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山东省莱西市某猪场送检病猪的发病原因,并调查猪群主要疫病抗体水平以便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试验采集送检病猪病料,综合运用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等技术进行确诊;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猪群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蓝耳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分析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送检病料经TSA培养基分离培养可见针尖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该分离细菌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极度敏感;猪群中PRRSV和PCV-2为阳性,未检测出其他病毒;同场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需加强免疫,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不稳定,存在野毒感染风险。说明送检病例为PRRSV、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同场猪群需注意加强猪瘟免疫和猪蓝耳病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由PCV-2引起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该病毒检测技术,包括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聚合酶链式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位核酸杂交试验等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PCR方法配合生化鉴定,从有肺炎症状猪的肺脏及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PAR)症状猪的鼻拭子中分离出6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然后做了药敏试验,并用PCR方法对这66株Pm进行分型及毒素基因的检测,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e Pasteurella multocida,T^ Pm)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PCR鉴定与生化鉴定Pm结果完全一致;PCR分型表明有46株为D型Pm,18株为A型:Pm,1株为B型Pm,1株无法定型;有8株用PcR检测为T^ Pm;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及小鼠致死试验对这8株T^ Pm的进一步鉴定也表明均为产毒素菌株。所鉴定的8株T^ Pm都为D型,都分离于有严重PAR症状的猪。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对其送检的病死猪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通过细菌学方法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通过病毒学方法分离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确诊,综合判断该猪场感染了PCV-2,并继发感染了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猪群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变异情况,从2008年-2010年珠三角地区疑似PMWS病死猪组织中分离获得PCV-2流行毒株,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和用PCR方法对这些毒株进行全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接毒细胞内观察到了特异性免疫荧光,8株PCV-2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其他P...  相似文献   

6.
浅析猪的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原发病原,首先引起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M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俗称蓝耳病)、伪狂犬病病毒(PDV)、猪流感病毒(SIV)、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等能引起猪只呼吸道感染;再就是继发感染病原,主要有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链球菌(SS)、猪副嗜血杆菌(唧)、支气管  相似文献   

7.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是由多种病原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2019年4月份,湖北省某猪场育肥阶段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约为8%,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该病进行诊断,试验采用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防控。结果表明:根据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确定该场PRDC是由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推断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引起免疫抑制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感染所致。可采取改善饲养环境、药物治疗及对猪群进行群体保健等防控措施。说明猪场应重视PRDC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8.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由猪圆环病毒(PCV-2)引起,主要危害生长猪和肥育猪。 1 病因分析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的发生可能与多种病原的感染、霉菌毒素、应激因素及疫苗接种有关,病变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异常性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肾脏上所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等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造成猪呼吸道病的病原体很多,有细菌和病毒,有时甚至有寄生虫(如弓形虫)。以前认为猪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PRRSV和猪流感病毒等,但自从发现PCV-2,特别是发生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以来,其主要病原则转变为肺炎支原体、PRRSV、PCV-2和猪流感病毒。曾有资料表明,PCV-2是最主要的PRDC病原体,其次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支原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9,(6)
猪巴氏杆菌病(Swine 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引起猪的一种散发性、热性传染病,常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巴氏杆菌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对湖北某黑猪场一例巴氏杆菌病进行诊断,通过猪场实地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该场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发病。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改善猪舍环境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效果显著。该案例可为猪场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基于T+Pm产生皮肤坏死毒素的生物学活性,采用豚鼠皮肤坏死试验检测Pm分离物所产毒素的特征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针对猪萎缩性鼻炎Pm菌株的toxA基因选择不同引物,鉴别T+Pm与T—Pm分离物。针对ToxA基因中的1230bp片段,将分离自有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猪群的17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Pro)进行PCR扩增,其中4株Pm分离菌株确定为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ngenicPasteurellamultoci da,T+Pm),占23.53%(4/17)。本试验丰富了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基因资源,在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防制和净化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世界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简要介绍了猪圆环病毒分类、分子结构特征、理化特性、生长特性等,对PCV-2的ORF1、ORF2、ORF3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在疫苗、临床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主要就实验室检验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原位核酸杂交试验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1相关性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从禽霍乱病例中分离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从而确认巴氏杆菌属为致病微生物。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被确认为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体已经超过125年。然而,由于其可引起猪的渐进性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PAR)和肺炎,因此此细菌在世界各地持续显著影响着猪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2,PCV-2)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发病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贫血,出现明显的淋巴组织病变和渐进性消瘦。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引起猪发生以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炎为病理特征的传染性胸膜肺炎。2006年4月广西北海某猪场暴发一种热性、全身消耗性疾病,同时伴发呼吸困难、寒颤、下痢等症状。从送检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基因检测及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等方面,诊断为PCV-2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该病的正确诊断为防治该病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PRRSV感染猪体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方法和PCR技术,对来自安徽肥西、庐江、肥东、定远、桐城5个地区猪场检测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的肺脏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分离及其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49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7株Pm,且均属于A型,分离率为14.3%,高于其他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的检出率。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患猪继发或混合感染Pm的比率较高,而且A型Pm是安徽省感染猪群中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PCV)根据基因型分为PCV-1和PCV-2两种。对猪有致病性的是PCV-2,它与猪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密切相关,也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之一。据报道PCV-2与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和新生仔猪的先天性震颤(CT)等多种疾病也有关系。近年来,在涪陵区内由PCV-2病毒感染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病例不断增多,给区内养猪业  相似文献   

17.
Sharma  SPD  吴硕显 《养猪》2005,(6):40-40
从187头猪共采集309个样本作研究。其中77头为屠宰猪,25头为死猪,22头根据症状和肉眼病变认为巴氏杆菌病。50头猪(26.73%)巴氏杆菌阳性。共分离到52株(82.54%)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和11株(17.46%)溶血性巴氏杆菌(P.haemolytica,Ph)。Pm主要从肺,其次从鼻拭中分离到,而Ph只有从肺,其次是鼻拭中分离到。在52株Pm中,26株(50%)属血清A型,10株(19.23%)属血清B型,而16株(30.76%)不能定型。11株Ph均不能定型。Pm株对头孢氨苄(cephalexin)100%敏感,其次为诺氟沙星(nor-floxacin)96.15%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88.46%,林可霉…  相似文献   

18.
多杀巴氏杆菌(Pm)多为条件致病菌,不同血清型可引起各种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的各种疾病。本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Pm进行了定型检测,并与常规染色法及Rm脏器标本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作了比较。为Pm的诊断和初步定型建立丁一种快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的一类呼吸道疾病,此病常与猪气喘病、蓝耳病等继发感染,发病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属于二类动物传染病。本文根据当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情况,对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做了细致的阐述,并给出了防控措施,供参考。1病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此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20.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 Pm)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菌。对 T Pm的检出及高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关键。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是一种皮肤坏死毒素 ,也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有丝分裂原 ,单独就可引起细胞 DNA的合成及分裂。基于此毒素的特性 ,已经建立了诸如豚鼠皮肤坏死实验、小鼠致死实验、细胞促生长实验、胎牛肺细胞毒性实验、EL ISA及 PCR等方法来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随着人们对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活性的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疫苗也逐渐向更安全、有效的毒素疫苗发展。文章主要对 T Pm的检测方法、毒素生物学活性及疫苗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