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7,(19):32-33
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指导思南县粮食安全生产用种,2017年在思南县塘头镇芭蕉村进行了杂交玉米新品种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每667 m~2产最高的是惠玉788每667 m~2产达642.48㎏,比对照蠡玉6号(CK)每667 m~2产547.25 kg增产95.23㎏,增产率17.4%;其次是野风160每667 m~2产585.92 kg,比对照CK增产38.67㎏,增产率7.1%;金锋5688每667 m~2产564.58㎏,比对照CK增产17.33㎏,增产率3.2%;正大808每667 m~2产549.14㎏与对照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每667m~2施用尿素39.0kg,过磷酸钙58.0kg,硫酸钾12.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生物学性状的改善,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比不施氮肥的处理增产108.4kg/667m~2,增产率25.31%,667m~2新增产值260.16元,667m~2新增纯收入93.6元,产投比为2.78:1;比不施磷肥的处理增产70kg/667m~2,增产率15.00%,667m~2增产值168元,667m~2新增纯收入133.2元,产投比为4.83:1;比不施钾肥的处理增产26.7kg/667m~2,增产率5.24%,667m~2增产值64.08元,667m~2新增纯收入2.08元,产投比为1.03:1。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7):6-7
k玉米新品种金都玉808系用自选系BD0602为母本、外引系QR273为父本,于2010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黄粒单交种。该品种于2011年种植观察,表现突出;2012年在兴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每667 m~2产量654.17 kg,较对照黔单16增产13.1%;2013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G组平均每667 m~2产量647.5 kg,比对照增产9.67%,增产极显著;2014年完成贵州省省区域试验G组续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672.2 kg,比对照增产16.67%;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59.9 kg,比对照增产13.13%,20个试点19增1减,增产点达95%;201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594.4 kg,比对照增产14.14%,9个试点8增1减;2015年报审。本文对这一品种的选育、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在贵州中上等肥力土壤的粮食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贵州凤冈县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尤其是施肥的科学性,让土壤恢复地力,保护生态环境,矫正当前一些不科学的施肥习惯,在当地进行了几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509.15kg/667m~2,习惯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484.89kg/667m~2,有机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341.14kg/667m~2,空白处理的实测产量为263.44kg/667m~2。配方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增产24.26kg/667m~2,增产率为5%,配方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68.01kg/667m~2,增产率为49.25%,配方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45.71kg/667m~2,增产率为93.27%;习惯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43.75kg/667m~2,增产率为42.14%,习惯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21.45kg/667m~2,增产率为84.06%;有机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77.7kg/667m~2,增产率为29.49%。  相似文献   

5.
在参试番茄的品种、面积、施肥时间和化肥施用量一致的条件下,分别按每667m~2施用沼肥2000kg、2200kg、2500kg和3000kg的4个处理,与每667m~2施用农家肥2500kg作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施用沼肥的所有处理番茄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各种性状指标有所增加,每667m~2产量增加397.5kg至948.1kg,增幅达5.5%至13.1%,增产效果较为显著,并得出每667m~2施用沼肥达2500kg时即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6,(3):114-115
近些年来,民勤县的沙尘暴气候加剧、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农业收入下降。本试验以棉花为指示作物,采用纯化肥为对照组,化肥配施有机肥,研究民勤县有机肥与耕地质量提升关系。结果表明:对照组每667m~2产280.8kg,配施有机肥每667m~2产321.5kg,每667m~2增产40.7kg、增产14.5%,每667m~2增加产值211.0元,投入产岀比为1:47。初步结论:商品有机肥对棉花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作为民勤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的主要措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可以促进马铃薯地下块茎膨大,从而提高经济产量和商品率;在施N12kg·667m~(-2)和P_2O_5 7kg·667m~(-2)的基础上,K_2O的施用量为19~27 kg·667m~(-2)时马铃薯能显著增产,较对照增产44.8%~53.0%;K_2O的施用量为23 kg·667m~(-2)时马铃薯生产效益最好,每667 m~2增收660.02元。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马拉松~缓释肥料对水稻生产的节肥、省工、节本、增产、增效作用,特进行了马拉松~缓释肥料的应用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处理(2)(缓释肥区)每667 m~2只施促蘖肥马拉松R缓释肥25kg、不施保蘖肥,在比处理(1)(常规肥区)每667 m~2减施N 3.05 kg、P_2O_5 0.1 kg、K_2O 0.5 kg的条件下,肥料用量减少14.9%,成穗率提高6.3%,每穗实粒数增加5.01%,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分别增产3.69%、2.04%,每667 m~2节本增效55.97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在稻-蒜轮作模式下大蒜苗期死苗、回苗和重茬症等突出问题,选取了不同土壤调理剂在大蒜播种期进行土壤调理后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大蒜苗期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在大蒜返青期时,每667m~2施荣宝20kg和QQ有机肥100kg处理表现最好,蒜苗鲜重分别增产89. 47%和77. 40%;对蒜苔增产效果好的是施用荣宝20kg/667m~2,增产率达到67. 16%;对蒜头增产效果较好的是施用75kg/667m~2金龟二代,增产率为29. 57%。在大蒜播种前,施用低剂量的荣宝20kg/667m~2和QQ有机肥100kg/667m~2对大蒜土壤进行处理后对大蒜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辣椒和西瓜施用硫酸钾14kg/667m~2和20kg/667m~2,植株生长健壮,辣椒增产24.5%和21.4%,西瓜增产37.5%和32.5%。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单作茭白(CK)、茭白田放养鸭20只·667 m-2(D20)、25只·667 m-2(D25)、30只·667 m-2(D30)等不同共作系统中氮素输入、输出与盈余(盈余=输入-输出),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茭白-鸭共作系统中茭白平均产量为1 332.41 kg·667 m-2,比单作茭白增产26.31%。单作茭白总氮输入为22.27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到89.10%,产品氮输出为5.00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22.45%,氮盈余为17.2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77.55%,土壤氮残留为7.11 kg N·667 m-2,损失为10.16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总氮输入平均为23.72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65.13%,产品氮输出平均为7.65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32.24%,氮盈余平均为16.0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67.76%,土壤氮残留为7.18 kg N·667 m-2,损失为8.89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投入成本平均为3 114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84.59%,主要是鸭饲料、围网、鸭舍等成本增加。茭白-鸭共作系统产品产值平均为6 568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55.64%。D25处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产品产值-投入成本)最高为3 589 元·667 m-2,比CK处理高41.69%。综合考虑氮平衡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茭白田放养鸭25只·667 m-2的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较高,并且氮素盈余和损失较少,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施磷量对枸杞产量、磷素吸收量及土壤磷盈亏状况等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青海诺木洪农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施磷(P2O5)0 kg/hm2(P0)、133 kg/hm2(P133)、267 kg/hm2(P267)、400 kg/hm2(P400)、534 kg/hm2(P534)和农民习惯施磷量667 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在经济作物上的田间应用效果,通过在小白菜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和不喷施该品种肥料的对比试验来校验其实际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新型特肥、提升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提供试验效果依据。结果表明,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的小白菜每667m2产量可达2610.5kg,比未喷施的增产265.9kg,增产率为11.3%,每667m2增加纯收益707.7元,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明确略阳地区药农在黄精生产上四种常用肥料追施的最优选择,将生产田正常追肥的生物有机肥换做当地药农常用的其他四种肥料进行追施,研究不同肥料追施对略阳地区黄精花期植株地上形态的生长差异,以及对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前追肥对黄精花期叶片展开无显著影响,地径增速增加,株高增速减缓,植株结出花果数减少,不同肥料追施对黄精的增产效果不尽相同,以史丹利复合肥对黄精鲜产量和药材干产量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为758.56 kg/667m2和131.96 kg/667m2。花期前追肥可引导略阳地区黄精花期横向生长、相互遮阴躲避阳光直射伤害,史丹利复合肥为当地四种常用追施肥料的最优选择,对黄精的产量提升效果最好,但在生产中应注意及时补施含有机质的肥料,避免长期施用化肥引起土壤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依托宁夏中宁红柳沟产区小盐池滩枸杞基地开展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对枸杞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灌水条件对枸杞的叶绿素变化影响较为显著,枸杞叶绿色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与灌水量的大小没有线性关系;在枸杞果实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增大,在休眠期及落叶期叶绿素含量减少;不同灌水处理下初始荧光Fo先上升后下降,最大荧光产量Fm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增产,但灌水量超过384.23 m/667 m2时,产量与灌水量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元胡种植区土壤酸化的阻控作用,通过连续两年的钙镁磷肥田间定位试验,以上元观镇当地元胡种植户施肥习惯为对照(CK),研究分析了在氮、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钙、镁、磷肥750 kg/hm~2、1 500 kg/hm~2和2 250 kg/hm~2,对土壤pH、交换性酸、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盐基离子以及土壤基本肥力水平的影响。通过测算投入、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施用钙镁磷肥能显著提升土壤pH水平,较(CK)处理提升0.27~0.31个单位,T100、T150两个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和交换性氢含量,对降低交换性铝有一定作用。施用钙镁磷肥较(CK)处理能显著提升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阻控土壤酸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但当施用量达到2 250 kg/hm~2时,种植元胡的新增纯收益会有所下降,伴随产生土壤中磷素过量的问题,会有造成磷素流失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因此在汉中元胡种植区土壤酸化改良中推荐钙镁磷肥施用量750~1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黄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孔膜灌溉技术,研究了随水施不同肥量处理下黄瓜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营养元素分配、品质和产量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生产的最优施肥量。以膜下沟灌随水施肥量为对照(CK),微孔膜灌溉随水施肥量共设5个梯度:57.0kg/667m~2(FA)、69.0kg/667m~2(FB)、81.0kg/667m~2(FC)、93.0kg/667m~2(FD)和105.0kg/667m~2(FE)。结果表明:1)FC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大,而分别在FE处理和FD处理中最低,差异达显著水平;2)FC处理促进了黄瓜植株中P的积累,根、茎和叶中P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FC处理下土壤中N、P和K含量均逐渐减少;3)维生素C含量在FC和FD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最低值FE处理提高64.5%和78.5%,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以FC处理下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4)同CK处理相比,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FB和FC处理中均显著增加。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的施肥量为FC处理,即81.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水肥耦合对河西绿洲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河西绿洲板蓝根生产的适宜水肥用量,以板蓝根品种‘安徽亳州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和A3B3)对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田间持水量为75%~90%、肥料水平为N 225kg/hm~2+P_2O_5525kg/hm~2+K 150kg/hm~2时的水肥组合处理(A2B1),其板蓝根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主根根长、根直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板蓝根在营养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及蒸腾速率(T_r)也最大,植株保持较强的生理代谢活动,A2B1处理的板蓝根产量最高(209.05kg/667m~2),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板蓝根单位面积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A2B1A2B2A2B3A1B1A1B2A1B3A3B1A3B2A3B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红地球葡萄为对象,研究不同生长期施用腐植酸水溶肥+半量大化肥与常规足量使用大化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叶片黄化病情指数及投入产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腐植酸水溶肥后,与对照区相比成枝率提高了15.88%,果枝率提高12.14%,叶片黄化病情指数降低1.87,果实硬度提高0.16 kg/cm2,葡萄施肥量减少了37.54%,亩产量增加了332.75 kg,收入增长25.5%,投入产出比由1∶3.4提高到1∶6.2,明显优于对照。对葡萄减肥增效优化葡萄施肥方案,提升葡萄效益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缓控释肥用量对不同品种决明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个决明栽培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缓控释肥用量对决明幼苗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控释肥处理间决明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SY-Q-2的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缓控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缓控释肥用量达到27~36 kg/hm2时均达到峰值,而SY-01-02和HQ-W1-01在缓控释肥用量为18~27 kg/hm2时达到最大。综合分析得出,参试的三个决明品种对缓控释肥的敏感程度总体表现为SY-Q-2〉SY-01-02〉HQ-W1-01,缓控释肥用量为27 kg/hm2有利于促进决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