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用复合肥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含量复合肥作底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复混肥比对照单产增加414.2kg/667m~2,增产率达36.9%,增加产值331.4元/667m~2;草垫土比对照单产增加380.9kg/667m2,增产率达33.9%,增加产值304.7元/667m~2;通用复合肥比对照单产增加495.2kg/667m~2,增产率达44.1%,增加产值396.2元/667m2。其中,通用复合肥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怀姜是博爱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属小黄姜系列,全县常年种植面积330 hm~2,单产1500 kg。为了提高产量,博爱县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八改"技术措施,平均产量2000 kg/667 m~2,最高产量可达3500 kg/667 m~2。一、改传统施肥为配方施肥(一)施足底肥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20,(1):31-32
为南阳市夏玉米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以夏玉米品种良硕88、登海605和郑单958为对象,进行了单产800kg/667m~2高产技术创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产技术创建,良硕88、登海605和郑单958的单产达850.8kg/667m~2、853.7kg/667m~2和847.0kg/667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5.
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沂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山东省的粮油主产区,粮食面积、总产均占全省的1/10,油料居全省第一.近两年,该市紧紧抓住国家开展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增加投人,从而在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中走在了前列.2009年,全市共安排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面积0.89万hm2,平均单产达到652.3kg/667m2,比全市小麦平均单产高263.3kg/667m2.其中,10个高产攻关片,平均单产达到713.24kg/667m2,单产最高的郯城县达到了731.6kg/667m2,比2008年增加了9.93kg/667m2.玉米、水稻、花生高产攻关均列全省第一,单产分别达到了1 084.4kg/667m2、746.67kg/667m2和644.3kg/667m2,水稻单产创造了新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两优1128在辰溪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德宠  包昌云  金涛 《农技服务》2011,28(2):135-136
两优1128(P8SS×R1128)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发的超级稻两系新组合,2009年在辰溪县潭湾镇桥湾村试种1333.3 m~2,平均单产13072.5 kg/hm~2,2010年在辰溪县推广8hm~2,平均单产11250 kg/hm~2,高产丘块达13650kg/hm~2。该组合适应低海拔,温光充足,水源方便的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栽培中注意重施有机肥,控氮增钾,防治黑条矮缩病、叶鞘腐败病的发生,穗期喷施谷粒饱。  相似文献   

7.
<正> 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单产(667m~2)1500kg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种植西瓜133.3hm~2,每667m~2产量在 5 000kg左右,最高单产达 6 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种植大方皱椒的最佳施肥方案指导生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大方县理化乡果木村进行了氮磷钾肥总量控制配施对大方皱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当地近期获得高产优质的肥料配方施肥)大方皱椒的平均产量为1 133.53kg/667m~2,比常规施肥区增产182.43kg/667m~2,增产率达19.18%。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N为300kg/hm~2,P2O5为120kg/hm~2,K2O为300kg/hm~2)、130%的优化磷处理区和130%的优化钾处理区的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区,其中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大方皱椒的产量最高,达1 181.03kg/667m~2。氮磷钾肥优化处理区肥料配方是当地大方皱椒生产种植的最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宁蒗县2015年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0.42万hm2,辐射带动发展光叶紫花苕冬闲田净种0.99万hm~2,目前年稳定种植面积达1.4万hm~2以上。通过大区示范及大区对比试验、举办中心示范样板、建立效果监测点,采样测试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p H值指标等开展光叶紫花苕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种植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2~5.4 g/kg,全氮0.07~0.12 g/kg,全磷0.03~0.06 g/kg,全钾0.5~1.3 g/kg,CEC 0.2~1.68 cmol/kg,能使碱性土壤降低p H值0.08~0.3个单位,使酸性土壤增加p H值0.1个单位,能提供有机质48.27 kg/667 m~2,氮素22.84 kg/667 m~2,磷素1.37 kg/667 m~2,钾素11.35 kg/667 m~2,实现每667 m~2平均减少化肥量为25.21 kg(尿素1.63kg/667 m~2,普钙7.92 kg/667 m~2,硫酸钾15.66 kg/667 m~2),每667 m~2均增长粮食12%。基于此,认为光叶紫花苕净种还田是最为有效的化肥减量替代技术之一,值得在南方冬闲田地区大力推广应用。同时,重点分析光叶紫花苕净种还田对化肥减量的影响情况,并以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50-51
田阳县农业局结合全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2013年启动超级稻Y两优2号百亩高产攻关试验示范面积6.7 hm~2,2015年连片示范面积13.3 hm~2。详细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对其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经全田实割测产,2013年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为10 574.69 kg/hm~2;2015年平均单产为10 895.32 kg/hm~2。  相似文献   

11.
<正>辽葵杂2号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三系配套油葵杂交种.我们于1983年引进.当年在哈密地区农科所试种1465.2m~2,单产3906.7kg/hm~2,以后至1987年先后在哈密市陶家宫乡、花园乡、二堡乡、回城乡示范种植120hm~2,单产2875.0—3862.5kg/hm~2.1990年昌吉州种植53.5hm~2,单产3523.5kg/hm~2.巴音郭楞州1990和1991年累计推广734hm~2,平均单产2700kg/hm~2.辽葵杂2号在哈密地区生育期95天,比先进工作者早熟5—7天,抗早,耐盐碱,抗向日葵黑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尽快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乃是当前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探索春小麦大面积高产经验,我们从1990年起,在以往科技人员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春小麦单产11250kg/hm~2的攻关研究。1991年在巴里坤县奎苏乡种植666.7m~2春小麦高产试验田,获单产10056kg/hm~2的产量。1992年更换良种,改进栽培管理措施,依据数学模型得出了优化农艺措施方案,在同一块地上取得了单产12240kg/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品质好,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之带来了种薯用量增加、种薯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致使企业加工原料收购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毕节市马铃薯播种面积34.69万hm~2,总产646.16万t,平均单产1 241.71 kg/667 m~2;脱毒马铃薯总产461.39万t,平均单产1 338.81 kg/667 m~2。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有威芋3号、会-2号、宣薯2、米拉、威芋5号、费乌瑞它等。销售价格在1.4~2.0元/kg之间,超市价格2.0~3.0元/kg之间。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在黑水乡麻竹溪村开展了水稻绿色抛秧增产模式攻关13.78hm~2。通过选择优良抗病高产水稻品种;旱育秧培育中小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结合施用有机肥,沼渣、沼液;健身控害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以物理防治为主,去除田间杂草,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黄板诱杀水稻害虫,结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病害;科学的抛丢秧田间管理等措施,使生产的水稻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经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667m~2产683.2kg,比常规栽培平均667m~2增产67.5kg,增长10.96%,最高667m~2产达726.8kg,同时节省人工及农药费用260元/667m~2。证明了绿色水稻抛丢秧栽培模式具有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秧田,增产,增收,环保等优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早熟油菜的产量和效益,采用2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精播壮苗、精栽增密、精细管理"三精"栽培技术种植早熟油菜,平均单产、纯收入均比免耕直播早熟油菜高,"三精"栽培平均产量321.4kg/667m~2,免耕直播242.5kg/667m~2;"三精"栽培纯收入974.7元/667m~2,比免耕直播平均增加213.7元/667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伊犁垦区是兵团最主要的粮食产区,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83.25万(667m2),平均单产414.8kg/667m2,其中:小麦平均单产407.71kg/667m2,玉米平均单产800kg/667m2,水稻单产725.2kg/667m2,大豆单产207.38kg/667m2。2005年8个农牧团场粮食单产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与玉米间作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水平和密度水平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为4000~4545穴/667m~2范围内,施农家肥3000kg/667m~2、磷肥45kg/667m~2、钾肥30kg/667m~2、尿素7.5kg/667m~2,马铃薯单产最高,比(对照)农家肥1500kg/667m~2、磷肥15kg/667m~2单产高55.9%。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种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在播种前15~20 d要进行催芽,以打破休眠。以冬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种植为主,冬春马铃薯播期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采取深沟高垄地膜覆盖,单产1 500~2 500 kg/667 m~2,高产可以达3 000 kg/667 m~2,秋马铃薯分旱地种植和稻田免耕种植两种,旱地种植采取深沟高垄地膜覆盖,播期在8月中旬至9月底,稻田免耕最适播期是9月中旬,最迟在9月底之前播完,秋马铃薯单产1 500 kg/667 m~2,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约2 0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2018年笔者在当阳市玉阳办事处,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获得成功。参试品种(系)单产1609-3484 kg/667 m~2,平均2820 kg/667 m~2,华薯2号(ck)为3271 kg/667 m~2。单产与对照比较有3个品种(系)增产、2个品种(系)相近、4个品种(系)减产。综合分析,马铃薯新品种华薯3号、华渝5号和08CA9728-04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20.
内黄县地处豫北黄河故道,适宜种植优质强筋小麦.自2003年以来,优质强筋小麦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已达45万亩.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强筋小麦高产技术实验研究、高产攻关、千亩方示范等,使辖区内小麦获得了好收成.其中高堤乡小麦千亩方平均单产462kg/667m2,最高单产588kg/667m2.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