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火鸡体内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京和呼和浩特市4个火鸡场的95只火鸡、50只火鸡胚和42份精液样品中分离到15个分离物,用国际霉形体分类分会推荐的生化、遗传学和血清学方法证明其中有两个分离物是两种霉形体混合物,共17株霉形体。所有分离物在无抑菌剂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5次未出现细菌形态、对毛地黄皂苷敏感、不水解尿素、DNA的G C含量介于26-34mol%之间。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试验结果将其中的15个株分属于霉形体属的5个种,即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4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2株、衣阿华霉形体(M.iowae)1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和雏鸡霉形体(M.pullorum)各4株。其余2株也属霉形体属,但尚未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2.
在澳大利亚首次从正常牛的鼻道分离到产碱霉形体(Hudson 和 Etheridge 1963)。继之,从新西兰一次发作的乳腺炎中分离到该种霉形体(Brookba-nks 等1969)并且,在美国从散发的乳腺炎和大批的乳样品中分离到(Dellinger 等1977)。Bennett 和Jasper(1978)于加州曾从患有严重关节炎的6头Friesian 犊牛的滑液中分离到产碱霉形体。在该州215头犊牛中曾有30头已临床感染关节炎。通过关节  相似文献   

3.
从山羊分离出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从辽宁、河北、甘肃等地区送检的13份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肺、淋巴结、胸水)中,分离到13株霉形体,经鉴定12株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e)、1株为精氨酸霉形体(M.arginini)。从1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中选用辽宁源LG株、河北源HG株和甘肃源GG株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的6只健康山羊肺部产生的病变与自然发病送检的病羊肺的病理变化一致,从病肺中均可重新分离到绵羊肺炎霉形体。证明上述地区山羊群或山羊和绵羊混合群中流行的肺炎是由绵羊肺炎霉形体所致。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羊传染性无乳症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地区患乳房炎的山羊、绵羊乳汁中分离到9株霉形体,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等均与无乳霉形体国际模式株 PG_2一致,为无乳霉形体(Magalactiae)。  相似文献   

5.
从一群6月龄患肺炎的183只山羊羔中收集鼻拭子;自死亡的山羊羔收集了37份气管拭子和肺组织样品。共分离了45株霉形体(Mycoplasma):11株(24.4%)是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9株(20%)是无乳霉形体,3  相似文献   

6.
用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抗体法鉴定无乳霉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抗体法,对我国新疆地区患有乳房炎的山羊、绵羊乳汁中分离到的6株山羊源霉形体、3株绵羊源霉形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9株分离物均为无乳霉形体。  相似文献   

7.
以禽类为宿主的霉形体目(Mycoplasma-tales)是1953年 Nelson 首先在呼吸道病患鸡的病变中发现的球杆菌样小体。以后,他用鸡胚及组织培养分离的霉形体做发病实验而获得成功。1952年 Markham 等从鸡和火鸡呼吸道病例在人工培养基上分离了(后来改成命名为)禽败血霉形体(Myeoplasma galliseptic-um)。以此为转机,从以家禽为主的禽类分离霉形体及其有关分类的研究工作兴盛起来了。现在已被国际承认并载入细菌名词目录的禽类霉形体属(简称 M)的共有8种和尚未定名的5个血清群。还有从禽类分出脲形体(Ur-eaplasma)属及无甾醇形体(Acholeplasma)属  相似文献   

8.
绵羊肺炎在苏丹是一种重要的羊疾病,但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少。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中分离到霉形体在苏丹已有报道(Khan, 1960; Elmahi等人,1978;Harbi等人,1981),其中E Imahi等人(1978)共分离到11株霉形体,有3株被鉴定为精氨酸霉形体。本文将报告这些霉形体的特性。材料与方法 1978从患肺炎的绵羊肺脏分离的3株霉形体冻干物被送到设在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霉形体合作中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从40只患传染性窦炎的病鸭眶下窦中(其中4只未作病毒分离)分离到16株血凝性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_(11)-N_9);又分离到18株霉形体中,除2株未定种外,其余16株经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鸭霉形体(Mycoplasma anatis)。同时分离到31株大肠杆菌,O抗原分属O_(15)、O_(70)、O_(138)三个血清型。将A型流感病毒(H_(11)N_9)、鸭霉形体和大肠杆菌(O_((?))和O_(138))分别经眶下窦接种1日龄雏鸭,并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鸭霉形体的感染成功地复制出自然病例,表明鸭霉形体是鸭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牛霉形体的分离及其对犊牛的致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第十牧场,从患乳房炎的865号母牛分离到一株牛霉形体。当用该分离株接种健康犊牛时引起了四肢关节炎,患病关节有大量纤维性渗出,关节面损伤,经组织学检查可见有微小坏死灶及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1.
绵羊肺炎霉形体病的病原分离、人工感染及药物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肺炎霉形体病是由绵羊肺炎霉形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M.ovipneumoniae)于1963年首次由Mackay氏等从英格兰分离到,1972年由Carmichael正式命名为绵羊肺炎霉形体。我国绵羊中是否有此病存在,迄今尚未见有报导。  相似文献   

12.
用20%猪血清复合马丁肉汤培养基(pH7.6),从患病绵羊、山羊乳汁中分离出9株霉形体,均鉴定为羊无乳霉形体(Mycoplasma Agalactiae)。证实,新疆昌吉回族自沿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乡终年在草场上放牧的绵羊、山羊群多年来呈地方流行的以缺乳、无乳及乳房炎等为主要临症的疫病是羊接触传染性无乳症(Contagious Agalactia)。  相似文献   

13.
以常用的14种国产药物的纸片,对上海奶牛场分离到的5株牛霉形体、5株牛鼻霉形体和从组织培养及小牛血清中分离到的3株精氨酸霉形体,以及定型菌种牛鼻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和猪鼻霉形体进行了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示出影响菌体蛋白合成的呋喃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药物对霉形体有抑菌作用,一般在同一霉形体种中,有相似的药物敏感范围,但这些药物对不同种霉形体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一群178头牛的82头中,在其262个眼拭子中的111个分离到霉形体。其中,64份分离物来自148头牛的角膜结膜炎病例,47份分离物来自114头的健康牛眼。42份分离物中的41份被鉴定为牛眼霉形体(Mycoplasma bovoculi),1份鉴定为莱氏霉形体(M.Laidlawii)。没有发现螺原体属(Spiroplasma)。  相似文献   

15.
鸡源霉形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乌鲁木齐市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滑液囊霉形体(M.synoviae,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进行了血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92%和35.90%,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52.50%。从凝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6株为MG,3株为MS,其余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16.
鸡胚制活病毒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霉形体。共20个分离物,对其中12个进行了种属鉴定,12个分离物中有4个含有两种霉形体,因此共含有16株霉形体,即鸡毒霉形体8株,滑液霉形体7株和一株不属于这两种的霉形体。随机选出3个分离物进行了链霉素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大为增强,链霉素的最小抑制量为对照株的几十百倍,因而能抵抗疫苗中链霉素的作用而污染了疫苗。建议在产品检验中增加霉形体检测项目。在未能使用 SPF 鸡胚生产疫苗以前应尽速进行消灭污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细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从24份临床乳房炎乳样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球杆菌2株(M1和M2)、革兰氏阳性球菌3株(M3、M4和M5)和革兰氏阳性杆菌1株(M6).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M1—M6分离株分别与变异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aria...  相似文献   

18.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从活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滑液霉形体16个分离物和3株对照株进行了对8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霉形体株对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和泰妙霉素最为敏感,最小抑制量≤0.2微克/毫升。但分离株对链霉素,泰乐霉素和庆大霉素有明显的抗药性,尤其对链霉素的抵抗力极为强大,最小抑制量竟高达1000微克/毫升,为对照株的数十到数百倍。在五批人工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新城疫疫苗样品中,分别加入北里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有效地控制了霉形体污染。经过冰箱温度(5—10℃)保存2.5个月疫苗即将失效前,北里霉素和红霉素依然保持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加入四环素的有两批样品中尚有微量的霉形体存活。加入这些抗生素对疫苗效力没有影响。作者们认为,在尚未能普遍应用SPF鸡胚培养制造活疫苗以前,应用抗生素控制疫苗的污染,仍不失为一种控制污染的可行的应急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病原 从犊牛和成年牛肺炎组织中分离出的霉形体类型包括特异霉形体、牛霉形体和牛鼻炎霉形体。此外,牛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偶尔分离出脲原体和牛生殖器官霉形体。特异霉形体和牛霉形体是两种主要类型。这些微生物可能是牛上呼吸道内的正常常在菌。实验性地使霉形体进入下呼吸道,可引发肺炎,其特征是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淋巴样细胞增生,及化脓性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