,其淀粉含量比当地主栽品种豫薯9号提高10%左右,产量提高5%~10%。大力发展能源型甘薯种植能使农民增收,使用生物质能源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如东县秋熟主要经济作物,为了进一步做好棉花品种的推广工作,对如东县引进的部分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冀杂3268、GKz 19综合性状表现好,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其次是鲁棉23和瑞杂816,出苗好、抗病性较好,产量表现中等,可在适宜地区示范种植;宁杂棉3号、苏杂棉66长势一般,发病较重,产量表现不理想,不适宜在发病较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引进雪里红、黄皮9818、新世纪、海蜜5号和海蜜2号5个厚皮甜瓜品种,对其植株抗病性、果实商品性、亩产进行比较,拟选出适合沿海地区种植的可以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大棚甜瓜品种,结果表明:雪里红是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