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的城市     
城市化为地球陆地带来了繁荣。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当前世界上有43%的人口集中在城市。 人类发祥于大自然,人的生存不能离开大自然。然而,现代城市的突出弊病,就是由于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使城市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居民正在为拥挤、噪杂、繁忙、污染的环境所困扰,又在向往和追求着大自然。英国学者W.R。雷萨比在谈到城市的本质时说:“简言之,城市生活就是一种‘文明’,城市生活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塑造一个更加洗练的文明与礼仪的典型。而文明的唯一的最高目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 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的聚集中心,为了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造城市森林,创造最佳的人工与自然复合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必然选择。 建设绿色文化是繁荣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由于现代城市人口多,城市内建筑物、道路密度大,城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悬浮尘粒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明显,造成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绿色减少。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居民正在为日益恶化的环境所困扰,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状态,因此,向往大自然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园林绿化,有着更重要的位置。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现代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园林相结合,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城市园林绿化已向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美化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只有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才能体现现代化城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再议城市林业刘殿芳城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荟萃之地。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条件下,城市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已使城市远离了大自然,特别突出的表现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弃...  相似文献   

5.
木材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品了。没有哪个人不知道木材,没有哪个人没有接触过木材。木材是迄今为止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自有人类以来,木材一直在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我们的远古祖先,就是从“构术为巢”“剥林木以战”“钻木以取火”的艰苦岁月中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从原始人启步的人类,据说是来自海洋的鱼类。海洋,自然就是人类老祖宗的家一自从上岸后,从猿到原始人,人都以大自然为居。许是有了此种亿万年积存的意识吧,人类潜意识中总认为“大自然是我的”。居屋的发明使“家”更像家,是文明的一大飞跃。然而,进入“家”的文明并未改变“大自然是我的”这一意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直至夏、商及西周前期,土地、山林、湖泽都任人出入、随意砍伐,破坏严重。今日我国西部的一些沙漠与“黄土高坡”,在那时就种下了祸根……历史是会发生一些怪事的。按今日语言说,重视环境治理、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政…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园林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杰 《安徽林业》2001,(1):25-25
城市是一个生物物种匮乏、自然因素奇缺的环境,多样性的生物是大自然留给城市人的遗憾.多样性的生物能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智慧的启迪,并在培养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没有生物多样性,城市中的自然也就失去了根基,何以谈人类"回归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生态功能以及不同的立地条件对生态园林的植物群落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何·以·解·忧──谈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朱春全对于许多生活在城市和少林地区的人来说,可能很少有机会去领略那充满生机、景色秀丽的森林。相反,在街头、商店、工厂、学校、公园甚至乡村,似乎到处都能见到拥挤的人群。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人是野生动物之主,又是野生动物之友。所谓动物之主,是指人在大自然之中,处于主人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有责任、有义务,按照大自然野生动物的发展规律,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为野生动物创造生息繁衍环境,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把整个大自然中的成员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人类就要尽主人之责,安排它们和谐的生活。所谓人是动物之友,是指人类要把野生动物作为朋友相待,不能任意宰杀它们,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人不…  相似文献   

10.
姜亚玲 《国土绿化》2007,(11):15-15
过去,人们只知道园林绿化工作就是点缀城市、美化生活。然而,在人类因掠夺似开发而被大自然敲响警钟的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改善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工作者也要把点缀城市、美化生活的工作提高到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管理城市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吸入了二氧化碳而释放出氧气。可以说,植物是城市的"空气净化器"。人类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然伦理支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影响着人类对大自然采取行动的道义基础。重新寻找自然与环境的伦理支点,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建构城市生态体系,强调自然的伦理价值并以此为据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18,(10):1-1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大自然的调节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森林与城市这两个名词因生态环境日益出现的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才有了如今的“森林城市”和“城市森林”.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类的栖息地。为改善栖息环境,城市绿化规划负有重大使命。最终目标是要使城市融化在大自然的花园之中,让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我们需要一个逐步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规划纲要,兹初议如下。一、规划的生态学原则和理论数据①城市绿地包括市区和郊区的绿地是城市生态组成中的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部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界的规律,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使得很多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以西双版纳地区的人类与大象的冲突与矛盾为例分析了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前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工业“三废”直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危害人类健康,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极其希望能够和大自然保持密切的接触,多些进行户外活动,让充分体现大自然风韵的宽广草坪、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和绚  相似文献   

16.
近绿者康     
陈启 《湖南林业》2001,(12):26-26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色彩何等丰富,何等绚丽?黑的庄重,白的纯洁,紫的高雅,黄的辉煌,蓝的宁静,红的炽烈……然而,在大自然的调色板上,没有一种色彩像绿色那样富有勃勃生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生命的象征。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人类的摇篮,普养众生。绿色是温馨,绿色是芬芳,绿色是富庶,绿色是青春和活力。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没有了绿色植物,也就没有了生命和人类的未来。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带来重要影响。在一个色彩协调的环…  相似文献   

17.
自然人散文     
自然人散文○雷加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人渴求融于大自然之中。前一种如森林中的猎人,只知追逐。后一种倒是渴求大自然而不可得,如煤矿工人,囚禁的犯人,此外还有锁在房子里的写字先生。还有一种区别:有的人把大自然比作空气,离不开而又视...  相似文献   

18.
惠斌 《湖南林业》2004,(6):26-26
病了找医生.这是人生存的基本常识。可是你千万别以为惟有人类才有医生,其实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也能妙手回春,治疗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19.
近绿者康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的色彩丰富而绚丽。黑的庄重,白的纯洁,紫的高雅,黄的辉煌蓝的宁静红的炽烈……然而,在大自然的调色板上,没有一种色彩像绿色那样富有勃勃生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生命的象征。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人类的摇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给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重要影响。色彩协调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而处在一个光怪陆离的环境中,人的情绪会变得烦躁不安,易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降低等,从而使人的健康水平下…  相似文献   

20.
地灵出人杰,这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在对大自然的适应过程中取得的和谐,饱含人的内在生活体验,人文环境体现了人文精神,而现代景观设计需要精神文化内涵,作者以中国长寿之乡钟祥市为例,探讨人文环境与景观的关系,从中总结人文环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