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淮河流域的豫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典型的一年稻--麦(油)两熟区,稻茬麦常年种植面积15.3万公顷以上,占小麦总面积的80%。由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小麦生育后期阴雨天气多,日照偏少,不利于小麦蛋白质积累和面筋形成。2003年豫南稻茬麦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弱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划带"。多年来,尽管在栽培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小麦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八十年代单产只有100多公斤,九十年代达到200公斤左右,2004年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245.6公斤。就全省来说仍属低产水平。本文通过对稻茬弱筋小麦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限制因素,运用氮素调控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稻茬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免耕直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粳稻收获前)未对土壤进行耕整的条件下,直接进行麦种播撒的一种田间作业方式。目前该类作业方式在全国各麦区多有采用。固始县属豫南稻麦两熟区,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和水稻籼改粳面积加大,小麦免耕直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固始县从2009年至今在郭陆滩等乡镇致力于小麦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农民乐于接受,社会效益良好。一、免耕直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试验数据研究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对低肥力砂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肥砂质土壤上大豆单作、豇豆单作、绿豆-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熟、花生单作两年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0.6%-33.8%,大豆单作、豇豆单作、绿豆-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熟、甘薯单作、马铃薯-玉米轮作两年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22.9%-31.7%。相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玉米单作和谷子单作,连续种植两年后,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不利于砂质农田培肥。该文还提出砂质农田培肥的具体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建议,为砂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豫南小麦栽培的几项针对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小麦种植区位于华北平原中熟冬麦区的南部边沿,冬前气候温暖,越冬小麦生长不停,易形成旺长;4~5月份气温回升快,灌浆中后期常遇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小麦生长发育具有“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期长、灌浆期短、易发病虫害”的特征,同时,群众又有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的习惯。然而,实践证明,选好良种、适时晚播、减少播量、增施磷钾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是该区小麦种植不可忽视的栽培措施。1选好良种豫南由于特殊的气候特点对小麦品种的利用也有特殊的要求。既要求品种能够适时晚播,以避免年前旺长、拔节而遇寒流遭受冻害,又要求品种能够早…  相似文献   

5.
<正>罗山县地处豫南,属淮河流域,是稻麦两熟主产区,受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小麦产量总体产量水平较低,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罗山县稻茬麦"四改一防"高产栽培技术,谨供参考。一、罗山县稻茬麦低产的原因(一)出苗率低,苗期不均衡稻麦轮作的耕作制度导致整地质量差,土壤上层看起来比较细、碎、平,但下层坷拉大,造成土壤翘空不实,  相似文献   

6.
豫南位于北纬32度左右,东经114—116度,海拔高度79公尺,年降雨量1,000毫米,主要是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的轮作地区。稻田面积约600万亩,大部分是在淮河以南与大别山以北之间。淮河以北几县种植部分水稻与旱稻。 水稻螟虫在豫南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种(其中以大螟最少)。水稻区历来螟害严重,特别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豫麦22号一般亩产400kg左右。具有晚播高产优质和高抗土传花叶病的特点,是豫南稻麦两熟区较理想的接班小麦品种。栽培上主以穗多粒重夺高产。  相似文献   

8.
粳稻小麦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阳市平桥区地处豫南,现有总耕地8.8万hm2,农作物种植面积11.6万hm2,属稻麦两熟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豫南"籼改粳"进程的加快,平桥区优质粳稻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但粳稻收获期偏晚,遇阴雨天气影响小麦种植。基于此,我们大力推广了粳稻与小麦套种技术,既不影响小麦播期,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益显著,深受农民和种田大户的认可。一、推广粳稻套种小麦的重要性粳稻套种小麦,没有了腾茬压力,  相似文献   

9.
该文详细介绍豫南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明确了豫南弱筋小麦耐湿抗病优质高效生产的土壤选择、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提出在病虫害综合防控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综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该技术适用于豫南麦区弱筋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约北缘,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合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是新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了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阿克苏地区在重点实施小麦复播玉米一年两熟吨粮田攻关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小麦复播水稻、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两熟吨粮田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1.
前言小麦锈病是我省小麦增产的大敌,分布极广,为害甚重。尤其豫西灵宝、洛阳、豫南潢川、淮滨一带是每年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我省三种锈病均有发生,由于气候、环境条件不同,各地发生的种类也有所不同,如豫西灵宝一带每年以条绣为主。豫南的潢川、光山、固始和淮滨等县,1956年秆锈大流行,早熟品种减产10%,中熟品种减产20%,晚熟品种波产40—50%,少数  相似文献   

12.
1979~1985年,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中,以耙地并投入玉米秸或投入玉米秸和小麦秸代替传統的麦前翻耕法,结果表明,“少耕”和“培肥”相结合,可以全面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耙层土壤容重偏小,促进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使小麦、玉米增产。便耙秸还田延至三、四年,耙层下部的容重比对照偏大,耙层的容重亦逐漸大于对照,影响根系良好发育,小麦、玉米不再表现增产。据此,提出了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方式中,將小麦播前翻耕的传統耕法改为耙、耕交替,即耙秸两年,翻耕一年的土壤耕作制。以改善土壤的营养和物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并克服连续耙秸,土壤容重增大,有碍作物根系生育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一、生活史小麦吸浆虫一般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中越夏、越冬。但也有多年发生1代现象。由于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除适宜的温度条件外,还要求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15% ̄20%),所以当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时,幼虫不能破茧上升,或已上升活动,但遇土壤干燥,又会退  相似文献   

14.
豫南地区是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农业生产和耕作制度兼容南北方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温暖湿润、以稻麦两熟为主的过渡性农业生态类型区。文章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际,分析了豫南稻茬后小麦高产限制因素,提出了绿色栽培技术指标,介绍了播前准备、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收获贮存等栽培技术,以提高该区小麦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唐河县土壤适宜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生产,为了保障"豫南粮仓"的稳固地位,近年来唐河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全力打造小麦高标准粮田建设。  相似文献   

16.
稻茬小麦占豫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70 %以上 ,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中低产田。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气候湿润 ,常年降水在 1 2 0 0mm以上 ,特别是春季多雨 ,常造成麦田渍害的发生 ,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渍害已成为制约豫南稻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搞好渍害的治理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关键。1 渍害对小麦的影响1 .1 造成根系早衰由于渍害造成植株根际土壤缺氧严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根系中毒现象严重 ,使根早衰甚至死亡 ,根部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小麦拔节后 ,涝渍田块老根黄黑僵硬 ,后期涝渍更加速了根系的衰亡。1 .2 …  相似文献   

17.
豫南稻茬麦区优质高产小麦育种目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小麦育种工作的现状,依据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小麦生产水平,结合几个推广品种的性状特点,提出了应以培育优质高产、稳产、耐湿、多抗、早熟小麦品种为目标。具体性状指标要求:选育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产量三要素中要突出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要求中等或偏上即可,早熟或中熟,灌浆速度快,半矮杆,抗倒伏能力强,耐湿抗病,适应范围广,播期弹性大,抗逆力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南省南部及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的生态特点,以内乡237为母本,偃展4110为父本杂交培育成小麦新品种中焦3号,该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2年中焦3号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5713.5、6063 kg/hm2,较对照偃展4110分别增产7.5%、6.5%。该品种具有成熟早、落黄好、灌浆速度快、综合抗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的特点,适宜在豫南稻麦两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豫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的更新和测土配方施肥及其他实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豫南地区小麦单产出现逐年递增趋势,但与其他产麦区相比,差距甚大。分析其原因,有自然条件限制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所致。我们根据豫南地区小麦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实际情况,从技术推广角度,就提高豫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阐述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根据豫南生态条件,小麦生长发育具有"两长一短"的特点:一是生  相似文献   

20.
在太行山前平原区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 ,施氮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达 0 6769~ 0 91 5 7 ;施氮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8445 ~ 0 970 3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 ,保持土壤氮素平衡值为零时的施氮量 30 0~ 360kg/hm2 。小麦最佳施氮量 1 60 5kg/hm2 ,玉米最佳施氮量1 96 5kg/hm2 ,小麦———玉米两熟最佳施氮量 35 7kg/hm2 时 ,土壤氮素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