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盛夏酷暑季节,防止鱼泛塘是日常鱼池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引起鱼泛塘的原因1.水肥鱼密,耗氧大。各种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都要进行呼吸作用,鱼类排泄物及其它有机物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引起水中缺氧,造成鱼浮头泛塘。2.阴雨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造氧量减少,水中耗氧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引起泛塘。3.天气闷热,温度高,傍晚下雷阵雨时,使池塘上下水层,因水温变化而产生对流,上层溶氧较多的水和下层溶氧较少的水混合后,整个池塘溶氧量降低。致使鱼类在半夜前后或黎明前浮头,如不及时解救,就会造成泛塘…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光照时间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量减少,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量不足,因此,加强鱼池越冬期间缺氧测定与增氧管理,是提高鱼类养殖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条件测定鱼池冬季缺氧的地方,应每隔10d进行一次溶氧量测定,测定分析鱼池水中的溶氧情况,当池水中溶氧量降为每升水3mg时,要及时预防结冰积雪。在冬季下大雪时,如果鱼池冰面上积雪过厚,就会影响水中浮游生物的代谢和光合作  相似文献   

3.
所谓“浮头”就是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叭咕、叭咕”也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所谓“泛池”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中溶氧进一步下降,靠浮头也不能提供鱼类最低氧气需要,鱼类就窒息死亡。大批鱼类死亡,这就叫做“泛池”。现将判断池鱼浮头和抢救泛池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浮头和泛池的原因: 鱼类缺氧浮头或泛池的主要原因有:(1)天气突然变化,鱼池水温  相似文献   

4.
夏秋季节,天气闷热,雷雨较多,塘鱼一旦放养量过大或水质败坏等就容易引起鱼苗缺氧浮头,导致鱼大面积窒息死亡。因此,加强塘鱼的科学管理,合理投喂饵料,做好预防措施,是提高养鱼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途径。鱼浮头多发生在夏秋的闷热和晴雨多变的天气,特别是在夜间或黎明。天气闷热,强光照射,突变雷阵雨,气温高;阴雨连绵,闷热无风或大雾天气,气压低,光照弱;久晴未雨,鱼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急变,第2天早晨均可能浮头。另外,大量投饵施肥,水质过浓,水色突变,透明度变小,  相似文献   

5.
梁文芳 《动物保健》2014,(7X):55-55
鱼类在含氧量较低的水体中呼吸受到抑制,感到不适,就会到水面上来呼吸,口部稍露出水面,呼吸频率加大,这种现象称为浮头。浮头进一步发展,会使鱼类窒息死亡。浮头的原因通常是缺氧,精养池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喂量和施肥量增加,造成水中有机物质增多,耗氧量加大,因而容易造成池水缺氧而引起鱼浮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陈潭 《饲料研究》2002,(8):30-30
鱼池青苔又称鱼池湖靛,是由蓝藻类在鱼池中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翠绿色水花。它既消耗鱼池水中的溶氧,又对鱼类生长起阻碍作用。为清除鱼池中的这种青苔,通常的方法,是使用百万分之一的硫酸铜溶液,向全池泼洒。但是,若对硫酸铜计量不准确,数量少了会起不到清除青苔的作用,数量多了又会引起  相似文献   

7.
沼肥包括沼渣和沼液。它含有铜、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赖氨酸、蛋氨酸、烟酸和核黄素等营养成份,用来作饲料养殖泥鳅,效果很好。可以改善鱼池的营养条件,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实现成鱼增产,与向鱼池中投喂鲜猪粪比较,投喂沼肥可使成鱼增产19%~33%;可以改善鱼池的生态环境,使池水中的溶  相似文献   

8.
盛夏季节,时常出现闷热雷雨天气,在气压低的情况下,鱼类经常发生浮头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养殖户不必惊慌。但是,许多养殖户往往在鱼类正常浮头情况下,使用漂白粉,结果适得其反,造成鱼类中毒死亡。漂白粉在鱼池使用的适宜范围较小,对鱼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如果池塘严重缺氧时使用漂白粉,会加大池水浓度,使鱼类窒息死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一忌雨天施肥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较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热天施肥闷热天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因缺氧而浮池。  三忌浑水施肥水体过分浑浊时,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  四忌化肥单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五忌盲目混施…  相似文献   

10.
1鱼鹅混养的好处(1)鹅是鱼池全自动节能高效增氧机..鱼、鹅混养时,养殖人员无需担心天气变化而造成水体缺氧.因为一般繁育驯养的鹅对低气压有条件反射.一旦遭遇气候变化.即会跃入水中.洗澡追逐造成水花翻腾.对鱼池增氧效果好。利用鹅群戏水增氧不必担心因停电造成的增氧中断和漏电造成意外事故等.鹅完全可称为全自动节能高效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池塘养鱼在5~10月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便会引起严重浮头和泛塘。判断池鱼泛塘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1.看天气。天气闷热、阴雨,无风或刮西北风、西南风(指在夏秋季),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溶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浮头。 2.看食场。鱼类无病而吃食量忽然减少,表明水中缺氧,鱼可能出现浮  相似文献   

12.
1忌部分泼药只有全池均匀泼洒药物,不留死角才能使鱼塘的池水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否则会因泼洒不均匀,而影响杀灭病原的效果或造成旧病复发而增加用药成本。2忌在下风处泼药在下风处泼药不利于药物均匀扩散,故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处均匀泼洒药物。3忌鱼缺氧浮头时泼药鱼类缺氧浮头时绝不能泼药,否则会引起鱼类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大批死亡。4忌在恶劣天气泼药阴雨连绵、气压较低或气温骤变、突降暴雨时会造成池水缺氧和水质骤变。这时不宜泼洒药物,否则会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死亡。泼药应在晴天和天气凉爽时进行。5忌在清晨泼药池塘中的溶…  相似文献   

13.
一忌投喂饵料不定时。定时向鳖池投饵 ,可养成鳖定时吞食的习惯 ;如不定时 ,则会影响到鳖的食欲。每天向鳖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 :上午 8~ 9时、下午 5~ 6时各一次。二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若投喂量过多 ,鳖吃不完 ,既浪费饵料 ,又影响水质 ;若投喂量过少 ,鳖不够吃 ,会造成鳖的生长缓慢。所以 ,投喂的饵料应适量 ,一般以鳖在 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日投饵量为 :开春后占鳖重的 5 %~ 10 %;5月份后 ,水温上升 ,鳖生长旺盛 ,可增至占鳖重的 2 0 %上下。三忌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鳖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鳖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  相似文献   

14.
(一)泛池发生的条件 1.施用了大量的未发酵的粪肥,加之遇到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 2.水肥鱼多,加之连续阴雨闷热天气. 3.水体中浮游动物繁殖过多,造成缺氧,易泛塘. 4.长期喂料过量,造成饲料堆积腐烂,大量耗氧,败坏水质,造成泛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池塘养殖鱼类的放养密度不断加大,造成水质逐步变差,水中有害的硫化氢、氨等增多(易引起鱼类中毒,造成浮头的现象),淤泥层过厚,有机物增多,病虫害逐年增多,(因水质差造成养殖品种腮部疾病增多,影响鱼类呼吸,也能造成浮头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风大雨恶劣天气引起水质突变导致鱼类缺氧浮头。水中溶氧在临界溶氧浓度时,生理代谢和生长受到影响,造成鱼类生长速度缓慢。如果水中溶氧在致死溶氧浓度时,不能满足鱼类的生理代谢和生长,造成养殖鱼类窒息泛塘大量死亡,损失惨重。现在就鱼类浮头的产生原因及解救办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11日清晨,我场的一口面积为10亩的使用配合饲料养殖成鱼高产试验塘发生了严重翻塘死鱼事故,死去均重1kg 左右的草鱼约800尾,250克左右的鳊鱼约400尾,加上其它鱼类,共计死鱼1000kg 左右。发生泛塘的原因,除了水肥鱼密、气温突变(头一天下午下了雷阵雨)、天气闷热等客观因素外,与投饲不当有直接关系:一是投喂的配合饲料,日粮量太高,鱼吃不完,使池底沉积了很厚的一层饲料。这些饲料在水中腐败分解,既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溶氧,又败坏了水质,引起翻塘事故的发生。二是鱼儿吃得过饱,翻塘时引起大量的死亡。事实上,从重量来说,死去的草鱼占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池塘养殖鱼类的放养密度不断加大,造成水质逐步变差,水中有害的硫化氢、氨等增多(易引起鱼类中毒,造成浮头的现象),淤泥层过厚,有机物增多,病虫害逐年增多,(因水质差造成养殖品种腮部疾病增多,影响鱼类呼吸,也能造成浮头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风大雨恶劣天气引起水质突变导致鱼类缺氧浮头。水中溶氧在临界溶氧浓度时,生理代谢和生长受到影响,造成鱼类生长速度缓慢。如果水中溶氧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投喂是提高鱼类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本文介绍几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方法。1制成颗料饵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将各种原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适口颗粒饵料 ,饵料营养应全面 ,蛋白质含量要高 ,在水中稳定的时间要长 ,散失要轻。2增加投喂次数饵料在鱼肠道停留时间短 ,生长旺季时鱼类新陈代谢快 ,对饵料利用率低 ,因此 ,在总投量不变的情况下 ,应减少每次投喂数量 ,增加投饵次数 ,使鱼类始终处在半饥饿状态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降低饵料系数。3调节好水质水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的效果 ,水质好溶氧高 ,特别是水中溶氧分布状态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利用养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水面及周边草地养鹅鸭为辅,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1养鱼又养鹅鸭的好处1.1增加鱼池水中氧气鹅鸭在鱼池水面不停地凫游、梳理、嬉水、钻水等游水活动能将新鲜空气搅入水中,有效的改善鱼池中、下层水面中溶氧状况。1.2增加鱼池饲料鹅鸭粪便排入水中,鹅鸭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据分析鹅鸭粪中有30%左右的粗蛋白,是鱼类上等饵料。同时由于鹅鸭不断的搅动鱼池水,能使鱼池底部沉积物分解浮游,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1.3能防治鱼病鹅不食鱼,但鸭子食鱼,养鱼池中常有病死…  相似文献   

20.
当水中氧气含量低于3毫克/升时,鱼类就容易缺氧而死亡,故越冬鱼池要有充足的氧气,这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关键。采取补氧增氧的方法有: 1.循环增氧。在外来水源困难的情况下,用水泵抽取原池水进行就地循环,使池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当含氧达到6毫克/升时,就可停止循环,防止水温骤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