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 日最大捕食量为172.6头棉蚜,捕食一头棉蚜需要3.34 min,功能系数为1.575;多异瓢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979 5P-1.016模拟;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 103.55P-0.630 5模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度变化对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 Goeze)]成虫捕食棉蚜能力的影响。【方法】在17、23、29和35℃四个处理温度下,室内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在不同棉蚜密度条件下的捕食量。【结果】不同温度下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能力逐渐增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寻找效应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35℃条件下,多异瓢虫成虫的a/Th最大,捕食能力为17℃的2倍。【结论】温度对多异瓢虫的捕食量影响显著,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多异瓢虫成虫的捕食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七星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罩笼方法测定了七星瓢虫成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瓢虫一日捕蚜量(Na)用蚜虫日增长倍数(R)与初始蚜量之乘积减去剩余蚜量求得。瓢虫捕食蚜量的功能反应曲线符合 Holling—Ⅱ型,(a′=0.77;Th=0.00259)。测定了瓢虫干扰常数(m)和寻找常数(Q),(m=0.6284;Q=0.487)。根据功能反应曲线推论,当棉蚜与瓢虫共存于一个封闭系统内时,棉蚜的种群动态模型为N_((t+1))=RN_((t))exp((-0.77P)/(1+0.77×0.00259N_((t)))当 R 与 P 取定值时,N_((t))对 N_((t+1))的上升或下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被多异瓢虫 〔Adonia variegate(Goeze)〕胁迫后取食行为变化,利用刺吸电位图谱(EPG)测定了多异瓢虫对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蚜受到多异瓢虫胁迫时,所产生的刺探波(C波和pd波)的次数减少但时间长度变化不大,反映出棉蚜受影响后减...  相似文献   

5.
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对不同密度下的桃粉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对桃粉蚜的日捕食量有差异。2种瓢虫的捕食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相互间干扰符合hasseⅡ模型。2种瓢虫对桃粉蚜均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喂饲棉蚜对方斑瓢虫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非转基因棉花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在室内研究方斑瓢虫Propylaea quatuordecimpunctata取食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结果】方斑瓢虫1龄平均龄期为1.73 d,2龄平均龄期为2.04 d,3龄平均龄期为1.64 d,4龄平均龄期为1.92 d,蛹期为3.09 d。方斑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 型圆盘方程,在棉蚜密度相同下,4龄幼虫和成虫取食量远高于低龄幼虫;方斑瓢虫捕食量均随棉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棉蚜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于稳定。方斑瓢虫各龄幼虫、成虫对棉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方斑瓢虫取食棉蚜的发育历期室温下为7.3 d,蛹期为3.1 d。方斑瓢虫对棉蚜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7.
丁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09-1110,1218
[目的]研究低剂量的吡虫啉药剂对多异瓢虫捕食力及繁殖的影响,为指导田间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和20%扑虱蚜可湿性粉剂两种吡虫啉药剂,研究了不同低剂量吡虫啉农药的配比对多异瓢虫捕食、捕食功能反应、生殖力的影响。[结果]扑虱蚜浓度配比为1∶2 000,多异瓢虫完全取食率最低,比无农药环境下减少约13%。多异瓢虫的捕食量以施用1∶50 000的艾美乐农药时最大,取食时间仅为不施药状态下的29%。在低剂量农药环境下多异瓢虫的繁殖力有一定的降低。在1∶10 000、1∶20 000的艾美乐溶液和1∶2 000的扑虱蚜药液作用下,产卵量显著低于不施药状态。[结论]吡虫啉为低毒农药,对多异瓢虫有较高的选择性。在大田使用时可考虑适当降低浓度,以提高多异瓢虫的捕食能力,减少农药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龟纹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1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1.1837N/1+0.0059N.日最大捕食量为226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5981×P-1 7081.干扰反应模型为E=0.9733×P-2.076.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蚜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剂量吡虫啉对多异瓢虫捕食蚜虫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低剂量吡虫啉药剂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Goeze))捕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农药在低剂量下能较大发挥多异瓢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其中扑虱蚜为2000倍液时.多异瓢虫完全取食率最低,比无农药环境下减少约13%;多异瓢虫的捕食量以施用50 000倍液的艾美乐时最大,取食时间仅为不施药状态下的29%.在低剂量农药环境下,多异瓢虫的繁殖力有一定降低,在10 000和20 000倍液的艾美乐溶液及2 000倍液的扑虱蚜作用下,多异瓢虫产卵量显著低于不施药状态.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棉花集约化种植面积的急剧增加,以及连作年限的延长,棉花上的虫害和杂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创制出具有突出抗虫、耐除草剂性状的棉花新种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历程与最新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未来抗虫、耐除草剂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