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灌水量对不同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量对不同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自身规律影响不大,主要是改变了干物质的绝对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但不同杂交种干物质积累对水分的响应存在着差异,豫玉18号(YY18)对水分的敏感性强于丹玉13号(DY13)。在节灌和足灌条件下,YY18的增产幅度远大于DY13的增产幅度,而在干旱条件下两杂交种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灌水量对河南省夏玉米(Zea mays L.)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探讨不同夏玉米品种对干旱的响应,为河南省夏玉米种植时灌水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供试夏玉米品种分别为浚单20、中科11、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2。[结果]干旱胁迫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下降,且随胁迫的加剧,下降幅度加大。[结论]河南省主推夏玉米品种抗旱性表现为中科11先玉335浚单20≈郑单958浚单22。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3 150(W_1)、3 900(W_2)、4 650(W_3)和5 400 m~3/hm~2(W_4),对照滴灌量为0(CK)共5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处理冬小麦的LAI和干物质均呈W_3W_4W_2W_1CK的变化规律;干物质快增期出现在拔节后4~55 d,快增期持续时间(△t)为35~50 d,最大积累速率(V_m)为0.043~0.075 mg/(株·d);花前同化物转运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花后同化物转运量呈增加趋势,但花前、花后同化物转运总量以W_3最大为1.574 g/株。产量最高为8602.41 kg/hm~2(W_3处理),分别较W_1、W_2、W_4和CK增产12.41%、2.77%、1.07%和33.00%。【结论】冬小麦全生育期适宜的滴灌量为4 650 m~3/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适合大棚种植草莓的滴灌灌水定额.[方法]测试不同滴灌灌水定额下大棚种植草莓的果实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生育各阶段(距地面20 cm内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范围为:旺长期70%~80%,团棵期60%~70%,现蕾开花期80%~90%,果实膨大期80%~90%,果实成熟期60% ~ 70%.当灌水量在880.5~1 567.5 m3/hm2范围内,草莓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 567.5 m3/hm2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灌水量为1 567.5 m3/hm2时,草莓的产量与品质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9.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1)
研究高密栽培模式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Zea mays L.)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灌溉定额,为该地区高密度栽培合理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当地大田玉米平均灌水量的基础上,降低和提高1/3灌水量,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高密度栽培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产量对不同灌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相比平均灌水量,灌水量降低使玉米子粒形成期后的繁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分配比、穗粒数、千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玉米产量显著降低(P0.05),而灌水量增加则对这些指标无明显影响;秃尖长度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与灌水量多呈正相关;玉米单穗产量主要受穗粒数和千粒重制约。由此可知,在该试验区平均灌水量为6 750 m3/hm~2时可以保证玉米高产(产量≥15 000 kg/hm~2),降低1/3灌水量使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增加1/3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造成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地膜覆盖对滴灌甜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为干旱区滴灌甜菜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甜12号为研究对象,进行破坏性取样,调查露播和覆膜滴灌甜菜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产量以及块根含糖量指标.[结果]与露播滴灌甜菜相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使滴灌甜菜提前10 d结束叶丛快速生长期,LAI峰值提高1.84,在延长块根糖分增长期的同时,形成适宜的根冠比.膜下滴灌甜菜单产和含糖量分别较露地滴灌甜菜提高0;和17;.[结论]与露播滴灌相比,覆膜可显著增加滴灌甜菜块根含糖量,但是对甜菜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新型尿素在膜下滴灌玉米上的肥效差异,筛选最佳的新型尿素类型。【方法】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常规尿素、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含锌尿素、控失尿素和常规尿素加锌。各处理施用等量氮磷钾,控失尿素全部基施,其他处理尿素30%作基肥,70%后期随水滴施,磷钾肥全部基施。在成熟期测定其生物量、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结果】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6.32%~9.62%,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5.62%~13.43%,差异显著。其中控失尿素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普通尿素增加13.43%;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尿素处理后氮肥利用提高3.26%~8.28%,控失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新型肥料均有利于提高0~40 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其中控失尿素处理后效果最好。【结论】施用控失尿素,棉花产量提高9.62%,地上干物质量提高13.43%,氮肥利用率提高8.28%,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白色地膜覆盖对食用向日葵的增产效应,试验选取了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设有白膜和无膜(CK)2个处理,测量了白膜和无膜在5,10,15 cm土层的温湿度,并对各小区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盘径、单盘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对5~15 cm土层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作用,在向日葵全生育期覆膜与无膜处理相比,土层温度增加了0.86℃,有效积温提高了3.7%;湿度增加了4.6%,籽粒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7%;生育期缩短了7.7 d,平均公顷产量增幅达到14.6%。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7,(13)
以陇薯6号为参试品种,采用全覆膜方式,探究黑白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大薯个数百分率、大薯质量百分率、小薯个数百分率、小薯质量百分率在黑地膜覆盖和白地膜覆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薯个数百分率、中薯质量百分率、绿薯百分率、烂薯百分率、畸形薯率、干物质含量、休眠期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由高到低为黑地膜覆盖(42 446.6 kg/hm~2)白地膜覆盖(37 877.4 kg/hm~2)露地不覆膜(30 763.6 kg/hm~2)。由此表明,黑地膜覆盖有利于薯块膨大,增加马铃薯产量;同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保墒效果好,抑制杂草生长,除草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沙土地区膜下滴灌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群体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密度处理相比,密度为390万苗/hm~2时水稻产量最高。随着播种密度增大,最高苗数和有效分蘖均增多,但无效分蘖也增多,成穗率降低,每穗粒数减少。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在现有水平下,考虑到成穗率及后期倒伏危险,该地沙性旱作地区适宜播种密度在300万苗/hm~2左右,可获得9 860 kg/hm~2产量。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地黄瓜的主要病害(霜霉病、角斑病、菌核病)均为单病程病害,极大地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将保水温的地膜与长时间小流量对根系直接供应水肥的滴灌相结合,有效地调节了保护地的小气候和黄瓜获得营养的方式,具有增产和抑制病害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覆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覆盖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增加水稻的穗长、一次技梗数、单穴穗数、穗着粒数和穗实粒数,但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在雨养条件下,所有覆膜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单茎干物重均比对照高,覆膜处理对经济系数影响较小;除移栽密度较低的半覆膜处理6外,所有覆膜处理的综合经济效益均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为大田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兴农168为例,根据膜下滴灌灌水定额共设置5个处理,对应的灌水定额分别为104.0、138.0、172.0、206.0和240.0 mm。通过2016、2017年连续2年田间试验,分析研究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定额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耗水量均与灌水定额呈正相关,但是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水定额呈负相关。通过对比分析2016和2017年2年的玉米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数据,认为试验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的最适宜灌水量为172~206 mm。[结论]合理的灌水定额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氮素用量对膜下滴灌甜瓜产量以及氮素平衡、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灌区膜下滴灌甜瓜栽培施氮不合理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瓜产量、土壤硝态氮累积及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为河西灌区膜下滴灌甜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施肥模式,设置5个施氮水平:0(N0)、60(N60)、120(N120)、180(N180)、240 kg·hm -2(N240),在苗期、伸蔓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并结合成熟期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析不同氮素用量对甜瓜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平衡和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累积的影响。 【结果】在施氮量为180 kg·hm -2时甜瓜商品瓜产量达到较高值,果实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达到最大,甜瓜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变幅分别为39.59%—40.22%、56.61—61.44 kg·kg -1和142.98 —152.76 kg·kg -1;不同深度土壤NO3 --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同一处理中土层越深NO3 --N含量越低;收获后NO3 --N主要累积在0—40 cm土层,占试验监测土壤范围(0—100 cm)的46.74%—51.84%;施氮量与甜瓜吸氮量、硝态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量呈显著正相关,甜瓜吸收量占氮输出量的41.27%—41.36%,氮素残留量占42.62%—43.41%,表观损失占15.32%—16.02%。 【结论】在河西沙漠绿洲灌区甜瓜膜下滴灌种植中,氮素施入量以180 kg·hm -2为宜,有利于甜瓜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降低氮素损失,达到氮素收支动态平衡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