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探索稻水象甲的迁飞规律,为控制稻水象甲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不同温度下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结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温度为25℃附近时飞行能力达到最大值;随后,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结论]温度对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影响较大,稻水象甲起飞温度为20℃,25~30℃是稻水象甲的最适飞行温度.在相同温度等条件下,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和入土前的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 ,因其繁殖数量惊人、防治难度大 ,疫区不断扩大 ,现已成为盘锦稻区主要虫害。因此 ,对稻水象甲进行科学、经济、有效地防治是降低成本、夺取丰产的重要措施。除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外 ,目前 ,化学防治仍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多年来 ,我们根据稻水象甲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采取了不同方法对其进行防治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习性及越冬场所稻水象甲属孤性繁殖 ,能飞、能爬、擅潜水 ,能呆在水中连续多日 ,这也是防治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以成虫在稻田周围的土坡、杂草地、田埂、林带、树叶下越冬。当…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制的白僵菌剂进行了7次田间试验,4天后始见稻水象甲成虫染病死亡,每hm^2喷洒的15万亿个白僵菌孢子,染病死虫率为39.6-90.4%,其与常量1/4的杀虫剂混用,防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试验中,水稻品种IR16与抗虫品种T03差异极显著,确定品种IR16为感虫品种。通过测定各品种水稻叶片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其与稻水象甲对不同水稻品种取食选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对叶脉间距小、硅化细胞数目多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差;对叶片含水量高、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的品种取食选择性强;叶片总糖、各类蛋白质含量与稻水象甲的取食选择性无关。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目的]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的控制效果,为有效控制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的取食、繁殖及扩散提供借鉴。[方法]研究了利用无纺布旱育秧、薄膜旱育秧、防虫网水育秧、无纺布水育秧、水育秧5种不同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的控制效果。[结果]水育秧处理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和取食斑数最多,分别达5.15头/百株、17.17头/百株、117.21个/百株和1.18头/丛、10.08头/丛、21.48个/丛,而其他4种育秧方式处理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和取食斑数均显著低于水育秧处理。[结论]在稻水象甲发生区,利用无纺布旱育秧、薄膜旱育秧、防虫网水育秧和无纺布水育秧都是控制稻水象甲繁殖、传播与危害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在双季稻北缘地区安徽省桐城市发现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后,开展了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和治理措施的研究,主要结果为①稻水象甲在桐城的寄主是水稻,其他禾本科植物稗草、李氏禾、狼尾草和雀麦只是偶然寄主。②在桐城,稻水象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初见期在3月下旬,早稻秧苗揭膜后即可为害,随早稻移栽向大田扩散。5月中旬为早稻大田成虫盛发期,田间成虫高峰期约20 d。第1代幼虫5月底初见,6月中旬大量转株为害,6月中旬后期陆续化蛹。第1代成虫于7月上旬始见,先集中于双季晚稻(双晚)秧田为害,随双晚移栽,分散到大田为害,田间终见期在8月中下旬。③稻水象甲虫卵产于稻苗基部叶鞘,每鞘卵量3~4粒。稻水象甲在双季早、晚稻大田初期,由田边向田中逐渐扩散。该虫在田间成虫激增期和减退期为聚集分布,在田间虫量高峰期呈随机分布。④成虫在有水饥饿和无水饥饿情况下,平均存活17.1,4.2 d;成虫平均寿命为56.5 d。⑤桐城稻水象甲与我国北方单季稻和南方典型双季稻区的稻水象甲相比,发生代次和消长规律略有不同。⑥通过人为控制,能够减缓稻水象甲的扩散速度。并提出了以植物检疫和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开展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球孢白僵菌对稻水象甲成虫的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优效的生防菌株,利用不同来源的4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分别用0.1%Tween-80无菌水配制成5个不同的孢子浓度(2.0×104个/mL,2.0×105个/mL,2.0×106个/mL,2.0×10 7个/mL,2.0×108个/mL)的菌株对稻水象甲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在施茵后5d、7d、10 d、15d分别观察稻水象甲成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各菌株的时间效应与浓度效应呈负相关趋势,并筛选出对稻水象甲成虫毒力最强的YS03菌株.该菌株在孢子浓度为2.0×I08个/mL接种处理后,26.C条件下第15天供试成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5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毒力,在稻水象甲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对水稻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控制稻水象的危害,于1995~1996年进行了2a的扣笼接虫试验,通过计算分析,明确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稻水象甲对不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情况,得出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为30头/m^2。 相似文献
16.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Ⅴ.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系统研究了稻水象甲的生物不特性。描述各虫态和幼虫各龄的形态,报道了成虫取食的植物及幼虫的寄主。该害虫在辽宁东港市年发生一代,部分成虫产第二代卵并发育至二龄幼虫,但不能二代生活史。用阶段性饲养的方法得出了卵,一、二,三,四龄幼虫及茧蛹的历期分别为4-5,2,6,7,-9-10和9天。详细总结了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报道了成虫滞育和发育时间,越冬习性和死亡率,在水稻田及稻田我的飞翔,潜水,取食,趋 相似文献
17.
18.
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水象甲是当前水稻生产上为害最重的一种害虫,又是国际上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对水稻生产影响极大。为了适应无公害水稻生产和稻田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应用物理、农业及生物等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对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的目的,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1培育壮苗育苗前在选好种的基础上,采用温汤浸种等措施进行种子消毒,达到培育无病虫壮苗。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2物理防治利用稻水象甲对黑光灯有很强趋性的特点,我们于2003年~2005年的5月10日~6月10日、8月5日~9月5日在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和新一代成虫迁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