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公猪是一种应激源,尤其是高温对成年公猪更是一强的应激源。据研究,如果公猪长时间处于强热应激状态下,将会对其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重视对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1高温对种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在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其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  相似文献   

2.
《湖北畜牧兽医》2009,(6):35-35
环境温度是一种应激源,尤其是高温对成年公猪更是一种强的应激源。据研究,如果公猪长时间处于强热应激状态下,将会对其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重视对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全世界的奶农,尤其是热带高温地区的奶农都熟知,热应激可对奶牛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但却没什么办法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以量化,也很少确切知道在夏季采用高强度喷水降温  相似文献   

4.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将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问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发生睾丸炎,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和危害巨大。文中就种公猪品种、饲料、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利问题进行阐述,并在猪舍内外环境控制、凉饮水、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为生产公猪补充电解质和中药保健等方面提出若干预防措施,以降低或减少热应激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种公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25℃,由于种公猪个体大、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夏季高温对其影响特别严重,轻则食欲减退,重则精液品质下降、出现死精和无精的现象,甚至中暑,从而影响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降低猪场经济效益。1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1.1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1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公猪在热应激环境下生活,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睾丸炎,甚至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舍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种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从事养猪生产多年,现将本人在夏季给种公猪防暑降温比较有效的几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热应激已严重影响种公猪的生产性能。种公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19℃,种公猪超过25℃就会产生热应激,每年7~8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温度持续在30℃以上,会导致种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热应激对种公猪的不良影响,应采取防暑降温、营养调整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加以预防。1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1)高温可引起种公猪性欲降低。在高温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冯雪 《广东奶业》2010,(2):11-13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合于在气候凉爽地带饲养。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奶牛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因而受到奶牛业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许多研究发现,日粮中加入某些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温季节在防暑过程中补充几种添加剂,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给生猪生产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加强猪场的夏季饲养管理,确保猪群安全度过炎热夏季。1防暑降温防暑降温是夏季管理的重中之重,猪只本身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差,所以热应激对猪  相似文献   

11.
饲养种公猪的关键就是提高其精液品质。种公猪精液品质受季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耐热性能差,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当环境温度超过37℃且持续时间超过1星期以上时,种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下降,采精量少,精子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同时高温也是诱发公猪发生睾丸炎的重要因素。养好种公猪,提高繁殖力,对以自繁自养为主的猪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公猪质量的好坏是种猪场的中流砥柱。"因此种公猪在猪生产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夏季,温度对种猪的生产造成的影响很大。猪怕热不怕冷,最适宜猪的环境温度为18℃左右。炎热夏季,长期的高温可引起种猪的性欲减退,发生少精、无精及精子的活力差等症状。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夏季高温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现就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发生睾丸炎,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热应激的危害 1.1对公猪的影响 夏季高温,公猪热应激明显,有的猪场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久而久之,公猪生产机能下降,加之疾病的流行,很容易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活力、畸形率等。严重的应激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而猪场为完成配种任务只能加大其他公猪的使用频率。当公猪使用过于频繁之后,其精液品质必然下降,受胎率下降5%~10%,胎产仔数下降1.0~1.5头。  相似文献   

15.
北方夏季高温干燥、气候炎热,而鸡的自体温度高(41~42℃),羽毛丰满,又没有汗腺,对高温的适应力差,鸡体所做出的生理反应对缓解高温的不良影响能力有限,所以夏季产蛋鸡容易造成产蛋率低,死淘率高。很多养殖户不知如何应对,如何让产蛋鸡尽量减少高温对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而平稳渡夏呢?在此发表几点意见供养鸡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10):40-42
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如东家畜改良站内不同品种公猪夏季精液品质的检测,探讨了该地区夏季高温对不同品种公猪的精液品质的影响。选取大白、长白、杜洛克和梅山4个品种公猪,采集精液并分析各品种在5、6、7、8和9月的精液体积、密度和精子总数变化。结果表明:与5月相比,长白和梅山公猪7月精液体积显著减少(P<0.05),长白和大白公猪9月精液密度显著减少(P<0.05),并且长白、大白和杜洛克9月精子总数显著降低(P<0.05);而梅山公猪精子总数未出现显著变化。可见,南通地区夏季高温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并且相较外来猪种,梅山猪耐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高温是对公猪站的一种考验,其效应关乎着整个公司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那么公猪站如何在高温季节中,减少非生产性及热应激死亡公猪的数量,确保生产稳定,为牧场提供合格优质精液,平安度夏?笔者从事公猪站管理工作,比较关注公猪站夏季管理方面的内容。笔者仔细阅读了《今日养猪业》杂志中的3篇文章:《规模化猪场的防暑降温管理措施》《如何减少夏天公猪的热应激》和《浅谈猪舍滴水与喷淋降温系统》,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夏季持续高温、高湿、炎热等热应激环境,给养猪生产带来诸多问题,尤其四川省夏季高温、高湿,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措施,猪场很容易出现由热应激引起的各类疾病,发生各类人畜共患病及重大动物疫病,因此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尤为重要。1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主要影响夏季高温、高湿、炎热的气候条件对各年龄段的猪只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与应激源的强烈程度呈正相关。热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公猪  相似文献   

19.
1公猪栏 如果饲养环境恶劣,必须慎重考虑提供坚固、隔热较好的猪舍给猪休息和采食。种公猪舍可以建在临近中心服务栏处。因为公猪在各自栏中会感到孤单,尤其是其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成熟、清瘦的种公猪全身覆盖脂肪比较少,所以抗寒能力比较弱,在冬季必须提高其饲喂水平或者考虑提供垫料或采取一些其他的保温措施。夏季高温也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性欲以及活力进而影响精子质量,所以必须采取一些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夏季高温天气提早出现及持续时间长,造成鸡群热应激情况加重,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经济受损。如何使鸡群平稳渡过夏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