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参增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常亚青  隋锡林  李俊 《水产科学》2006,25(4):198-201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海参纲约有900多个种类,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世界上可以食用的海参有40种左右。我国有海参140种,约20种海参可以食用,其中以北方沿海产的刺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eus(Selenka)]品质最好。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几百年前我国人民就把刺参做为一种珍贵的海昧,列为海产“八珍”之一。明朝《五杂俎》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夏雪岭 《河北渔业》2007,(12):26-27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我国有海参140种,其中以北方沿海产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品质最好,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属珍贵海味,列为"八珍"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味“四珍”之首鲍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祥 《科学养鱼》2007,(11):71-71
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自古就闻名遐尔,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近代又被列为"海味四珍"(鲍鱼、海参、鱼翅、鱼肚)之首。它集珍、稀、贵、美为一体,是其它海味无法相比的,因而又有"海味之冠"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海参深加工质量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种类有1200多种,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上海参种类最多、资源量最大的区域。我国海参分布在温带区和热带区,约140多种,温带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渤海海域,主要经济品种是刺参,也是我国品质最好的海参种类之一;热带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及海南沿海,主要经济品种有梅花参等,其中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热带海参的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5.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楯手目(Aspidochirota)、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又称刺参(文中以下称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21种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区的温带种类,营养价值很高,为"海产八珍"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开展了刺参的增养殖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参位列"海产八珍"之首,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海参的生存环境进行研究,找出影响海参生长的生态因子,并简要介绍了海参养殖的前景和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海参养殖应用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参的营养成分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参(Holothurian,seacucumber)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有900多种,我国约140种。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上海参种类最多、资源量最大的区域。我国海参分布在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主要在黄渤海域,主要经济品种是刺参,也是我国最为知名的海参种类,热带区主要在两广和海南沿海,主要经济品种有梅花参等。其中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热带海参的主要产地。海参在各类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还具多种中医特指的补益养生功能。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40多种海参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海参体内不但富含氨基…  相似文献   

8.
<正>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中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1-3],被列为我国海产"八珍"之一,有"海中人参"之美誉[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食品的关注,仿刺参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目前,仿刺参在辽宁、山东、河北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大量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新兴产业。据中  相似文献   

9.
论秋冬季节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作为海产八珍之一,历来受到大家的宠爱,是鲁菜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如“葱爆海参”、“乌龙奔月”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在保健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国内外的推崇。随着海参野生资源的枯竭,养殖海参成了水产养殖业的又一亮点。养殖规模与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一路走高。但是近几年海参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那就是病害严重,大面积海参死亡,越是大个体海参,死亡率就越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下面我们就讨论海参的病害。从生物的发展过程来看,海参属于海产无脊椎动物,运动方式为底栖爬行…  相似文献   

10.
海参的加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营养及药用价值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世界约有11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仅可食用的就2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刺参、梅花参、乌参、乌元参、光参等,尤其是产于黄渤海的刺参最为名贵。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据测定,每100克干品海参中含蛋白质76.5克,脂肪1.1克,糖类13.2克,矿物质4.2克。海  相似文献   

11.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刺参属,列"海产八珍"之首,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具有特殊滋补与营养保健多重功效的海产珍品。随着刺参消费量与市场售价的同步增长,拉动了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参浪潮波  相似文献   

12.
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沿海,适宜生活在水质澄清,潮流通畅,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是海产"八珍"之一.  相似文献   

13.
姜存楷 《海洋渔业》1983,5(6):276-276
<正> 鲍鱼,是珍贵的海产单壳贝类。肉细嫩,味鲜美,营养价值比海参高,列为“海珍之冠”。其壳是名贵的药材,有平肝明目和消炎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正>贻贝(Mytilus sp.)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山东、辽宁、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都有广阔的养殖海域,而且其品种较多,仅在我国沿海地区就有3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多种。其中,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贝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贻贝也称"海红""壳菜""淡菜"。贻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素有"海中鸡蛋"的美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贝类养殖国,贝类海产  相似文献   

15.
正活海参在亚洲是5种高档海产之一,它主要靠经过加工后的体壁赚钱。因此,活海参在加工前的运输与存养必须要保护好其体壁和内里的肌肉。与贝类不同,海参缺少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外骨骼,且具备自溶能力。本文对广泛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极的一种商业性海参品种冰岛刺参的不同活体运输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按在加拿大规定的海产运输条件,对现行技术和各种低成本的变通技术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6.
<正> 剌参是海产品的八珍之一。全世界海参有600多种,我国有50种,其中食用参30多种,我国有15种。刺参是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与陆地人参相媲美。含蛋白质44~88%(干品),不仅可以做各种名贵菜肴,还有补肾、益精髓、壮阳疗痿、生胍血、治休息痢、渍疡、妇女病、小孩麻疹等医药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食用海参最早的国家,自古以来,海参被誉为"海八珍"之一,与鱼翅、燕窝齐名,是名贵的滋补品我国古代文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等对海参的医药和保健功效早有记载和论述。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和药物学也表明,在海参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养血润燥、调经养胎、修补组织、恢复元气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盐藻(Dunaliellasp.)是一种嗜盐性较强的海产单细胞藻类,是海参幼体(耳状幼体、樽形幼体)的优良饵料。因此,在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盐藻培养的好坏及其生长繁殖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海参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育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推进刺参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海参的国家,已有上千年的开发利用海参历史,其中盛产于黄、渤海的刺参是我国常见海参种类中品质最好、最受消费者青睬的一种,有"参中之冠"之美誉,列"海产八珍"之首.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其药性温补,具补肾益精、生血壮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刺参所含的粘多糖具防衰老、抗肿瘤、抗凝血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极高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长期以来被视为佐餐佳品和强身健体的滋补品,也迎合了现代人健康消费的需要,日益受消费者推崇,对刺参的需求持续升温,价格连年攀升,加之自然海域刺参资源的日趋枯竭,刺激了刺参养殖的迅猛发展,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类后,掀起了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其发展速度之快、产业规模之大、经济效益之高,更是史无前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海水养殖发展的最大亮点.但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刺参养殖热潮,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制约了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保持这一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自古就闻名遐迩,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近代又被列为“海味四珍”(鲍鱼、海参、鱼翅、鱼肚)之首。它集珍、稀、贵、美为一体.是其他海味无法相比的.因而又有“海味之冠”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