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造成油菜减产10%-70%,含油率降低1%-5%。本文根据四川今年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发病情况,对2019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油菜菌核病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和及时防治的关键时期。2020年,由于春节期间的新冠疫情流行,导致油菜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难以按照发生流行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防治。本文根据四川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田间长势和油菜花期的气候特征,提出了2020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和在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油菜菌核病防控策略和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3.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耕作制度的改变,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并出现苗期高频次危害特征。本文根据四川的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菌核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2022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预测,提出2022年油菜菌核病早期防控策略及花期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油菜菌核病是四川省油菜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病害,直接导致油菜减产和受害植株含油量降低。在油菜栽培生产过程中,人们常常根据田间菌核萌发与油菜花期的吻合程度来进行菌核病防治。2015年,由于冬季雨水偏少,部分地区菌核萌发时间推迟,同时由于冬季气温偏高,油菜花期提前,很多种植户可能会忽略对菌核病的防治。由于2014年农历闰9月,故暖冬天气比较明显,加上10月底和11月上中旬温度偏高、雨日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发病时期的绵油12的千粒重、含油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初花期感染菌核病造成千粒重损失率为51.77%,盛花期的损失率为45.63%,末花期的损失率为17.66%;在初花期染病的含油量仅为对照的61.25%,盛花期和末花期染病的含油量分别为对照的83.26%和83.85%;由于发病时期不同,在脂肪酸组成、含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菌核病在初花期发病对油菜的产量和油菜籽品质的影响最大,在生产上需要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2017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油菜菌核病发病早、发生重、田块间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田间菌源量大、品种不抗病、种植制度有利、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多,以及防治率低等因素.该文根据油菜菌核病发生级别与子囊盘密度、油菜花期降水量和雨日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油菜菌核病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正>油菜菌核病广泛发生于我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模式的改变,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情况有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病原及流行规律1.病原。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纲囊膜菌目核盘菌科真菌引发,也称之为茎腐病、烂秆、霉蔸和白秆等。该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发病最多、最重,发病率在10%~95%;在华北、东北和云贵高原等地发病较轻,造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在油菜整个生长期内侵染危害,以花期最易感病,终花期至收获期发病达到高峰,危害程度大.而我地长期连作,温湿度相宜,菌核病逐年加重.经历年田间观测和资料表明,菌核在10~31℃、相对湿度60%~80%范围内均可萌发,而以20~28C、相对湿度80%以上,pH值在4.7~8.5之间萌发最快.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我国油菜产区作物生育期比常年提前3-7天,长势良好。目前,秋播油菜在云南大部已进入结荚期,江南南部处于盛花期,江南北部、西南大部处于初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蕾薹期至初花期,陕南和豫南处于抽薹期至蕾薹期。受积温偏高和寄主生育期提前的综合影响,早春油菜病虫害发生期偏早、较为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532万亩,比近5年均值增加17.1%。其中油菜菌核病全国发生面积63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8.3%;油菜蚜虫  相似文献   

10.
四川冬油菜产区常年菌核病发生事一般在5%-20%。在油菜春季开花前后才表现出受害症状。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菌核可以在秋天萌发形成菌丝侵染油菜植株,造成秋冬季油菜幼苗轻微危害。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广发于全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上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油菜染、发病,损失15—60%,严重的80—95%,特别严重的颗粒无收。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模式的改变,发病和危害有逐年扩展和加重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菌核病是四川省油菜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并常年发生,直接导致油菜减产和受害植株含油量降低。在长期油菜栽培生产过程中,人们已经习惯油菜菌核病在花期发生和危害,并根据油菜菌核病的侵染时期集中在油菜初花、盛花和谢花等时期采用药剂喷雾方式进行菌核病防治。然而,随着我省近年油菜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免耕制度的推行,油菜菌核病在冬季出现大量苗期侵染和危害油菜幼苗现象。苗期油菜受害植株先是在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苗期到成熟期都有发生,但以终花期到成熟期发病最重,病菌为害油菜的叶和叶柄、茎杆、花和荚,以茎杆发病最重,易贡乡油菜栽培年代久,连作重茬,种植方式普遍以撒播为主,油菜密度大,雨量多等原因造成的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豫南区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烂秆病,河南省上蔡县油菜花期雨水偏多,菌核病常年发生并流行,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的减产,轻者5%~10%,重者达7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本文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几种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一)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为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等。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病菌主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影响油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信阳各油菜区发病严重,一般会导致10%~30%减产。本文阐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症状特点和危害情况,并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控贵州喀斯特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以及为油菜生长期营养调控提供依据。通过测定15试点135田块的土壤指标,并对油菜不同生育期菌核病发生情况和气候因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叶部菌核病从抽薹期零星发生,初花期开始加剧,盛花期发病率达最大;茎部菌核病从盛花期开始并持续加剧,直到成熟期;初花期对叶部菌核病影响最大的是初花前3 d平均温度和前10 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盛花期叶部菌核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盛花前5 d平均气温和平均空气湿度,对茎部菌核病发生影响最大的是盛花前3 d平均气温与前10 d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土壤和气候因素对油菜各生育时期菌核病发生有明显影响,其中气候因素较土壤因子影响显著,但土壤因子特别是土壤中钙含量对叶部和茎部菌核病开始加剧发生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1"一病"指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抽薹后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好时期为盛花期,其次是初花期和抽薹后期。  相似文献   

20.
对油菜而言,各产区秋季、冬季、春季均可能发生干旱危害而影响产量.秋季是油菜播种出苗、保全苗的关键时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油菜播种困难、种植面积下降,直播油菜出苗缓慢、出苗率急剧下降,不但密度不能达到高产要求,且个体发育差,已移栽的油菜则返青缓慢、年前长势差.冬季是油菜花芽分化和营养体生长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分枝及花芽分化显著较少,花期缩短,单株角果数下降.春季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也是油菜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加大,花期缩短,且硼吸收困难易造成“花而不实”,产量和含油率显著降低.应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