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次北方飞机播种造林种草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与会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代表亲临我县检查指导,这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向全国兄弟省区学习的好机会。这次会议将对我县飞播造林和其它各项林业生产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把我县飞播造林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林学会飞播造林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3-9日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科研、教学、生产方面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和林业部、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工业部、空军司令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的103名代表。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陶东岱同志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及批示“把飞播造林种草经费纳入国家计划”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给鄂尔多斯市林业部门先后下达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实验”和“飞播造林种草中间实验研究”,治理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988年,自治区林业厅又下达了“推广应用飞播造林种草治理毛乌素、库布其沙漠”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飞播工作站牵头,与  相似文献   

4.
<正>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各类型区的飞播适期差异很大。因此,正确选择播期,适时播种,是飞播种草造林成败的关键。在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降水350—500毫米),选择适宜的播期飞播沙打旺已有成功的经验,但在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干旱地区如何确定飞播种草造林适宜的播期,尚未有成功的经验。为探索该类地区飞播沙打旺的适期,我们于1981—1983年在宁夏同心县半荒漠地区进行了地面撒播试验和飞播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林业部、民航总局和中国林科院于1980年5月15—20日,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召开了北方飞播造林种草经验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宁夏、北京、湖北、安徽等省、市、自治区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代表;民航北京、兰州管理局及有关省局的代表;林业科研、教学、设计单位和编写飞播手册的同志;还邀请了农业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水利部黄委会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100余人。国家农委副主任张秀山同志到会指导,并讲了话。会议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飞播造林种草工作的指示精神;听取了林业部副部长汪滨、民航总局副局长吕正哲、林科院副院长陶东岱等同志的讲话;总结交流了经验,讨论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民航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九五八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陕北沙区、黄土区和陕南石质山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草种试验。截止一九七九年共飞播造林种草二百六十多万亩,其中陕南飞播造林一百三十六万亩,陕北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一百二十六万亩。实践证明,飞机播种是加快绿化步伐,改良草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工撒播造林是飞播造林(种草) 的有机补充,并纳入飞播造林(种草)计划。延庆县自1981年开始飞播造林至今,成林面积达12万亩,且林分长势良好,但是由于近年来造林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适宜大面积飞播造林的地块越  相似文献   

8.
榆林沙区飞播造林种草主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始于1958年,是全国开展飞播治沙最早的沙区之一。初期飞播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开展了飞播治沙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飞播治沙获得成功。1988年以来,榆林沙区的飞播治沙开始投入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飞播造林种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除采用飞机进行大规模的造林种草外,各地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模拟飞播造林种草。模拟飞播造林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撒播、开沟直播及机械喷播。人工撒播主要是在一些面积较小,小块分布较为零散及距离人为经济活动区较近...  相似文献   

10.
<正> 河北省第九次飞播造林协作会,于1982年10月15—19日在平山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林业局、林科所和有关地区、县主管飞播的领导、技术人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北京民航管理局、河北民航管理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代表共35人。会议参观了平山县瓦岔山、石榴沟和李台飞播区;交流和总结了我省九年来飞播造林的经验和科技成果;并对1983年的飞播计划进行了讨论。会议结束时,大会宣读了国家科委和国家农委颁发的《河北省山地油松飞播造林优秀成果推广奖状》。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飞播造林工作汇报会于1982年8月31日至9月9日在北京市昌平县举行。会议分南方、北方两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2个省(区)市和林业部有关司、局,中国林科院及航空部门的代表,共42人。会议由林业部造林经营司主持,林业部副部长董志勇同志到会讲了话。会议期间,各省(区)市分别汇报了飞播情况,交流了技术经验;讨论并研究了今后飞播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管好用好飞播造林补助款;修改并落实了《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和1983年全国飞播造林任务。  相似文献   

12.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3.
林业部于一九八○年五月在承德地区召开北方飞播造林种草经验交流会指出:我国还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沙,有待造林绿化。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单靠人力和一般机械造林是难以按时完成任务的。应该利用飞机播种速度快、成本低、耗费人力少的特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飞播造林种草。我区总土地面积十七亿七千万亩。其中沙漠、戈壁有四亿五千万亩,荒山面积三亿多亩,有许多荒山和沙漠,可以通过试验逐  相似文献   

14.
今天召开陕西省飞播造林四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很重视,专门为会议发来贺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我省飞播造林承前启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对全省造林绿化和生态建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风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始于1958年。陕西榆林于195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在90%以上为流动沙地的城西沙、东沙和西北沙撒播沙蒿、柠条、草木栖314,700亩,用种439,010斤,每亩播量1.4斤。从而揭开了陕北沙区飞播的历史。一、1958—1961年为榆林飞播造林种草初期阶段1958年,我国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造林种草的形势下,全国有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六省(区)在风沙地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工作。陕西榆林在1958、1960、1961三年内飞播了987,570亩,用种888,966斤,采用的植物种有黑沙蒿、白沙蒿、草木栖、苜蓿、柠条、牛荆子、扫钱子等7种。试验内容:选择飞播植物种、选  相似文献   

16.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采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其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省劳力、活动范围广,但季节性强,受天气影响较大。我区的飞播造林种草试验工作从50年代起断续进行,但截止70年代末仍成效甚微。从1981年开始揭开新的一页,在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连续进行试验。到1987年全区飞播造林种草近96万亩,分布在7个盟市、12个旗县  相似文献   

18.
提高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成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榆林沙区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榆林沙区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现阶段飞播治沙造林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榆林沙区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海短波     
全省召开第八届飞播造林技术协作会 陕西省第八届飞播造林技术协作会在铜川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主管局长、飞播站站长以及省飞播站、省种苗站、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省三秦种苗公司等领导。省飞播站李愈善站长充分肯定了我省今年飞播造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结合本届会议内容和全省飞播造林实际,就天保工程飞播造林5年来的工作做了回顾。他指出,5年来我省天保工程、日元贷款工程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工作在管理上、技术上都有所创新和不断完善,其间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值得表彰和推广,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 (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20.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西麓,晋东南北部,是个土石山区,全县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合241万亩,其中宜林宜草面积143万亩,占总面积的60%。为了加速绿化荒山秃岭,改变面貌,武乡县从1982年开始在中部黄土丘陵区飞播种草6.3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开展飞播造林、种草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一、飞播地区的自然条件飞播地段选择在县境中部的曹村、城关、石北、涌泉公社,海拔高1000—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