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德昌杉百日苗苗木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昌杉百日苗苗木标准研究肖千文(四川农业大学)周廷佑,苟发刚(四川德昌县林业局)魏建国(凉山州林科所)德昌杉自然分布于N26°23′~28°31′、E101°41′~102°51′,海拔1300~3000m。德昌杉资源稀少频临枯竭、属国家三级保护树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德昌杉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对38年生30个无性系870个分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进行生长量统计分析,以及从异速生长指数上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生长量上的差异。30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28.24 cm、19.18 m和5.18 m,其变异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29、0.19和0.24;胸径-树高、胸径-冠幅异速生长关系分析显示德昌杉的在胸径生长量上分配的速率明显高于树高和冠幅,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胸径-冠幅和胸径-树高之间的SMA斜率在不同无性系间,无相同的SMA斜率,除16和28号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外,差异均显著(P<0.05),30个无性系间没有一致的生长量分配速率。无性系间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长量分配模式进一步体现了环境对各构件生长的生态可塑性和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为德昌杉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黄荆种子预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磨破种皮、0.9%浓度的稀盐酸浸种处理、75℃热水加苏打液浸种处理,可有效地提高黄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红松种子低温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子属于生理性休眠的种子,它具有坚硬的外种皮,内种皮、胚、胚乳内均存在抑制发芽的物质;种胚未成熟也会引起生理性休眠。由于引起休眠的原因较多,使红松种子催芽处理比较困难,一般按国标采用变温层积处理,苗圃播种后,出苗不齐,圃场发芽势及发芽率较低。本文采用新的种子处理方法与传统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红松种子检验和试验地点 1.1 随机抽取样种,并保留样种。检验结果如下:净度97.4%,千粒重560g,含水量13.1%,种子生活力80%(种子生活力测定使用靛蓝染色法)。 1.2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柴河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比较了几种处理方式对班克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温45℃的水中浸泡24 h,种子发芽率和长势明显优于其他。  相似文献   

7.
陈山红心杉杂交授粉种子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1年进行的陈山红心杉杂交试验种子进行室内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4.35~7.65 g和26.0%~72.0%,平均值分别为5.93 g和48.6%。初步筛选出千粒重和发芽率两个指标均高于均值的杂交组合12个,分别为组合1、2、8、11、12、14、17、20、23、24、42、45,且组合11、42、45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于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种子。筛选出的12个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平均值分别为6.96 g和58.5%。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种子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提升种子园管理要求和技术,从出籽率、千粒重、优良度、涩粒率、空粒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木生长量等方面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各无性系出籽率和种子品质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出籽率为3.0%~9.0%,60%以上的无性系出籽率大于5.0%;优良度为33.3%~83.3%,69%以上的无性系优良度大于50.0%;发芽率13.0%~78.0%之间,无性系平均发芽率为46.8%。总体来看,出籽率及种子发芽情况良好。无性系平均空粒率为6.7%,而平均涩粒率达37%,且有75%以上的无性系涩粒率大于30%,种子品质受涩粒率的影响较大。根据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降低涩粒和空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的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处理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和草木灰水浸种,以及砂擦种皮方法处理乌桕种子,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去除乌桕种皮的蜡质,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达到89.6%、67.6%,该处理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种子萌芽快,苗木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磁场和不同磁场强度处理的水对林木种子浸种培育,观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和下胚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能提高林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的生长;匀场比梯度场好,磁场强度为0.4T的比0.2T的好。但对不同的树种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不同光照和温度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为试验对象,设置红光、蓝光、白光3个光照处理条件,每个光照处理条件设0,5,20μmol/(m2·s)3个光量梯度,并测量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光5μmol/(m2·s)、红光20μmol/(m...  相似文献   

12.
从杉木外植体的选择、消毒、诱导、增殖、生根及移栽等方面对杉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目前杉木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杉木组织培养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来自广西、湖南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林龄为17年生时,广义遗传力达0.9以上;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筛选出柳46、柳300、柳88等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其单株材积遗传增益最高达23.12%;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在3个年份测定中均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开花结实、木材密度、冻害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材积与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枝盘数、胸径与冠幅相关极为密切。不同种源生长期有差异,变幅在190~220d。杉木优良种源大多来自中心产区,产地分布自我国西南到东南。中心产区种源结实率和结实量明显小于南北两亚热带种源,其地理变异呈“V”形趋势。杉木种源冻害程度与地理纬度是密切负相关。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从北到南呈纬向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国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川南优质乡土树种。本文针对杉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通过其不同初植密度和经营方法对林分生长及效益的对比实验和分析,提出杉木在川南的合理初植密度和新的栽培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其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杉木地理种源间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杉木不同种源杂交表明,杂交亲本间地理位置(经、纬度)相差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江苏×德昌杉、江苏×广西融水、江苏×广西玉林、江苏×贵州锦屏、江苏×湖南靖排的杂种后代,造林8~9年生时,蓄积比亲本(♀)高16.8~276.3%,比对照(优良林分子代或较好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高14.9~257.2%,据此,认为在种源种子园中进行杂交,可进一步提高种源选择的增益。  相似文献   

17.
杉木组培无根苗瓶外生根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基质、愈伤组织和ABT对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愈伤组织和ABT对杉木组培苗的生根率产生显著影响,最佳组合为:基质用红心土∶河砂(3∶1)+愈伤组织部分切除+ABT1#300 mg.L-1。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冠下套种福建青冈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青冈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35年生福建青冈的胸径生长明显慢于杉木,但其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同时进行了在杉木林冠下套种福建青冈等12个造林树种对比试验,分析其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的生长情况,表明在杉木林冠下生长比较好的树种有细柄阿丁枫、木荷和福建柏,可作为杉木林冠下造林的首选树种;生长较差的有酸枣、拟赤杨、檫树、厚朴、红豆树和福建青冈等,这些树种不适宜作为杉木林冠下造林树种,特别是福建青冈不宜在杉木林冠下造林,其在杉木林冠下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在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在西江林场,采用实生苗造林、萌芽更新和插条造林3种更新方法对杉木林分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经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后,杉木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好于插条造林,而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的杉木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以杉木嫩茎为实验材料,建立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杉木嫩茎用HgCl2 试剂消毒11min效果最好,污染率和死亡率极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5mg/L +3%蔗糖。最适宜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6-BA0.5mg/L+IBA2.0mg/L+2%蔗糖。移栽30d后,成活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