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开始影响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机关,应该发挥其职能,更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对2010到2015年中的环境污染诉讼案件进行分析,得出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污染诉讼案件与环境保护有显著的相关性。虽然检察机关应当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法律对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诉讼却不够完善。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保障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职能作用的能动性,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我国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一系列探索,但实施效果与当初预期还有相当差距,动力不足是重要表现之一。深层原因主要有法律制度不健全、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保守、法官排斥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成本制约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沦为空话等。因此,必须从完善实体法、构建系统的环境诉讼程序机制、改革环保法庭体系设置、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健全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作为推动力,将司法实践上的松绑作为混合动力,将公众参与作为根本和持久动力,构建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动力机制,摆脱环境公益诉讼动力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及发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局限于由检察机关牵头所提起的这一行政公益诉讼类型,原告资格范围受到限制。西方国家以“利害关系说”和“私人检察官”等理论依据为依托将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逐步扩大,虽然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但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发展状况和行政公益诉讼实施成效,我们应将其逐步放宽至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4.
王黎 《北京农业》2007,(15):47-49
环境公益诉讼是适应现代环境保护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法律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这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09-1161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提出从创设环境权、扩大原告的起诉资格、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及设立中立的环境鉴定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尚未被法律所确认,通过对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和一些检察机关做出的探索性尝试,可以发现发展这种法律制度不仅有其法理和现实基础,而且对我国公共利益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公益诉讼制度已被我国立法所确认,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也被主流学者和司法实践所认可,但目前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尚不完善,司法实践缺乏足够的程序性指引。公益诉讼可以有效的弥补行政监管的漏洞,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应居于辅助地位。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先行者,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探索公益诉讼之程序构建。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日益增多,现行的诉讼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期盼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公益诉讼与传统的环境资源诉讼比较,诉权得到放宽,适合主体得到扩展,环境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为英美、大陆法系国家环境资源立法、司法广泛采用。而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环境诉讼,其与环境现实要求、理论发展制度的完善极不协调。本文将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进行论述,介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以及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质量存在瑕疵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以一起典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重难点问题,从检察机关审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角度,研究提出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确定原告资格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授权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新型原告资格制度,确立原告范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进展缓慢,新《环境保护法》及司法解释已实施三年有余案件数量远低于预期。究其原因制度及法律适用存在的缺失: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不衔接、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修护金、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由于主客观局限性提起诉讼的意愿不高、缺乏强制性环境保险制度。居于此,我们应当立足实践,顺应国际趋势,扩大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继续放开并且鼓励可诉民间组织,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纳入环境公益诉讼范畴之内,逐步确定并完善环境保护修护金,建立环境保险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将海洋资源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海洋环境保护制度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就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而言,突出表现为案件定性不统一、归责原则不统一和损害赔偿范围认定难等问题。为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模式架构、法院受理、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费用承担、专项基金等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出现,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新民诉法和司法解释的公布,保护公共利益法律制度越发完善。近年来我国在公益诉讼这方面也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而实践中有不少带有公益性质的案件,都是因为这些立法和制度规定让公益诉讼能够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有效解决和保护。我国当前的公益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为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文章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原告必须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使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因为缺乏合格的诉讼提起人而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本文通过对其他国家有关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的分析,以及我国理论界关于此问题的观点,探讨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对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国外成熟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入法,标志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制度层面。但我国当下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难以适应环境公益诉讼发展需要,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受阻。运用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发现在诉讼费用征收标准、诉讼激励机制以及司法救助等方面存在若干不足。因此,建议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制定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的原则性规定,并出台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交纳规则的具体规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  相似文献   

16.
魏云 《甘肃农业》2006,(9):106-107
近年来,公益诉讼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注。普通公民提起公益诉讼案件几乎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原告资格问题。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典型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原告的设计上修改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同时赋予检察机关部分案件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赋予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救济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污染侵权事件中,农民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不能较好地维护其自身权益,以民事公益诉讼为突破口来保护农民权益彰显出其重要性性,只有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8.
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出现,但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尚未被法律承认。很多学者已就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也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对于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最为关键的问题之——原告问题却缺乏充分的研究,也即行政公益诉讼可以由谁提起。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在享有环境权方面的弱势地位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农民也应当享有并得到国家法律的完全保护.因此,要求在法律上确立公民环境权、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法律体系、建直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农民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农民环境权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围绕着裁判机关主导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权力能够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以“原告”为视角分析公权力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实现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提出诉讼外以及诉讼内两个方面公权力的实现路径,以期保障公权力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