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省格尔木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卫国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8):40-42,54
调查了格尔木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投资情况,分析了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发展不平衡、牧民文化素质低、自然草地资源退化、定居点后续建设滞后等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发展游牧民定居工程必须明确定居工程的目标和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新疆牧区社会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从总体上来说,当前新疆牧区的社会文化仍处于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原本相对单一的牧区社会文化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分析了昌吉地区的哈萨克族从游牧的生产方式过渡到定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6):76-78
民生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加大力度对广大牧区游牧民定居工作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本文通过实地勘察、调研,结合托里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条件,提出了配套资金不充足、饲草料地建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后续产业发展有待解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牧民适度定居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进牧民定居对改造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农牧结合、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只有38;的牧民实现了完全定居.研究在分析了牧民定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定居", 适度定居强调牧民定居与游牧结合,适度定居是相对的、有选择性的,提出了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建立适度定居的牧民持续发展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是关系新疆边防稳固,民族团结,牧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边境牧区牧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特点,提出持续推进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昌吉州渔业生产始于1960年,进入80年代发展迅速,目前养殖面积和鱼产量均居全疆先进行列,为新疆“菜篮子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放养面积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单位产量提高以及频繁的苗种调运等原因,昌吉州发生鱼病的情况日益增多,已经给有些养殖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为该州今后渔业的继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此外,昌吉州乃致整个新疆在鱼病研究及防治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这与新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极不相称。鉴于上述原因,1990年1月至1991年10月我们进行了昌吉州鱼病调查,以期摸清该州鱼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全面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霞  李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49-17652
对新疆福海县牧民的定居状况、模式、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牧民定居的优化方案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牧民定居是涉及牧区生产方式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变,文化现念更新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项根本措施.是牧区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桥梁。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也是广大未定居游牧民的最热切的期盼。但因受历史、自然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定居游牧民过着四季放牧、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笔者通过本文阐述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大力发展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大背景下,通过在库兰萨日克乡对当地游牧民定居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定居工程中存在自筹资金困难、工程建设质量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技术培训、缺乏产业扶持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个性问题也是共性问题,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牧民具有其自身特点,在定居以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阿什里哈萨克乡为例,对牧民定居与文化转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8-12470,12473
在对农民工迁居城市的影响因素和农民工放弃永久性迁居城市的解释进行综述,把定居方式选择(migration)作为因变量,把性别(sex)、年龄(age)、相对月总收入(income)、教育程度(edu)、工作经验(exp)、社会关系(relation)、社会保险(security)设定为自变量,采用2009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调查所得的数据,利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构建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各影响因素对定居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与社会保障是决定农民工举家永久迁居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与社会保障对于提高农民工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亚兰  王海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71-171,174
为了准确掌握滴灌田病虫害发生规律,总结了昌吉州滴灌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以期为滴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昌吉州辖区分布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的数量、树种、分布区域、分级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昌吉州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富蕴县牧民定居发展现状及定居后续产业发展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定居和参与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区牧民对新环境适应是其后续发展的基础.评价定居牧民的变迁环境适应水平,探讨旅游有序发展、定居工程目标实现、牧民增收的有效协调机制,为旅游与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天山天池和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以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感知与行为特征为测量工具,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参与旅游业的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问题.[结果]定居牧民对变迁环境总体适应水平加权值为良,因子分析提取出社会文化、生产经营、政治与信息途径、培训、政策与制度五类因子综合评价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水平,其中社会文化因子适应水平最高,培训因子适应水平最低.[结论]由游牧到定居的变迁中,政府与基层组织发挥引导职能,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牧民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水平,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缩短牧民新环境的适应过程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7.
昌吉州冬小麦适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一般播种量16-20kg/666.7m^2,全生育期施尿素30kg/666.7m^2、磷酸二铵20kg/666.7m^2。理想群体一般要求冬前群体达到807万/666.7m^2左右.拔节前春季最大群体达到10(b-1207万/666.7m^2,成穗数保证在45-50万/666.7m2,产量5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农村迁移老人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农村迁移老人定居城市的意愿以及影响他们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方法】以对西安市农村迁移老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迁移老人定居城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农村迁移老人具有定居城市养老的意愿,年龄、健康状况、居住模式、住房条件、与同住子女的关系、社区参与、配偶是否随迁对农村迁移老人的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统筹城乡综合考虑迁移老人的公共服务需求,从社区层面的构建迁移老人的社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灌区农民用水协会是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善灌区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管理模式。该文介绍了昌吉州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现状,以及实施灌区用水户协会的主要做法、经验成效,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取乌鲁木齐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定居牧民生计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分值相比其他因素较高,分别为1.981 97、1.433 53和1.115 75,而生产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分值分别为0.616 87和0.390 16;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