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苜蓿的叶生产量。[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材,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栽植密度对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5个性状在同一刈割时期及全年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在某些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均以密度A处理(20cm×20cm)最多或最高,分别为855枝/m^2、42 253叶/m^2以及698.88、464.55和1163.43g/m^2。相关分析表明,苜蓿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和干草产量与单位面积叶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对叶生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干草产量、茎重、叶片数和分枝数。[结论]5个栽植密度中,以密度A处理的叶生产量最高,其次为密度B处理(30cm×30cm)。 相似文献
4.
5.
豫南板栗林下套种百合不同栽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年生板栗园内套种百合,从距树干1 m向周围扩展,分别采用15 cm×20 cm,1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的株行距栽植百合种球。定植后第3年,于现蕾期分别测定植株中部叶片的光合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秋季采收百合鳞茎。结果表明,百合植株叶片的生理指标及单位面积鳞茎产量和大鳞茎产量比率均是:稀植>中度密植>密植。板栗林下套种百合以30 cm×30 cm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索河北省行唐县最适宜的花椒栽植密度,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大红袍花椒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栽植密度,分析不同栽植密度对花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花椒生长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花椒发枝量、发育枝平均生长量、树高、冠幅显著降低,花椒果穗长、果穗宽、单穗质量、单穗果数、果径及百粒质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花椒单株产量整体呈降低趋势,花椒单位面积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株行距为3 m×3 m、栽植密度为1 111株/hm2时,花椒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是最适宜行唐县大红袍花椒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杏麦间作环境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USB-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气温和地温均随太阳辐射的升高而上升,随其下降而降低,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变化则呈负相关。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温度分别较单作区低4.53和0.7℃;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相对湿度分别较单作区高4.90%和3.93%。【结论】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园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生长情况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下司镇某试验田为耕作对象,设计了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生长情况分析的试验对比。分析过程中,将每667m2产量作为衡量水稻生长情况的直接指标,得到了该镇水稻种植环境下最优的栽植密度,为该镇水稻种植密度的合理确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