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湖地区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讨论长期高量偏施氮素化肥的高产稻田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量(养分量,下同)300kg/ha·yr.,作物增产显,每公斤氮增产13.5kg粮食,氮素利用率达40.3%,省肥、经济、合理;施用量达450kg/ha·yr.,作物产量增长甚微;施用量达600kg/ha·yr.,每公斤氮只增产7.29kg粮食,氮肥利用率降至17.2%,水稻茎秆中含  相似文献   

2.
高产小麦对磷的需求与磷肥合理施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承林  祝斌  陈小琴  王明德  黄福正  王建生 《土壤》1998,30(5):239-242,266
由黄土母质发育的白土,在亩施10kg N,16.6kgK的基础上,亩施0.26kgP-3.12kgP,每亩可增产小麦30.1kg-116.5kg,增产15.0%-57.9%,并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平衡配套施肥体系中,减N补K的同时应重视P肥的施用。亩施30kg过磷酸钙即可满足小麦高产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西吉县新修旱作水平梯田上,对春小麦进行氮磷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结合秋耕每公顷施碳铵187.5kg、过磷酸钙375kg、羊圈肥30000kg作底肥基础上,春播种肥以每公顷施纯N67.5kg、P2O5105kg配比的产量最高,较不施种肥的增产小麦1455.5kg/hm2,增收910.81元/hm2,产投比为3.46;以单施P2O5105kg/hm2作种肥的次之,增产小麦1144.4kg/hm2,增收805.79元/hm2,产投比为5.0.  相似文献   

4.
磷石膏对提高氮肥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石膏与碳铵和尿素混合或制成尿素磷石膏复混肥施用均可提高氮肥生产率及氮肥利用率,改善小麦、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作物的产量。碳铵与磷石膏混施其氮肥利用率提高2.82%~3.70%,每公斤N增产小麦1.23kg、玉米1.85kg;尿素与磷石膏混施其利用率提高6.32%~8.82%,其生产率增加2.11kg(小麦)、1.14kg(玉米);尿素与磷石膏制成复混肥其利用率提高13.38%,其生产率增加3.06kg(玉米)。小麦及玉米的产量因添加磷石膏而分别增加5.2%~9.2%、5.5%~8.6%。  相似文献   

5.
新修梯田由于部分打乱了表土,使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有所降低,为寻求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最优施肥方案,在不同地点进行了三年的新修梯田最佳配肥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陇东塬区的新修梯田上,施用氮、磷肥料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氮、磷配合施用效果更佳。在施农家肥7.5万kg/hm2基础上,增施氮素107.9kg/hm2、磷素97.0kg/hm2可获得小麦3804.3kg/hm2的最高产量;按其经济效益计算,以增施氮素95.7kg/hm2、磷素80.6kg/hm2可获得小麦产量3748.4kg/hm2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6.
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建东  王玉亮 《土壤肥料》1999,(6):24-26,29
利用二元二次效应函数进行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的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肥料对棉花的产量效应与对棉花的生理生化效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在北疆土壤气候条件下,磷肥的肥效要高于氮肥的肥效;3.棉花生产的氮磷配合的最佳用量为:尿素477.1~485.0kg/hm^2,重过磷酸钙230.1~231.2kg/hm^2,N:P2O5=2:1,此时可获得籽棉最佳产量4652.3~5442.5kg/hm  相似文献   

7.
硅锌锰配合施用对小麦,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方高肥力土壤上,硅锌锰配合施用作基肥有明显增产效果。小麦平均每亩增产49.7kg,增产11.86%;玉米平均每亩增产77.2kg,增产15.38%。锌锰配合施用对小麦、玉米也有明显增产效果或一定增产作用。但不如硅锌锰配合施用效果好。硅锌锰配合施用量以每亩硫酸锌2kg,硫酸锰2kg,硅酸钠3kg比较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浅瘠水稻土上杂交稻施肥模型的初步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庆裕  徐龙铁 《土壤》2000,32(1):30-33
应用“311-A”试验方案,通过田间浅瘠水稻土上杂交水稻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氮肥〉钾肥〉磷肥;肥料之间具有正交互效应,尤其是氮、钾交互效应。平衡配施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其最佳用量为:N地1.0kg/亩,P2O54.5kg/亩,K2O5.6kg/亩,N:P2O5:K2O-1:0.41:0.51。7年多点实施最佳施肥方案可比习惯施肥增产9.3%,达极显水平。  相似文献   

9.
氮硫单施及配施对大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了氮硫肥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省潮土区大蒜施硫以60kg/hm^2为宜;施肥基施的综合效应优于追施和底施加追施处理,大蒜施用氮肥,一般蒜头增产16.4%~30.2%,蒜苔增产8.3%~28.4%,大蒜经济合理施肥量范围为193.2~328.65kg/hm^2,此时大蒜产量在17740.2kg/hm^2以上,氮硫配施比对照平均增产38.7%,呈显著的正交互作用,3个试验点的  相似文献   

10.
高产小麦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乡市耕地土壤有效钾含量逐年下降和高产小麦需钾较多的矛盾,开展小麦多点施用钾肥试验,并大面积施钾。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每公顷和K2O75-90kg,可使小麦增产563.7-651.3khm^2,增产10.59-15.8%,每公手K2O增产小麦7.27kg马主要通过NK及PK交互作用来显示其和效应。  相似文献   

11.
弹尾目昆虫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许杰  柯欣  宋静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7,44(3):544-549
土壤弹尾目昆虫作为无脊椎动物和中型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概述弹尾目昆虫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中、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上的一些方法体系及检测主要指标参数(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生存率,生长率,繁殖率,金属硫蛋白和酶活指标)。最后对弹尾目昆虫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ABA对水稻花后剑叶光合产物输配作用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浩  龚荐  罗时石  葛才林  马飞 《核农学报》1996,10(4):244-250
运用示踪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 ABA 涂稻穗及剑叶后,剑叶中几种光合产物的变化,发现 ABA 涂稻穗后,能抑制剑叶中暂不输配物质的形成,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具促进作用。ABA 涂剑叶后,对暂不输配物质、结构物质与呼吸消耗具抑制作用,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硼的吸附-解吸对土壤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棕红壤、黄棕壤、灰潮土在特定条件下的电荷零点(PZC) :ck—PZC(无硼 )、ads—PZC(硼吸附 )和des—PZC(硼解吸 )的研究发现 ,棕红壤和黄棕壤的ads—PZC与其ck—PZC相比 ,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灰潮土 ,由于本身碳酸盐的缓冲作用 ,其ads—PZC与ck—PZC几乎相等。在硼吸附发生后 ,3种供试土壤的des—PZC较之它们的ads—PZC ,改变甚小 ,但这时灰潮土却保持强劲吸附电位离子的趋势 ,其吸附H 离子数量是棕红壤和黄棕壤的 2倍 ,表明在灰潮土上 ,原先被土壤胶体吸附的硼这时才显示利于电位离子的吸附。研究还表明 ,硼在酸性土壤中的吸附会引起 1 0倍量的质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辐照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34、5、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辐照引起幼虫的生活期延长,发育迟缓;辐照抗性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强,5龄幼虫最耐辐照,阻止其化蛹的剂量为55~60 Gy。γ射线辐照杨树木段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结果也表明,60Gy能够100%阻止老熟幼虫化蛹。因此,可以推荐60 Gy作为光肩星天牛幼虫检疫辐照处理的有效剂量,用于原木和木质包装的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5.
水网地区水稻土的含硒量及根外施硒对糙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雪林  姚鼎汉 《土壤学报》2000,37(2):242-249
本文通过对嘉善县平原水稻土硒含量特征和该区水稻硒含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1)嘉善县平原水稻土,水溶态硒含量低于一般水稻土水溶态硒的临界值(0.010μg/g),这与该区的土壤母质、地形等因素相关;(2)低硒水稻土了水稻对硒的吸收积累,因此该县出产的稻米硒含量亦普遍较低,平均含硒量低于粮食硒的正常含量范围(0.040~0.070μg/g);(3)水稻地上各部分含硒量存在差异,糠、秸杆中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5%~ 30.0%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1.5%~12.7%、2.4%~8.9%、11.6%~19.5%、32.5%~72.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广12的父本广12,花时在9~13时,盛花在10~12时,峰值出现在11时,单株花期长达13天。母本珍汕97A花时分散。制种花时相遇在每天9~13时,集中在11~12时。花时全遇时,结实率早造达45.88%,晚造达43.75%。花时相隔48小时授粉,结实率仍可达20%。这一特征,为制种夺高产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了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中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同工酶的酶谱中,有些谱带是不育系与保持系共有的,不受雄配子的育性和胞质差异的影响。有些谱带则伴随雄配子的败育而出现(或缺失),其余谱带组分,则因胞质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据此认为,可以通过同工酶酶谱分析,对细胞质进行遗传鉴定。  相似文献   

20.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株PL7的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诱变的研究。结果发现,用20W紫外灯(245nm),在垂直距灯管30cm处照射90s,PL7菌株的原生质体致死率达74%。获得再生菌株234株,其中20株与亲本菌株PL7有明显的拮抗反应,6个菌株菌落生长速度提高11.0%~17.8%,液体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