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浸提剂的选择一直是土培速效磷测定方面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因地制宜地选出一种理想的浸提剂是化学浸提法的关键。本试验就当前国内普遍采用的Olsen法的一些不足,以冀东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作试验材料,进行了一些浸提方法的研究。本着准确、简便、经济、统一的原则,本文最后推荐在冀东进行速效磷测定时以MehlichⅢ法来代替Olsen法。  相似文献   

2.
<正>华北冀东南地区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也多在1%左右,是河北省中低产田改造的重点地区。而向日葵具有很强的抗旱及耐贫瘠、耐盐碱能力,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向日葵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设施栽培土壤退化问题,通过调查的方式,总结出冀东地区蔬菜温室土壤存在的问题,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和农艺措施提出了解决设施栽培土壤退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几种土壤类型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潴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及红壤旱地等12块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及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壤,研究了土壤水份含量,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酶活性及后者与甘蔗产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由于土壤水份含量与土壤层次及土壤肥力的不同,土壤酶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蔗茎产量。经统计检验,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中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磷酸酶、脲酶等酶活性有明显的正相关,供试六种土壤酶活性与蔗茎产量也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冀东典型地区设施土壤性质及养分特征,对唐山市和承德市的设施大棚进行了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pH平均值为6.20~7.49,以中性或碱性土壤为主,酸性土壤所占比例为26.32%.全盐含量平均值为2.55~9.30 g/kg,74.74%的土壤为盐渍土.滦南县和乐亭县同时存在较高比...  相似文献   

6.
几种生态公益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生态公益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造生态公益林后,土壤的生态功能得到改善;生态公益林地的土壤容重明显低于杉木林地,降低幅度为10%~12%;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有增加;土壤自然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分别较杉木林地提高了13%~28%和23%~27%;不同林地土壤的蓄水量为风景林地>水源涵养林地>水土保持林地>杉木林地,而凋落物持水量和林地蓄水量为水源涵养林地>风景林地>水土保持林地>杉木林地.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采用接触式测针糙度仪量测法,分析了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对地表糙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m/min雨强下,随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地表糙度变化呈增大的趋势;随土壤容重的增加,地表糙度的变化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且当土壤容重相同时,直线坡面和耙耱地坡面地表的糙度变化均高于人工锄耕和等高耕作坡面;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地表糙度的变化总体上也呈减小的趋势,且在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直线坡面地表的糙度变化较其他处理高。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因子相互作用对地表糙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与地表的糙度变化呈负相关,而土壤孔隙度与地表糙度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GPR)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探测工具,具有探测速度快、探测过程连续、操作简单,探测费用低等优点。探地雷达在工程勘探方面应用广泛,但在探测典型土壤物理性质,尤其是在探测矿区典型土壤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在介绍GPR基本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图像处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基于GPR的典型土壤物理性质探测研究进展作详尽文献分析,最后阐述基于GPR的矿区复垦土壤典型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对探地雷达探测典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展望,指出基于GPR对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应主要集中于GPR图像处理技术、GPR的分辨率及探测效果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人工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时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林地在垂直方向上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值差异性不显著,而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则差异性显著,非毛管孔隙度变异性属于中等变异,毛管孔隙度变异属于弱变异,但其变异性不论在深度方向上还是在时间序列上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两林地总孔隙度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但这一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时间序列上总孔隙度的变化差异性显著,总孔隙度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属于弱变异性;两林地土壤密度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减小后增加,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时间序列上土壤密度差异性显著,7、8、9月份较低,土壤密度变异属于弱变异,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两林地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均值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时间序列上差异性显著,呈季节性变化,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变异既有弱变异也有中等变异,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滴灌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防止土壤冲刷,而且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减少养分的损失。本试验目的是探讨滴灌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重构土壤典型物理性质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剖面采样法、室内测试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分析土壤不同深度典型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对植被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均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总体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容重介于0.87~2.00 g·cm-3之间,土壤质量含水量的范围为1.19%~20.97%。各个土层之间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均有较明显差异,且土壤容重在30~6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土壤质量含水量在0~30 cm土层差异最明显。研究区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样地土壤容重均值为1.47 g·cm-3,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趋于10%左右,并且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重构土壤的容重、质量含水量在不同剖面以及不同土层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西南地区6种土壤进行人工酸添加实验。结果表明 ,土壤在负荷了酸添加后 ,土壤 pH下降且Mn的析出增加。但Mn的析出因绝对量较低 ,对植物生长没有表现出毒性。因重庆和贵阳的土壤背景值Mn含量较低 ,可以忽视Mn毒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地调查和方差分析方法,并用LSD法对人工林9块林分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硬度的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层深度条件下,植物类型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土壤硬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硬度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针叶林分中侧柏样地土壤含水量最大(27.3%),阔叶林分中刺槐样地土壤含水量最小(16.9%),柿子树样地土壤紧实度最大(14.3 Pa),刺槐样地土壤紧实度最小(5.4 Pa),柿子树样地土壤硬度最高(535.3 kg/cm~2),刺柏样地土壤硬度最低(398.7 kg/cm~2)。调查研究的9块样地中,针叶林分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大于落叶林分,根系生长的不同是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苗圃后期的经营抚育策略的制定、土壤改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人工模拟土柱研究了(土娄)土与河淤土的水势对土壤生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量下,由于两土壤的水分实际有效性不同,显示出两土壤生化强度的差异。从而认为在相同水势下比较土壤间的生化活性,才能真实地反映土壤水分对土壤生化活性的影响。温度引起的土壤生化强度的变化,在采用水势概念时,还包含着温度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旱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渍水稻田水改旱后,土壤的三相组成、结构性、孔性、透水性、持水性和供水性明显改善,土壤逐步向旱地方向发展;而旱改水后,则上述土壤物理性状出现向水稻土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耕作层比犁底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土壤物理性状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伸展及吸收能力,还影响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以调节耕层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8.
水土流失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对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影响的机理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冀东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冀东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冀东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的富集特征与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相比,冀东表层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大;与研究区背景值相比,表层土壤中Pb、Cd、Hg富集程度较大,其中Hg平均含量为背景值的2.91倍,按富集程度排序为Hg>Cd>Pb>As>Cr。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全国土壤背景值计算,重金属未造成污染;以研究区背景值计算,Hg表现为轻度-中度污染,As、Cd、Cr、Pb未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物理性状严重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影响吸收水分、养分及根系伸展与吸收能力,还影响耕作消耗的能量和耕作质量。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可通过合理耕作和培肥完成,以调节耕层构造,保护良好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